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生态调节产生、分类和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临床使用微生态制剂的相关报道的调查分析,阐述微生态调节的临床应用现状。结果微生态调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在临床多种疾病的防治上效果显著。结论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应该不断探讨和研究,学会用生态学的理论去解决临床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微生态制剂将更好的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 标签: 微生态调节剂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作为临床多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病症,在我国发病概率较高。当前,对哮喘发病机制展开深入研究,相关研究学者认识到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功能失衡的问题影响哮喘疾病发展,基于此,科学选取哮喘疾病的治疗药物,已经成为哮喘疾病特异性、有效性、安全性的治疗干预手段。故此,综述分析免疫调节治疗小儿哮喘的进展。

  • 标签: 免疫调节剂 小儿哮喘 综述进展
  • 简介:摘要国家重要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促进了中药免疫调节开发技术的飞跃。研究中药免疫调节问题,有助于更好地开展临床应用,对于保证整体临床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生物性免疫调节,并从中药、蜂胶以及松花粉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天然源免疫调节,望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

  • 标签: 中药免疫调节剂 研究 开发
  • 简介:昆虫生长调节(IGRS)类杀虫,自1973年敌灭灵(Dimilin,又名灭幼脲Ⅰ号和TH6040)以来,发展迅速,被称为第三代杀虫。IGRS杀虫在农业上的应用比较广泛,在我国已有20多种,但在卫生害虫防治方面,应用的却很少,在我国登记可应用的只有灭幼脲Ⅱ号(Diflubenzon,又名伏虫脲)、蚊蝇醚(Pyriproxyfen,又名灭幼宝,S-31183)和控虫素(Metho-prene,又名甲氧保幼激素,稀虫酯,蒙五一五)等。

  • 标签: 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 研究进展 保幼激素 蜕皮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哮喘应用白三烯调节治疗的临床。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哮喘的患者120例,选取的患者在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中使用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在实验组中使用二丙酸倍氯米松联合白三烯调节孟鲁斯特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用力肺活量,1秒用力呼气容量等均优于治疗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用力肺活量,1秒用力呼气容量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哮喘患者使用白三烯调节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哮喘 白三烯调节剂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高通量宏基因测序、代谢组学等技术研究发现人体肠道内栖息种类超过1 500多种,生物量接近于1014菌落形成单位,并给机体增加约60万个基因。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人体内起生物屏障、参与免疫系统成熟和免疫应答的调节,并对机体生理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年龄、环境、饮食、疾病及用药等因素会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衡,同时肠道微生态变化与感染(尤其是耐药菌感染,二重感染)、肝病、消化道疾病、肿瘤、糖尿病、肥胖、自闭症、阿尔茨海默病、高血压的发生发展等密切有关,肠道微生态可为各类相关疾病甚至是肿瘤免疫治疗提供诊断工具和治疗策略。微生态调节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微生态失衡起较好的调节作用,随着人体微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微生态调节的品种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近年来,微生态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发展迅速,微生态学研究技术及相关的概念颠覆了以往的医学认知。因此我们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新版中国微生态调节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供广大临床医师在选择和应用微生态调节时参考。

  • 标签: 肠道菌群 微生态制剂 益生元 益生菌 专家共识
  • 简介:昆虫生长调节(IGR3)或昆虫发育抑制剂(IDI3)是一类有潜力的杀虫,具有延滞或抑制昆虫生长的性能。由于具有和常规杀虫不同的独特作用方式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Mulder和Gijswijt1773,Post等1974,Slama等1974,Quraishi1977,Grossurt和Tipker1980,Itoh1981,Worthing和Walker1987,Mulla1991)。早期研究的一些化合物因在化学

  • 标签: 昆虫生长调节剂 媒介控制 类化合物 活性成分 不同发育阶段 控制释放剂
  • 简介:摘要难治性慢性咳嗽可能主要由中枢高敏引起,导致咳嗽高敏综合征诊断新概念的提出。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受体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参与咳嗽中枢高敏的发生,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中枢高敏有相通性,因此神经调节也用于难治性慢性咳嗽的治疗。目前常用的神经调节有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巴氯芬和阿米替林,临床证实对难治性慢性咳嗽有一定的疗效。但相当部分难治性慢性咳嗽患者神经调节治疗无效,这些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也限制了其使用。因此,如何筛选适合神经调节治疗的难治性慢性咳嗽患者人群,对于提高治疗成功率、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是非常必要的,需要今后进一步研究探索。

  • 标签: 慢性咳嗽 难治性慢性咳嗽 咳嗽高敏综合征 中枢高敏 神经调节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肺结核是以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临床病情好转常伴有免疫状态的改善,肺结核病患者,特别是重症或老年肺结核病患者体能消耗大,抗病力经常伴有细胞免疫低下和体液免疫低下和体液免疫紊乱,抗痨治疗的同时应用免疫调节。纠正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而使病情更快的恢复,提高痰菌阴转率,有利于病灶吸收,提高治愈率。现就文献综述如下。1微卡注射液(微卡,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能提高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过氧化氢,一氧化氮水平及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可明显抑制结核菌感染豚鼠反应,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具有明显增强作用。减少

  • 标签: 中免疫 免疫调节剂 化疗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胸腺肽注射液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白癜风患者204例随机分成免疫调节胸腺肽注射液治疗组(106例)及常规治疗对照组(98例),进行临床疗效的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7.92%,而对照组为38.78%。加用免疫调节胸腺肽注射液治疗白癜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免疫调节胸腺肽注射液治疗白癜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免疫调节剂 胸腺肽 白癜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培菲康在治疗肠易激综合症(IBS)的临床疗效。方法于我院选择240例IBS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治疗;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2组治疗均4周后比较疗效,观察服药前后IBS的症状、大便性状情况并进行量化评分比较。结果2种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培菲康可以调高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培菲康 治疗
  • 简介:摘要自噬是细胞在溶酶体的参与下降解自身受损的细胞器及蛋白的过程,对维持细胞内稳态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显示自噬功能的失调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自噬调节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食管癌细胞对放、化疗的抵抗,从而提高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本文总结了当前多种自噬调节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为食管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食管癌 自噬 自噬调节剂 食管癌治疗
  • 简介:摘要核衣壳组装调节作为新型抗HBV药物,能影响HBV复制,使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暴露而便于其被降解酶降解,从而同时减少cccDNA库。本文对主要的核衣壳组装调节及其与HBV核心蛋白之间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肝炎,乙型 乙型肝炎核心蛋白 变构调节剂 核衣壳蛋白
  • 简介:骨质疏松症这种无声的疼痛已成为老年人,特别是绝经妇女的常见病。具有关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世界约有二亿患者。我国到2001年60岁以上的人达到1.35亿,骨质疏松患者约有9000名,引起数百万人骨折。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已在世界常见病、多发病中跃居到第七位。鉴于此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它的预防与治疗已成为当今社会老年人医疗保健的—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 标签: 老年人 钙调节剂 患者 骨质疏松 钙制剂 治疗
  • 简介:胍丁胺(agmatine)是左旋精氨酸在左旋精氨酸脱羧酶(L-ADC)催化下脱羧基的产物,能被胍丁胺酶和二胺氧化酶分解代谢,现被认为是一种神经递质和/或神经调质[1].1996年Kolesnikov等[2]首次报道胍丁胺能增强阿片镇痛、对抗阿片耐受.在此基础上,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我们实验室对胍丁胺调节阿片功能及其可能机制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率先报道了胍丁胺具有弱镇痛作用、对阿片耐受具有治疗作用,预防和治疗阿片躯体依赖,其作用机制与影响阿片受体功能无关,与减少单胺类神经递质释放,抑制长期阿片处理引起的代偿性适应有关;此外,我们还对内源性胍丁胺对阿片功能的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初步证明内源性胍丁胺和外源性胍丁胺类似,对阿片功能亦具有明显调节作用.现将主要实验结果综述如下.

  • 标签: 新型阿片功能调节剂 胍丁胺 药理学作用 机制 调节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锌制剂联合肠道微生态调节对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11月~2017年3月诊治的62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单独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治疗,观察组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结合锌制剂治疗,经过三天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差异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锌含量无差别,经治疗后均有所增高(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后血锌含量增高的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经治疗后IgA、IgG的水平均有显著的升高,且CD4/CD8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锌制剂联合肠道微生态调节的用药有助于迁延性腹泻患儿免疫功能的改善,提高治愈率。

  • 标签: 锌制剂 肠道微生态调节剂 迁延性腹泻 小儿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微生态调节在儿科消化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 96 例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 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列法分为对照组( n=48 ,抗生素对症治疗)与研究组( n=48 ,抗生素联合微生态调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5.83%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 72.91% ,( P <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16% 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 20.83% , ( P <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针对儿科 消化系统疾病应用 微生态调节辅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且疗效显著 。

  • 标签: 微生态调节剂 儿科 消化系统疾病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