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在我院院内转运的危重患者150例,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转运,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意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意外发生率1.33%(1/75)较对照组14.67%(11/7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意外情况发生率,提升救治成功率。

  • 标签: 危重 院内转运 护理干预 意外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病综合征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探讨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肾病综合征院内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肾病综合征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引起肾病综合征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机体抵抗力、住院时间、激素使用量、交叉感染;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之后,死亡率为1.3%,治愈率为94.7%。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根而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则可显著降低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保证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医院内感染 影响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防逆流留置针在手术病人中防止院内感染的应用研究;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小儿组、成人组各500例。将小儿、成人患者分别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0例。观察组采用防逆流留置针,而对照组采用普通直型留置针。比较小儿、成人患者观察组、对照组穿刺置管成功率、并发症、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小儿、成人患者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4.8%、99.2%稍高于对照组93.2%、97.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小儿、成人患者穿刺伤、堵管、静脉炎、血液外溢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小儿、成人患者院内感染率为0.0%、0.4%低于对照组4.8%、4.0%,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小儿、成人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防逆流留置针在手术病人临床效果佳,其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院内感染发生率也较低,满意度评价也较高,值得临床选择。

  • 标签: 防逆流留置针 手术病人 院内感染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紫云医护系统无缝对接的应用效果及有效护理配合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急救的86例急性创伤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方法,研究组实施创伤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紫云医护系统无缝对接的急救方法,并进行相关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抢救效果、意外事件总发生率、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有效救治时间、住院时间较参照组更短,且住院费用更低,抢救成功率更高,心脏骤停、心律失常、休克、急性呼吸功能障碍等意外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抢救过程中应用创伤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紫云医护系统无缝对接结合有效护理配合可以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效果,减少意外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创伤院前急救 院内救治 紫云医护系统 无缝对接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我院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实例,探析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根据这些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接诊的2000例儿童患者的临床与治疗资料,分析这些资料。结果通过研究和分析数据可知,制定新生儿护理的规章制度、多次消毒、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均可有效地防止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结论明确相应的护理制度,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都可以降低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几率,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 标签: 新生儿 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 医护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接受入院治疗过程中,诱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实验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择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对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讨论与分析。结果实验组中有23例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症状,其感染率为28.75%。而对照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症状,其感染发生率为5.0%。同时白细胞计数、出血方式、Child-Pugh分级、院内再出血、有无使用抗生素等因素是诱发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危险因素,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的年龄、性别、尿素、血红蛋白、肌酐等因素不是诱发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危险因素,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后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12.5%)明显低于未使用预防性抗生素(35.0%)的患者,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再出血的发生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计数、出血方式、Child-Pugh分级、院内再出血、有无使用抗生素等因素是诱发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危险因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后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手术室院内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在我院进行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在我院进行手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的各项指标评分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两组患者感染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的各项指标评分对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对手术室院内感染的控制效果明显,适合于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图分类号R3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94-02

  • 标签:
  • 简介:院内感染已引起全球关注,及时了解医院内感染病原菌属种的变迁,以及细菌对药物敏感的变化,对控制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而院内感染居首位的是呼吸道感染,因此我们对2003年7月-2004年7月院内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院内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院内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分析 病原菌分布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医院内感染 制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用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和控制该类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 2016年 4月 ~2017年 4月诊断为 MRSA 医院感染的 4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采用 Kirby-Bauer 琼脂扩散法测定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度,并总结分析患者原发疾病、诊疗经过及诱发因素等情况。结果:( 1) 48例 MRSA 医院感染患者,以神经外科( 31.25%; 15/48)最为常见;( 2)发现 34例下呼吸道标本培养 MRSA 阳性者,占 70.83%( 34/48);( 3) MRSA 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 85.42%( 41/48)。结论:手术、留置导尿及深静脉穿刺等侵入性操作是诱发 MRSA)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 MRSA 医院感染存在多重耐药现象,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万古霉素、丁胺卡那霉素、诺氟沙星对 MRSA 有强大的抗菌活性,是治疗 MRSA 的首选药物。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院内感染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降低院内感染的可行性。方法择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未接受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另择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52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记录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例数,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比较分析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23%,对照组为17.79%,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供应室护理管理中运用护理质量控制措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风险性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微生物检验对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到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93例住院患者,依照是否进行微生物检验将其分为对照组即未检验组(n=46)与试验组即检验组(n=47),观察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与感染程度。结果试验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8.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87%,并且试验组的轻度感染与重度感染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中度感染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对于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具有积极影响,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感染发生率,同时能够降低感染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院内感染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溶栓与院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院前溶栓组与院内溶栓组,各30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院前溶栓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院内溶栓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出血率及病死率则低于院内溶栓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溶栓治疗能有效缩短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并提高冠状动脉的再通率,降低心脏事件发生率与病死率,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溶栓 院内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NICU新生儿院内感染控制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到2020年9月的56例NICU新生儿随机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新生儿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父母满意度、NICU住院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新生儿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父母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ICU新生儿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效果确切,有利于院内感染的控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父母满意程度。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干预 NICU新生儿 院内感染 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乡镇医院内科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炎疾病治疗效果体会。方法:本篇文章选取2018年9月到2019年9月乡镇医院接受治疗的85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就诊先后顺序分为研究和对照两组,研究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乡镇医院内科进行规范化治疗方法,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乡镇医院内科进行常规治疗方法,对全部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下肢水肿、食欲降低、尿量减少等并发症对比,研究组总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总发生率为1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乡镇医院 内科医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院内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探析.方法抽选研究对象为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治疗的120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常规护理联合全方位护理,对比与观察两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和平均住院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是5%,对照组是13.3%,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80%,对照组患者是53.33%,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全方位优质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够预防院内感染,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减少患者平均住院日,提高护理满意度.关键词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院内感染;预防;护理Abstractobjectivepreventionofnosocomialinfectioninpatientswithneurosurgicalintensiveanalysisandnursing.MethodsSelectedtheobjectofstudyforthehospitalneurosurgerybetweenJanuary2013andJune2013inthetreatmentof120casesofseverepatients,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weregivenroutinenursingandjointcomprehensiveroutinenursingcare,contrastandobservingtwogroupsofpatientssatisfactionwithnursingcareandtheincidenceofnosGocomialinfectionandtheaveragehospitalizationdays.Resultstheobservationgroupofpatientstheincidenceofnosocomialinfectionwas5%,controlgroupis13.3%,thecomparisonbetweengroupshave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Observationgroupofpatientswithnursingsatisfactionwas80%,thecontrolgroupwas53.33%,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Toobservetheaveragehospitalizationdaysandthecontrolgrouppatientsexist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comprehensivenursinginpatientswithneurosurgicalintensivecare,theapplicationofcanpreventtheoccurrenceofnosocomialinfection,reducetheincKideeynwceorodfsnosocomialinfection,tomeetavarietyofneedsofpatients,Patientswithreducedtheaveragehospitalizationdays,improvenursingsatisfaction.Neurosurgeryseverepatients;Nosocomialinfection;Prevention;Nursing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77-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泌尿系结石手术方式与院内感染风险性进行了探究。方法选取了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有患者五百八十三例,对泌尿结石使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后的感染发生率进行了分析,其中患者使用的治疗方法有输尿管镜、腹腔镜手术、输尿管软镜、经皮肾镜。结果在本次的五百八十三例患者当中,有二十三例患者为院内感染,医院感染发生率占比为3.95%,输尿管硬镜激光碎石占比是3.47%,输尿管软镜激光碎石占比是7.84%,皮肾镜激光碎石占比是15.15%,腹腔镜切开取石占比是0.66%。结论对于泌尿系结石患者来讲,使用的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性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性。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手术方式 感染风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