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家蚕有一年只孵化一回的一化性与经二世代的二化性与经多个世代的多化性,这些均为遗传支配的性状.但其表现也因环境影响而易生变化,其中二化性种最易变化,可以止于一化也易使之孵化二回以上.蚕在野生状态,冬季没有桑叶,不能生活,因此以蚕为代表,许多昆虫具有休眠机能,在酷暑严寒难于生活的季节,把生活活动降至最低,保存能量以待春天,这就是休眠.蚕以卵态休眠.昆虫中有各种形态休眠者,同为鳞翅目昆虫,尺蠖、螟蛾以幼虫态,柞蚕、

  • 标签: 食道下神经节 不越年卵 休眠卵 催青温度 抑制质 二化性
  • 简介:在昆虫中,尿酸不仅有排泄氮代谢废物的功能,还具有抗氧化的作用.普通的家蚕体壁由于尿酸的蓄积而不透明,而在没有尿酸蓄积的突变体中体壁却透明或半透明.有大约25个油蚕突变的形成与尿酸的生成、运输和蓄积相关.将油蚕作为研究尿酸代谢的模型,有助于阐明其他动物体内尿酸代谢的机制,对人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治疗及药物的开发有所帮助.

  • 标签: 嘌呤代谢 突变 油蚕 家蚕 突变体 氮代谢
  • 简介:为测定乙烯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分别检测了乙烯利对小鼠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致突变性。3个实验组的微核发生率(6.13‰、9.13‰、11.25‰)与阴性对照组(2.88‰)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且存在一定的剂量一反应关系。各剂量组精子畸形率(39.6‰、50.4‰、49.6‰)与对照组(38.6‰)比较,中、高剂量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表明乙烯利对体细胞和生殖细胞有致突变性。

  • 标签: 乙烯利 致突变性 微核 精子畸形
  • 简介:以植物乳杆菌P-8(Lactobacillusplantarumsubsp.plantarumP-8)亚油酸异构酶为研究对象,通过http://swissmodel.expasy.org/,http://smart.embl-heidelberg.de/和vecterNTI等在线工具与软件,对亚油酸异构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预测与酶活性相关的位点,预测亚油酸异构酶的3个氨基酸可能为第68位甘氨酸、第107位精氨酸和第172位组氨酸。设计1对含突变的引物,以重组质粒pQE30-LAI为模板,利用PCR介导的定点突变技术构建突变体。经序列比对表明,成功构建了突变体G68A(甘氨酸突变为丙氨酸)、R107L(精氨酸突变为亮氨酸)和H172P(组氨酸突变为脯氨酸),为进一步研究LAI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共轭亚油酸 亚油酸异构酶 必需氨基酸 定点突变
  • 简介:兽医临床上所用的激素通常有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氢化考的松,在临床上应用超生理剂量具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它具有抗炎迅速,退热快,见效显著等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受到基层兽医和广大养殖户的青睐。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使用误区 兽医临床 地塞米松 基层兽医 抗过敏
  • 简介:系统阐述了影响茶树生长的主要激素种类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式,同时初步分析了外界因素对激素水平及对茶树生长状况的影响。

  • 标签: 茶树 激素 研究 进展
  • 简介:植物类病变(lesionmimic,LM),指在无明显机械损伤、逆境和外界病原菌侵染的条件下,植物在叶片、叶鞘等部位自发形成类似病原物侵染的坏死斑的现象。这种局部的细胞坏死属于程序化细胞死亡(PCD)。类病变突变体是研究植物PCD和过敏反应(HR)的理想材料。本综述了植物类病变突变体的特点、发生机制以及水稻类病变突变体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功能分析等,以期为解析植物PCD和HR作用机制及调控网络提供可参考的信息。

  • 标签: 类病变突变体 细胞程序性死亡 超敏反应 基因鉴定
  • 简介:近年来,随着零散养猪户的逐渐减少,养猪经营趋向规模化、大型化。为提供仔猪的母猪饲养户的饲养规模也逐步扩大。对母猪的分娩时护理难度增加。通过给母猪注射激素.人为控制母猪的分娩时间,在实际的养猪生产中有着相当实用的意义。

  • 标签: 母猪分娩 激素 试验 诱发 饲养规模 分娩时间
  • 简介:通过对3种不同类型4种牌号卷烟(烤烟型、中焦油混合型、新混合型、低焦油混合型)和不同等级烤烟型卷烟(A类、B类、C类)焦油致突变性的研究表明:(1)3种不同等级烤烟型卷烟经回归分析,焦油加入量/皿与突变菌落数/皿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随着焦油加入量的增加,其致突变性增强.但对A类、B类、C类3种不同等级烤烟型卷烟来说,在焦油剂量相同(500μg/皿)的前提下,其致突变性差异不显著.(2)不同类型卷烟焦油与回复突变菌落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焦油的致突变性强弱依次为:烤烟型≥中焦油混合型>新混合型>低焦油混合型.(3)不同类型卷烟焦油致突变性两两差异比较表现不一致,其中烤烟型、中焦油混合型两种牌号卷烟焦油的致突变性差异不显著,其余两两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极显著)水平.

  • 标签: 卷烟 焦油 致突变性
  • 简介:同情发情是胚胎移植技术规模化应用的主要技术之一,有利于降低成本,集中实施胚胎移植。本试验用3种不同方法进行了牛同期发情试验,Ⅰ组(2次肌注ICI)的同期发情率为67.7%、A级黄体率为54.5%;Ⅱ组(一次子宫输注)分别为53.8%和50.00%、Ⅲ组(两次同期化处理)分别为80.5%和68.40%。Ⅲ组的同期发情率和A级黄体率均高于Ⅱ组(P〉0.05)和Ⅰ组(P〈0.05)。说明不同处理方法对同期发情率影响较大,用ICI两次同期化处理不仅同期发情效果好,而且黄体发育好,其次为Ⅱ组。具有相似的同期发情效果。

  • 标签: 同期发情率 受体牛 氯前列烯醇 胚胎移植技术 同期发情效果 发情试验
  • 简介:在现代养猪生产中,合理使用生殖激素治疗种猪生殖障碍,可提高母猪的产仔数,有效增加母猪胎次,并可控制分娩,具有很大的推广潜力。猪场可用的生殖激素主要有:①促性腺激素类,如PG600、PMSG(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等;②催产素类,如缩宫素;③前列腺素F2α类,如氯前列烯醇、律胎素。笔者现结合实践经验以及专家建议,总结出生殖激素的使用方法,供同行参考。

  • 标签: 生殖激素 临床应用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猪场 前列腺素F2Α 现代养猪生产
  • 简介:模型构造的方法是以Logistic方程描述生长量,假设采伐量为常量且等于生长量时,推导出折迭突变模型.此模型有助于管理层制定管理决策,防止森林消亡.该文又通过曲线采伐模型及Logistic生长模型推导出尖角突变模型,这个模型给出了采伐将导致突变发生的敏感区域,而且通过模型的滞后性使人们清楚地意识到森林一旦遭受破坏,再想恢复需入更大的力量

  • 标签: 突变理论 生长模型 采伐
  • 简介:今年,我场应用LRH类似物对家鱼进行了人工催产、共孵出草、鲢、鳙鱼苗712.1万尾,比去年增产32.2%,现将催产情况小结如下:

  • 标签: 家鱼 催产试验 鱼苗 鳙鱼 激素 增产
  • 简介:系统调查了西南农业大学家蚕基因库未知基因的油蚕突变,采用油蚕标志基因系统及幼虫皮肤野生型系统,分别对其中20个系统的油蚕进行了杂交鉴定,结果探明了其中18个系统油蚕的基因座位,即Eca030系统油蚕的基因与od基因为同一座位(1—49.6);Lc000等16个系统的油蚕基因与oc基因为同一座位(5—40.8);o100系统油蚕基因与or基因为同一座位(22—8.9).

  • 标签: 家蚕基因资源 油蚕 基因座位
  • 简介:本研究建立了一套简便、行之有效的水稻成熟花粉辐照诱变技术的工作程序,解决了水稻成熟花粉保鲜的技术难关,提出了水稻成花粉适宜诱变剂量为46Gy左右,确认了辐照花粉杂交后代以产生数量性状突变为主,第三代较第二代出现更多的突变性状,扩大了突变幅度,而且随着世代的递增,突变性状有累加的现象,大部分株系在第五代即可稳定.利用本项技术获得了一批熟期提早或推迟15天以上,株高变矮或增高10cm以上、稻谷增长5mm,米长增加4.4mm,长宽比最大达4.5,千粒重较起始种增减10-23g等特殊性状的一批新种质.本研究初步认为水稻成熟花粉辐照诱变主要是诱发DNA位点的突变,同时存在隐性突变,在水稻及其它作物育种中具有应用前景.

  • 标签: 水稻 成熟花粉 Γ射线 辐照诱变 杂交后代 突变效应
  • 简介:蚕用蜕皮激素目前市售的商品有用唇形科植物(Ajuga.nipponensisMakino)及同属植物全草经水煮提取制成,每毫升含相当于生药5克的蜕皮激素和用云南露水草提练而成的每毫升含β—蜕皮激素(C27H44O7)22.5毫克的蜕皮激素.前者常称为“川蜕”,后者常称为“云蜕”.“川蜕”由于所用原料含蜕皮激素量较低,且不稳定,加之目前生产设备简陋,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因此,目前四川蚕药标准对这一药品的用法用量不完善,生物效价也难以确定.“云蜕”所用原料β—蜕皮激素量相对较高,一般都用先进工业化生产设备提练成含量高于

  • 标签: 蜕皮激素 生物效价 川蜕 产品质量 结茧率 生物技术研究
  • 简介:约10000余尾注射牛和羊生长激素基因的鲤鱼已被生产出来,并从中筛选出生长速度快且整合了外源基因的个体143尾,也证明外源基因可传递给子代同时子代也具有快速生长的特征。建立了把外源基因直接注入受精卵的方法,确定了注入外源基因的最佳时期。

  • 标签: 生长激素基因 鲤鱼 转基因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