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高血压患者十年脑卒中发病风险概率。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4月徐州市中心医院1861例心内科门诊及住院高血压患者的病例资料,排除既往有脑卒中病史及现在新发脑卒中者。将就诊时陛别、年龄、血压水平以及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房颤等指标,按照弗雷明汉风险评分(Framinghamriskscore,FRS),计算得出十年脑卒中风险概率,并对上述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1861例高血压患者中男性967例,女性894例,平均年龄(60.78±12.79)岁,平均收缩压(143.12±16.31)mmHg,平均舒张压(81.37±12.56)mmHg。十年脑卒中风险概率评估发现低危者为27.35%,中危者为21.60%,其中高危者为51.05%,所占比率最高(P〈0.05)。②年龄〈54岁时高血压发病率男性较女性高(P〈0.05),女性血压轻度升高者较男性比率高(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男女十年脑卒中风险概率均持续升高。男性高危者(64.53%)居多,而在女性人群中低危者(43.85%)比率最高。71岁之前男性十年脑卒中发生风险高于女性,但是71岁后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③高血压患者脑卒中一级预防相关危险因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房颤、左心室肥厚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结论在脑卒中的一级预防中,综合评估并干预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针对性的预防卒中策略,其中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 标签: 高血压 脑卒中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急门诊与住院治疗热性惊厥最小成本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急诊首次出现热性惊厥患儿165例,随机分为急门诊治疗组和住院治疗组,对比二组治疗效果,并行最小成本分析。结果急门诊治疗热性惊厥与住院治疗同样有效,且急门诊治疗组人均总成本为498.47±265.15元,住院组为1275.89±475.45元,t=12.9074,急门诊治疗组成本显著低于住院组(P<0.05),故急门诊方案优于住院方案。结论热性惊厥的急门诊治疗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热性惊厥 治疗 最小成本
  • 简介:目的评估植入双腔起搏器后行最小化心室起搏(MVP)和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AT)对慢快综合征(BTS)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对48例有明显症状的BTS患者在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即刻予程控延长房室间期行MVP和抗AT为主要方案的治疗,通过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6min步行距离等观察采用自身对照比较患者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生活质量、住院率和心功能等结果。结果随访2年,5例患者AT消失,4例转为慢性房颤,余39例AT平均发作次数从术前(26.12±3.67)次/月降至术后24个月时(7.85±2.72)次/月(P<0.01),AT平均持续时间从术前(2.05±3.36)h/d降至术后24个月时(0.35±1.25)h/d(P<0.05)、AT相关的住院率显著减少[(3.6±1.91)次/年vs.(0.55±1.82)次/年,P<0.01]、心输出量显著升高(P<0.05),6min步行距离显著延长(P<0.05)。结论MVP通过预防心动过缓,改善房室收缩同步性,提高心输出量,可显著减少AT发作,降低住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心动过速 心动过缓 心脏起搏 人工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等比重0.5%罗哌卡因低位脊麻在肛肠手术中的最小有效剂量。方法将102例肛肠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4例。皆予0.5%罗哌卡因于L3-4或L4-5间隙行低位脊麻。A组病人脊麻药应用0.5%罗哌卡因2ml,B组为1.2ml,C组为1.0ml。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最高麻醉平面、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时间;观察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观察麻醉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随访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麻醉起效时间A组<B组<C组<2分钟,A组最高麻醉平面为L1,感觉阻滞时间约4小时,肌松达标时间约2小时。B组最高麻醉平面为L4,感觉阻滞时间约2.5小时,肌松达标时间约1.5小时;C组最高麻醉平面为S,感觉阻滞时间约1.0小时,肌松达标时间约0.5小时。麻醉前后HR、MAP、SpO2变化轻微。A组患者在手术当天发生尿潴留2例,需行导尿。B、C组患者在手术当天均能自主排尿,无发生尿潴留病例。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腰麻用于肛肠外科手术中,镇痛效果良好,肌松好。尿潴留发生率极低,血流动力学变化小。0.5%罗哌卡因2.0ml低位脊麻可用于手术时间2小时内的肛肠手术;0.5%罗哌卡因1.2ml低位脊麻可用于手术时间在1.5小时内的肛肠手术,0.5%罗哌卡因1.0ml低位脊麻可用于手术时间0.5小时内的肛肠手术。

  • 标签: 罗哌卡因 小剂量 低位脊麻 肛肠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种不同的三联疗法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最小成本。方法我院收治的120例Hp阳性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分别使用泮托拉唑+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A组)、泮托拉唑+羟氨苄青霉素+左氧氟沙星(B组)、泮托拉唑甲硝唑+左氧氟沙星(C组)治疗,对三组用药方案进行最小成本分析。结果三组用药方案的临床疗效相近,无统计学差异,最小成本分析表明A组成本低。结论我院Hp阳性感染患者首选泮托拉唑、甲硝唑、左氧氟沙星联合使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成本最低,符合药物经济学原则。

  • 标签: 药物经济学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三联疗法 最小成本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