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台州地区机采血小板情况进行分析,以便有针对性的制定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献血宣传方式,有效保留和招募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确保本地区机采血小板的临床供应。方法:对台州地区2009-2013年机采血小板采集的情况(包括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年龄、性别、血型,淘汰原因等)通过officeexcel、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台州无偿成分献血人口比例高于2011年全国水平,男性远多于女性,年龄多分布于26~45岁,血型分布与台州地区人口血型分布基本一致,在各个淘汰指标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全血白细胞计数的淘汰率较高。结论:台州地区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的工作中,可加强对年轻人群及女性的宣传号召力度,继续提高献血者的主动屏蔽意识,以减少成分献血的淘汰率。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台州地区 情况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台州养老护理员现状.[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台州98名养老护理员进行调查.[结果]台州养老护理员以女性为主,占84.69%;年龄(47.27±9.61)岁;从业年限(5.66±5.60)年;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21.43%;78.57%的养老护理员月收入3000元以下,且日工作时间为正常工作时间的1倍-3倍.养老机构中养老护理员与老人的比例明显低于国家及杭州的标准.[结论]台州养老护理员劳动强度大,养老机构中养老护理员与老人比有待提高,相关部门应重视养老护理员素质的提高,健全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引进,促进台州养老产业的发展.

  • 标签: 养老护理员 台州市 现状
  • 作者: 陈玲燕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摘 要】目的:了解台州中职护生针刺伤现状,探讨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如何预防与处理。方法:对本市在医院实习的中职护生361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的七个月内针刺伤发生率为56.2%。刺伤后出血的占81%,刺破表皮占19%。被污染的针头刺伤占39%,被未污染针头刺伤占61%。三级医院针刺伤占72%,二级医院针刺伤占28%。结论:护生针刺伤发生率较高,应该从学校教学,医院制度,护生对针刺的态度,行为和预防等措施减少针刺发生率。同时一旦发生会严格按照流程处理伤口。  【
  • 简介:目的了解沿海地区城市老年人对家庭护理的需求情况,为家庭护理的进一步有效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家庭护理需求调查表,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台州2所老年大学共77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本组调查的老年人对家庭护理有一定的需求,需求前3位项目依次为:血压监测、健康咨询和饮食指导;不同居住方式的老年人对家庭护理的需求基本相同;不同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对家庭护理有不同的需求。结论台州老年居民对家庭护理有一定的需求,但不同群体需区别对待,需要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积极探索,创造出切合实际的家庭护理服务模式。

  • 标签: 台州市 老年人 家庭护理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台州小学生单纯性肥胖的患病状况及肥胖与生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在台州城乡各抽取一所小学,再从中抽取2~3个班级调查测量。结果小学生肥胖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肥胖儿童组胸围、脉搏、血压高于体重正常儿童组。结论控制儿童肥胖对预防成人心脑血

  • 标签: 肥胖 小学生 患病率
  • 简介:目的:对2012年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型正反不一致的结果进行分析,以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方法:对抗凝标本分别采用纸板法、微量板法做正反定型试验;抗体筛选及鉴定试验以检测ABO以外的抗体。结果:38279人份标本中有32例出现ABO血型正反不符,其中血清特异性意外抗体或非特异性凝集23例,主要为抗-M和冷凝集素;红细胞抗原减弱5例包括ABO亚型4例和类孟买型1例;血清抗体减弱4例。结论:对ABO血型正反不符的标本应进行严格的筛查和血型鉴定,确认每个献血者ABO血型。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ABO血型 正反定型
  • 简介:目的了解2010年浙江省台州麻疹发病情况并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根据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专病管理系统资料,对2010年台州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0年台州确诊麻疹病例99例,主要发生在4~6月,年龄小于1周岁组为麻疹高发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33.33%,20~40岁年龄组存在发病小高峰。无免疫史者和免疫史不详者占76.76%。流动人口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23.23%,麻疹病例院感史例数占26.26%。结论年龄小于1周岁婴儿为麻疹控制中的重点人群。应尽可能提高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的及时性,加大查漏补种工作的力度,提高外来流动儿童的免疫覆盖率,并加强疫情监测,预防控制麻疹暴发。

  • 标签: 麻疹 发病率 疫苗
  • 简介:目的了解浙江省台州成年人群的吸烟和被动吸烟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控烟措施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于2010—2011年在全市9个县(、区)抽取符合条件的成年人群作为本次研究的受试对象。分析指标包括吸烟率、开始吸烟年龄、吸烟者平均每日吸烟量、戒烟率和被动吸烟率等。结果调查对象吸烟率为23.6%,男性、女性吸烟率分别为48.0%和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3.60,P〈0.01)。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为(22.9±5.5)岁,平均每天吸烟(20.4±12.8)支。不吸烟的调查对象被动吸烟率为40.2%,其中男性、女性分别为31.6%和43.2%。调查对象戒烟率为21.8%,其中男性、女性分别为21.9%和17.6%。被调查的吸烟者中有53.9%不打算戒烟。男性和女性吸烟者打算现在开始戒烟比例仅为5.4%和14.3%。分别仅有35.2%和29.5%的调查对象认为吸烟和被动吸烟对健康重度有害。结论台州成人居民烟草暴露严重,居民吸烟率、被动吸烟率处于较高水平,戒烟率较低,烟草控制面临巨大挑战。

  • 标签: 吸烟 被动吸烟 戒烟
  • 简介:甲醛是一种无色易溶的刺激性气体,具有防虫、防腐作用,还能加强板材的硬度.目前主要装潢材料之一--人造板材多以脲醛树脂作为胶粘剂,板材中残留的和未参与反应的甲醛会逐渐向周围环境释放,人体可通过呼吸道吸收.甲醛对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低浓度时有异味和不适感,高浓度时则可引起咳嗽、咽喉疼痛,甚至恶心、呕吐、胸闷、气喘、肺气肿,长期接触会导致慢性呼吸道疾病并有致畸致癌作用.

  • 标签: 台州市椒江区 公共场所 空气污染 甲醛 装潢材料
  • 简介:[摘要] 患者,女,25岁,左足多发性跖疣2年余。既往体质一般,有乳腺纤维瘤手术史,余无殊。以火针联合自拟中药足浴方泡脚治疗该患者。该患者在治疗1周后发现左足小趾末节处跖疣周围新发数颗子疣,单颗直径约2mm左右,呈卫星灶样环绕母疣。

  • 标签: []多发性跖疣 火针 自体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台州黄岩区空气中致敏真菌种类、数量,了解气传真菌的散布与季节、天气变化的消长规律,对本地区真菌过敏性变态反应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全国统一标准连续24小时曝片法,在台州黄岩区设曝片点,每日定时换片并记录当日气象资料(温度、相对湿度、降雨量等),收集2013年9月01日至2014年8月31日一年中气传真菌样品和气象资料。每天在显微镜下统计真菌孢子或菌丝。结果台州黄岩区空气中全年都有真菌孢子飘散,4至9月份月均收集到的真菌孢子数较多,为真菌孢子飘散的相对高峰期,10月至次年3月月均收集到的真菌孢子数较少,为飘散的相对低谷期。全年曝片共收集到真菌孢子6884个,其中链格孢菌4056个(59.92%)、黑粉菌842(12.23%)、枝孢菌349个(5.10%)、小球腔菌236个(3.43%)、锈菌227个(3.3%)等。结论台州黄岩区全年均有气传真菌分布,链格孢菌、黑粉菌、枝孢菌是空气中的优势菌种。气温和降雨量是影响气传真菌的主要因素,当气温在20.9℃左右、降雨量在217mm左右时,气传真菌的繁殖速度明显加快,达到飘散高峰。

  • 标签: 气传真菌 气候 台州市黄岩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台州新报告HIV/AIDS病例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艾滋病防治信息系统中2018-2019年台州新报告HIV/AIDS病例资料进行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以及传播途径、发现途径等分析。结果台州2018-2019年新报告HIV/AIDS病例751例,男女比例为5.06∶1;年龄主要为20~49岁(80.03%);职业主要为农民、工人及商业服务,分别占30.89%、21.30%、14.38%;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下为主(74.57%);未婚、已婚、离异或丧偶患者比例分别为27.16%、54.19%、18.64%。感染途径以性传播和注射吸毒为主,不同性别、年龄段和婚姻状况的HIV/AIDS病例感染途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AIDS病例检测报告发现途径主要为各医疗机构、疾控中心为主。结论2018-2019年台州新报告HIV/AIDS病例以男性、中青年、已婚、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以性传播为主,主要通过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检测发现。

  • 标签: HIV 感染 性传播 中青年
  • 简介:目的了解台州2004-2008年的麻疹流行特征,为制定更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麻疹流行状况。结果2004-2008年,该市麻疹报告病例数分别为426例、1734例、189例、677例、2121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8.27/10万、33.65/10万、3.67/10万、13.14/10万、41.16/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流动人口麻疹病例数分别为208例、484例、75例、278例、607例。2005年开展“消除麻疹专项强化免疫活动”,2006年麻疹发病率最低,为3.67/10万。发病高峰月份为每年的3~5月份。在麻疹高发的2008年,病例年龄集中在2岁以下儿童和10-40岁人群;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84.82%(1799/2121)。结论开展强化免疫活动,可明显控制麻疹发病率;应继续加强〈2岁和10-40岁人群的常规免疫及其查漏补种工作。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 免疫规划 接种 疾病预防
  • 简介:随着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不断深入,接种覆盖人群不断扩大,使用疫苗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预防接种的安全性问题也日渐突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eventsfollowingimmunization,AEFI)日益受到关注[1]。AEFI是我国扩大免疫规划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及时发现、有效处置AEFI病例,是防止AEFI导致突发事件的关键[2]。开展AEFI监测,

  • 标签: 疫苗 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 简介:[目的]描述台州2004--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2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疫情资料及《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管理信息系统》爆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2年台州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2415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7.0/10万。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4-7月和11月一次年1月。病例集中在6—9岁,占总病例数40.33%,其中学生占总病例数56.43%,以小学生为主;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均发生在学校和幼托机构,主要集中在小学(占81.25%)。[结论]应重点对小学、托幼机构等重点人群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动态监测和健康教育工作,以便及早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特征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1日住院患者1 35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的方法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使用该问卷配套计分方法计算住院患者健康素养得分;对住院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和相关影响因素实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该院住院患者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13.52%;在健康素养的三个维度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维度、健康技能维度、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维度分别为31.76%、22.75%、15.36%;在健康素养的6类问题中,科学健康观问题、慢性病防治问题、基本医疗问题、健康信息问题、安全与急救问题和传染病防治问题分别为44.09%、27.55%、27.18%、21.27%、19.50%和16.91%。单因素分析表明性别、文化程度、是否健康投资和是否每年体检是住院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均P < 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性别、文化程度、是否每年体检是住院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均P < 0.05)。结论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患者总体健康素养水平还有待提高。

  • 标签: 住院病人 健康教育 健康素养 因素分析 教育程度 性别因素 体格检查 投资 健康知识,态度,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台州2006-2019年HIV/AIDS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失败情况、基线贫血与免疫学失败关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和Cox回归分析免疫学失败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IV/AIDS基线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 904例HIV/AIDS,抗病毒治疗随访时间中位数为28(P25~P75:12~53)个月。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失败177例(占6.1%),失败率为2.17人/100人年,第1、3、5和10年免疫学失败累积发生率分别为5.49%、6.94%、7.30%和8.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AIDS基线贫血的影响因素中,≥66岁组是18~25岁组的4.17倍(95%CI:1.68~10.33)、男性是女性的0.67倍(95%CI:0.50~0.89)、CD4<200个/μl是CD4≥350个/μl的4.35倍(95%CI:2.81~6.72)、基线白细胞计数<4.0×109/L是4.0×109/L~9.9×109/L的1.73倍(95%CI:1.31~2.29)、基线血小板计数<100×109/L和>300×109/L分别是100×109/L~299×109/L的2.02倍(95%CI:1.36~3.01)和4.45倍(95%CI:3.05~6.50)、WHO临床Ⅲ/Ⅳ期是Ⅰ/Ⅱ期的2.15倍(95%CI:1.61~2.87)、异性性传播是同性性传播的2.03倍(95%CI:1.42~2.92)。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AIDS抗病毒治疗免疫学失败的影响因素中,基线贫血是无贫血的1.77倍(95%CI:1.20~2.60)、WHO临床Ⅲ/Ⅳ期是Ⅰ/Ⅱ期的1.66倍(95%CI:1.10~2.48)、随访状态为退出和死亡分别是在治的3.18倍(95%CI:1.96~5.19)和4.61倍(95%CI:2.98~7.13)。结论台州HIV/AIDS抗病毒治疗免疫学效果受贫血、临床分期、随访状态等因素影响。应加强HIV/AIDS基线贫血监测,及时纠正老年贫血等危险因素,以进一步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免疫学失败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台州男男性行为者(MSM)中HIV阴性者和HIV感染者中新型毒品使用与肛管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别于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台州4个区(县)CDC自愿咨询检测门诊采用方便抽样招募HIV阴性MSM、2016年8月至2019年6月招募台州随访管理的HIV感染MSM。采用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社会人口学、性取向和性行为以及新型毒品使用等信息,采集研究对象肛管拭子样本进行HPV检测。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感染和新型毒品使用与肛管HP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在MSM中,共69例HIV阴性者和345例HIV感染者。HIV阴性者的肛管HPV感染率(27.5%,19/69)低于HIV感染者(66.4%,229/345)(χ2=36.114,P<0.001)。HIV阴性者新型毒品使用率(17.4%,12/69)高于HIV感染者(7.0%,24/345)(χ2=7.886,P=0.005)。在HIV阴性者中,新型毒品使用率与发生同性群交性行为呈正相关(P=0.036);新型毒品使用者和未使用者的肛管HPV感染率分别为50.0%(6/12)和22.8%(13/57)(χ2=3.674,P=0.055);在HIV感染者中,新型毒品使用者和未使用者的肛管HPV感染率分别为70.8%(17/24)和66.0%(212/321)(χ2=0.230,P=0.6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SM的HIV感染是肛管HPV感染的正相关因素(OR=5.42,95%CI:2.92~10.06),新型毒品使用与肛管HPV感染无相关性(OR=1.66,95%CI:0.75~3.71)。结论台州MSM的HIV感染与肛管HPV感染呈正相关。新型毒品使用与高危性行为呈正相关,而与HPV感染关联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艾滋病病毒 新型毒品 男男性行为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6-2019年台州HIV/AIDS立即抗病毒治疗(ART)的影响因素,探讨不同ART策略与免疫学效果随时间变化的关联。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立即ART影响因素,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不同ART策略的免疫学效果差异,采用Kaplan-Meier(K-M)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2006-2019年台州2 971例HIV/AIDS中,立即ART组1 786例(占60.1%),其中2016-2019年立即ART的比例为77.8%(1 170/1 504)。2006-2019年立即ART组的成功率(87.4%,1 561/1 786)高于延迟ART组(84.4%,1 000/1 18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AIDS立即ART的影响因素中,男性(aOR=1.28,95%CI:1.03~1.59)、已婚(aOR=1.71,95%CI:1.33~2.19)、基线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200个/μl(aOR=1.60,95%CI:1.27~2.02)与立即ART呈正相关;31~40岁(aOR=0.63,95%CI:0.48~0.84)、感染途径为异性性传播(aOR=0.60,95%CI:0.49~0.74)、确证时间为2015年及以前(aOR=0.20,95%CI:0.17~0.23)与立即ART呈负相关。立即ART组各年份CD4/CD8比值的增幅和ART累积成功率均大于延迟ART组(P<0.05)。结论2006-2019年台州HIV/AIDS立即ART策略落实较好,立即ART比例超过60.0%,立即ART组的ART免疫学效果较好。针对HIV/AIDS中31~40岁、女性、未婚和异性性传播者,需加强立即ART的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ART效果。

  • 标签: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策略 免疫学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7-2018年台州新报告且未接受抗病毒治疗(ART)的HIV/AIDS血浆巨细胞病毒血症现患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台州新报告且未接受ART的成年HIV/AIDS血浆样本,提取核酸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巨细胞病毒DNA水平,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对象612例HIV/AIDS中,男性480例(78.4%),年龄>60岁125例(20.4%),同性性传播者177例(28.9%),异性性传播者430例(70.3%)。巨细胞病毒血症现患率为13.4%(82/6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200 个/μl者现患巨细胞病毒血症的风险显著高于CD4>500 个/μl者(OR=5.10,95%CI:1.74~14.96,P=0.003);82例现患巨细胞病毒血症者的血浆巨细胞病毒DNA载量(log10)中位数为1.57(P25,P75:1.04,2.13),CD4≤200 个/μl者的巨细胞病毒载量最高(P<0.01)。结论2017-2018年台州新报告未接受ART的 HIV/AIDS中,巨细胞病毒血症现患率与免疫缺陷状态显著关联,巨细胞病毒血症对HIV/AIDS病程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 巨细胞病毒 病毒血症 现患率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