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导致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糖脂代谢转归的危险因素,提出促进这类患者产后糖脂代谢正常转归的有效策略。方法 将在医院分娩的妊娠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实施产后随访(8-10周),了解患者产后糖脂代谢情况,并据此分组,其中糖脂代谢转归正常的有34例,作为对照组,转归异常的26例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影响患者糖脂代谢转归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在多项指标的统计学分析中显示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包括孕早期甘油三酯、孕期糖耐量试验结果、患者全身脂肪率、孕期体质量增加情况等。结论 妊娠糖尿病患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出现产后糖脂代谢转归异常的现象,针对相关因素实施必要的干预措施,可以降低转归异常风险,促进产妇健康。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产后糖脂代谢转归 影响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妊娠糖尿病(GDM)启动药物干预的风险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GDM患者669例,比较药物干预组(n=110)和生活方式干预组(n=559)各临床指标的差异,利用logistic回归建立风险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HL检验)进行评价,并选取75例GDM进行内部验证。结果本研究纳入孕28周前的孕期体重增加(ΔW)、孕前体重指数(BMI)、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0 h、OGTT-2 h共4个危险因素,建立风险模型:Z=0.270×ΔW+0.167×孕前BMI+1.768×OGTT-0 h+0.371×OGTT-2 h-18.787。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09,HL检验P>0.05。内部验证结果:模型灵敏度64.7%,特异度79.3%,准确率76.0%。结论本模型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但其泛化能力及模型的稳定性和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药物干预 风险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妊娠糖尿病严重危害母亲和子代的近远期健康。既往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和候选基因研究策略识别了若干妊娠糖尿病的遗传危险因素,这些遗传变异大多也与2型糖尿病、糖代谢相关症状和胰岛素分泌与抵抗存在关联。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妊娠糖尿病遗传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糖尿病, 妊娠 分子流行病学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遗传关联研究 疾病遗传易感性
  • 简介:摘要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可能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宫内暴露于高糖环境的子代可能出现表观遗传学改变,导致相关的近期、远期并发症。微小RNA(microRNA,miRNA)介导的转录后调控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可能在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子代并发症,如巨大儿、心脏或神经发育异常以及远期代谢病中发挥作用。本文就miRNA在妊娠糖尿病及其相关子代并发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糖尿病,妊娠 循环微RNA 产前暴露迟发效应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体成分与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生关系及影响因素,为GDM的防治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选择孕24~28周GDM孕妇1 553例(GDM组),将同期同孕期糖耐量正常(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孕妇1 29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体成分检测资料、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χ2检验。结果GDM组年龄(31.30±4.63)岁、孕前体质量指数(21.78±3.11)kg/m2、体脂肪含量占比(30.77±5.26)%,均高于NGT组[(28.42±4.01)岁、(20.74±3.04)kg/m2、(27.76±5.56)%];体内水含量占比(50.46±4.11)%、蛋白质含量占比(13.91±1.27)%、无机盐含量占比(4.90±1.99)%,均低于NGT组[(52.11±3.97)%、(14.47±1.18)%、(5.71±2.26)%],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84、9.03、6.41、8.67、7.14、5.94,均P<0.001);GDM组高龄(25.4%,394/1 553)、糖尿病家族史(23.1%,359/1 553)、GDM史(4.3%,67/1 553)、多囊卵巢综合征史(0.6%,9/1 553)检出率均高于NGT组[7.4%(96/1 298)、11.4%(148/1 298)、0.3%(4/1 298)、0.1%(1/1 298)],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0.49、66.36、46.73、5.11,均P<0.05);GDM组孕前体质量指数为消瘦、正常、超重、肥胖人群的占比分别为11.5%(179/1 553)、65.8%(1 022/1 553)、18.5%(287/1 553)、4.2%(65/1 553),NGT组分别为22.6%(293/1 298)、63.0%(818/1 298)、11.4%(148/1 298)、3.0%(39/1 298);GDM组体脂肪含量偏低、正常、偏高分别为1.9%(30/1 553)、45.5%(707/1 553)、52.6%(817/1 553),NGT组分别为例8.1%(105/1 298)、54.0%(701/1 298)、37.9%(492/1 298);GDM组蛋白质含量偏低、正常、偏高分别为95.9%(1489/1 553)、4.1%(64/1 553)、0(0/1 553),NGT组分别为89.5%(1162/1 298)、10.5%(136/1 298)、0(0/1 298);GDM组水含量偏低、正常、偏高分别为36.3%(564/1 553)、54.3%(843/1 553)、9.4%(146/1 553),NGT组分别为22.5%(292/1 298)、58.8%(763/1 298)、18.7%(243/1 298);两组人群孕前体质量指数及体内水、体脂肪、蛋白质含量总体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统计量值分别为78.89、92.53、100.21、43.80,均P<0.001);Logistic分析显示,高龄(OR=3.462,95%CI=2.737~4.380)、孕前超重(OR=1.296,95%CI=1.031~1.628)、糖尿病家族史(OR=2.061,95%CI=1.676~2.535)、GDM史(OR=12.688,95%CI=4.577~35.169)、体脂肪含量偏高(OR=1.607,95%CI=1.234~2.092)、水含量偏低(OR=1.493,95%CI=1.025~2.175)是GDM的危险因素(均P<0.05);体脂含量偏低(OR=0.341,95%CI=0.151~0.768)是GDM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除孕前体质量指数、高龄、糖尿病家族史、GDM史等传统危险因素,体内水、体脂肪含量在GDM的发生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体成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措施的有效落实,孕妇重度碘缺乏已较罕见,但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状况难以改变,加之膳食中碘摄入量不足以满足孕期碘营养需求,孕妇妊娠轻或中度碘缺乏现象仍常有发生,并可能会对其子代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孕妇碘摄入过量对子代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此外,若孕妇甲状腺功能失调引起甲状腺功能障碍甚至激素分泌紊乱,无法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求,同样会影响子代的神经系统功能。本文归纳并总结了近年来妊娠母体轻至中度碘缺乏、碘过量、甲状腺功能异常及甲状腺激素治疗对子代神经发育影响的人群研究,并对动物摄碘相关实验的机制研究进行梳理,旨在为今后碘缺乏病的"精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妊娠期 碘营养 甲状腺 神经发育
  • 简介:摘要妊娠鹦鹉热是一种严重、罕见的疾病,延误诊断会导致严重后果。本文报道1例妊娠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表现为发热、干咳、头痛、气促等症状,及时行剖宫产娩出一健康女婴,采用二代测序诊断为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使用多西环素治疗后好转出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妊娠高血糖包括妊娠不同类型的糖代谢异常,与巨大胎儿、剖宫产术分娩、早产、子痫前期等不良妊娠结局明确相关,且远期母儿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增高。伴随我国生育政策的不断调整,妊娠高血糖的发生率升高,妊娠规范化管理能明确降低上述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本指南将对妊娠高血糖的分类以及不同类型糖代谢异常的孕前、孕期及产后的监测和管理进行阐述,旨在进一步改善妊娠高血糖的母儿结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与HELLP综合征(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云南省昆明市3家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昆明市延安医院)收治的13例AFLP患者和34例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Swansea及Tennessee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FLP组和HELLP综合征组。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入院24 h内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和母婴结局等指标差异。结果①一般情况:与HELLP综合征组相比,AFLP组患者入院时体质量指数(BMI)及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明显降低(均P<0.01)。②临床症状:AFLP组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黄疸、腹痛、恶心呕吐和水肿;HELLP综合征组患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压升高、水肿和头痛。部分患者同时出现以上多种症状。③实验室检查:与HELLP综合征组相比,AFLP组患者入院24 h内血小板计数(P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和血肌酐(SCr)水平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明显升高〔PLT(×109/L):107.69±51.13比76.71±43.25,TBil(μmol/L):121.60(83.20,170.00)比15.25(7.22,29.05),DBil(μmol/L):86.50(58.60,104.00)比4.30(2.22,10.10),γ-GGT(U/L):87.00(37.00,127.00)比41.00(19.00,64.42),ALP(U/L):199.10(109.00,349.20)比125.50(90.50,155.25),TBA(μmol/L):51.50(16.20,117.40)比4.15(2.02,6.95),SCr(μmol/L):155.80(129.00,237.00)比79.00(65.43,113.70),INR:1.28(1.17,1.63)比0.94(0.88,1.08),均P<0.05〕,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延长〔s:16.10(14.50,19.20)比12.40(11.43,13.40),P<0.05〕,血糖(GLU)、纤维蛋白原(FIB)和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明显降低〔GLU(mmol/L):5.18±1.33比6.33±1.19,FIB(g/L):1.96±1.46比3.81±1.58,ATⅢ(%):40.61±25.84比66.39±24.11,均P<0.05〕;④并发症:与HELLP综合征组相比,AFLP组发生低血糖〔30.77%(4/13)比0%(0/34)〕、急性肝衰竭〔53.85%(7/13)比5.88%(2/34)〕、急性肾损伤〔69.23%(9/13)比8.82%(3/34)〕、凝血功能障碍〔76.92%(10/13)比38.24%(13/3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53.85%(7/13)比5.88%(2/34)〕、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比例〔53.85%(7/13)比5.88%(2/34)〕均明显升高(均P<0.05)。⑤母婴结局: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了分娩。与HELLP综合征组相比,AFLP组患者总住院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明显延长〔d:分别为17.00(11.00,25.00)比9.00(7.00,12.00),12.00(4.00,22.00)比3.91(0,7.00),均P<0.05〕。2例AFLP患者死亡,其中1例死于颅内静脉血栓,1例死于多器官衰竭和呼吸心搏骤停;HELLP综合征组无病例死亡。结论AFLP与HELLP综合征患者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并发症方面有明显差异,通过TBil、γ-GGT、SCr、FIB、INR和ATⅢ活性可能有助于区分这两种疾病。

  • 标签: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HELLP综合征 临床特征 实验室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儿童哮喘是全球最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之一,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所以控制哮喘的发生和发展一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妊娠宫内外环境的变化与儿童哮喘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妊娠孕妇精神、疾病、营养状况、环境暴露、药物使用等因素对后代儿童哮喘发生的影响,为了解儿童哮喘的发生机制、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妊娠期 环境 哮喘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妊娠糖尿病(GDM)产妇新生儿血糖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4月在台山市人民医院分娩的GDM产妇共200例。分别于新生儿出生1 h、3 h、6 h、12 h和24 h进行血糖检测,并收集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喂养情况和产妇孕周、分娩方式、24 h泌乳情况。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回归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新生儿出生后1 h血糖最低,为(3.42±1.06)mmol/L,出生后血糖逐渐升高,3 h、6 h、12 h和24 h新生儿血糖分别为(3.49±1.05)、(3.58±1.14)、(4.01±0.52)和(4.39±0.48)mmol/L。其中46名(23.0%)新生儿在出生24 h时仍处于低血糖状态;孕周≤38周、新生儿体质量<3 000 g和24 h泌乳量是新生儿出生后24 h发生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孕周、新生儿体质量和产后24 h泌乳量是影响GDM产妇新生儿出生后24 h发生低血糖的主要原因。在临床上应尤其关注这几个因素,从而早期预防新生儿低血糖发生。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新生儿 血糖变化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妊娠高血压以长效硝苯地平+硫酸镁的效果。方法 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我院妊娠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观察两组(各20例)。对照组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再增加长效硝苯地平,比较两组的血压情况、心肾功能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LVEF高于对照组,BUN、SCr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长效硝苯地平与硫酸镁结合使用后将发挥显著的治疗价值,对妊娠高血压的血压和心肾功能均有改善,同时还能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肯定。

  • 标签: 长效硝苯地平 硫酸镁 妊娠期高血压 血压指标 心肾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妊娠缺血性贫血产妇开展孕期营养保健对改善其贫血症状与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对象随机抽取妊娠缺铁性贫血产妇80例,对其分组,2019.01-2020.12为时间,分组方法选取随机数字表法,组别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孕期营养保健,对照组营养指导,两组干预效果对比。结果:实验组相关指标改善情、妊娠结局较对照组优(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硝苯地平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疗效探讨。方法:收治2019-5~2021-10妊娠高血压患者118例,常规组59例选用硝苯地平片进行治疗;研究组59例选用硝苯地平片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服用不同药物后对血压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服药后对高血压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患者服用硝苯地平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应用价值高,效果更显著,值得推广符合临床治疗需求。

  • 标签: 硝苯地平 阿司匹林 妊娠期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应用硝苯地平治疗的效果。方法:2019.1-2021.12,选取88例妊娠高血压进行研究,以抽签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观察组联用硝苯地平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改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5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1周后的血压水平,并记录其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血压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1周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4.00%)低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降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血压水平,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 标签: 优质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中选取10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均分为两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结果:在干预后,通过对两组患者的SDS、SAS测量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糖尿病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心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

  • 标签: 心理干预 妊娠期糖尿病 焦虑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常规检验(Blood routine test;BRT)在妊娠贫血(anemia in pregnancy;AIP)患者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将2021年2月~2022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确诊为AIP的女患者作为贫血组,另选取同期健康的78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将两组BRT数据整理分析,对比贫血组与对照组MCV、MCH及Hb的差异并分析AIP行BRT的价值。结果:孕中期和孕晚期患者小细胞贫血率明显低于孕早期,且孕晚期小细胞贫血率低于孕中期(P

  • 标签: 血常规 妊娠期贫血 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妊娠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问题,联合使用硝苯地平和硫酸镁药物稳定病情,分析临床效果。方法:科学选择患者50例,治疗中单纯使用硫酸镁治疗和联合使用硝苯地平,研究中主要是分析患者临床治疗后身体状态、了解血压指标控制情况,记录母婴存活现状,两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硝苯地平和硫酸镁药物联合作用后患者中病症体征状态消失的占比88.00%,病症体征状态得到控制的占比16.00%,合计身体体征改善的为24例占比96.00%,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80.00%高。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药物后患者的血压指标分别为收缩压为(118.34±12.71)mmhg,舒张压为(80.01±5.53)mmhg,明显均比对照组的(131.16±13.04)mmhg、(92.25±6.76)mmhg低。观察组患者用药治疗后导致患者母体、围产儿死亡分别占比0.00%、4.00%;对照组分别为8.00%、12.00%,差异显著(p

  • 标签: 硝苯地平 联合 硫酸镁 妊娠期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