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8 个结果
  • 简介:<正>蒙古人民共和国国家图书馆珍藏着一部著名手稿,题为《善说诸宗教源流及教义晶镜史》,抄在两大本笔记本上。作者是安多学者土观罗桑却吉尼玛(1737—1802年),这是一部著名的历史哲学著作。藏文原著成书于1802年,在贡龙寺印刷,以木刻本行世,蒙文译本题为《晶镜史》。后来在大库伦的达什却普勒寺再次印行,质量精美,超过贡龙寺本。现在,蒙古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收藏的即是这个本子。土观的《宗派源流》在西藏和蒙古的

  • 标签: 源流 西藏 国家图书馆 蒙古学 译本 佛教流派
  • 简介:<正>《斯尔汗传奇——蒙古英雄史诗》一书日文译本被列入日本东洋文库第566号,于1993年7月由平凡社(东京)出版。本书为32开精装本,共429页。译者若松宽,1937年生于神奈川县。京都大学研究生毕业,文学博士。现任京都府立大学文学部教授,是日本著名蒙古史专家,主要论文有:《准噶尔汗国的形成过程》(《东洋史研究》),《<斯尔汗传>与熔铁传说》(《蒙古语言文学》)等。

  • 标签: 形成过程 译本 传奇 出版社 蒙古语言文学 东洋文库
  • 简介:北京木刻版《斯尔》严格意义上的完整汉译本只有两种,即1960年出版的桑杰扎布翻译的《斯尔传》与2016年出版的陈岗龙、哈达奇刚等翻译的《十方圣主格斯尔可汗传》。本文结合北京木刻版《斯尔》蒙古文原文,比较分析新旧两种汉译本,探究二者的体例、语言修辞特点,从而评述其得失及学术价值。

  • 标签: 史诗传统 《格斯尔》 木刻版 汉译本 比较研究
  • 简介:满族是我国北方地区分布很广的少数民族,信仰基督教的人口并不多,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东正教和天主教翻译的满文圣经译本。过去的圣经译本研究中,关注点都在汉文圣经译本中,很少涉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圣经译本,鲜有从民族语言文字角度的叙述和研究关注,偶有涉及民族文字圣经译本的著述,错误和纰漏也很多。本文将考述满语圣经翻译的历史沿革状况。

  • 标签: 满语圣经 利波夫措夫 贺清泰
  • 简介:首部英文全译本关于金庸作品英译本,最近又有新的进展,令人感奋.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英译本第一卷,2018年2月22日由英国麦克莱霍斯出版社(MacLehosePress)全球发行出版。这是该书首次被译成英文出版。英文版《射雕英雄传》先在伦敦书店内销售。

  • 标签: 《射雕英雄传》 《鹿鼎记》 《神雕侠侣》 法文版 出版社
  • 简介:<正>IntroductionThecontributionofrNgogBloldanshesrab(1059—1109)(hereafter:rNgogLo)tothedevelopmentsofBuddhistscholarshipingeneralatthebeginningoftheLaterDiffusionofBuddhisminTibet(phyidar)isahighlysignificantone.InthefieldofepistemologyinparticularrNgogLo’stranslationsandcommentarialworksconstitutedthecornerstonesfortheemergenceofaleadingtraditionofTibetantshadmaatthemonasteryofgSangphu

  • 标签: 译本 量论
  • 简介:1903年的上海,先后出现了两个译本:8月,湖南长沙人章士钊(笔名黄中黄)所译《孙逸仙》出版;11月,江苏吴江同里人金松岑(笔名金一)所译《三十三年落花梦》出版。两个译本,书名不同,内容取自同一本日文版的《三十三年之梦》。金松岑的泽本,于是年11月20日在日本印刷,五天后发行,印刷时间和实际发行时间有差距,所以有人把金松岑的译本归到1904年。

  • 标签: 译本 孙中山 发行时间 《孙逸仙》 1904年 金松岑
  • 简介:南门梅江河一带的渔民以姓为主,他们由南海渔民迁来,人称水上人。家历史上不知得罪了哪个皇上,被圣旨禁为不准上岸的渔民。清朝时,梅州平远土匪多,在顺治年间,为剿匪派姓渔民为阵前解粮官,由水路送粮草至平远。渔民上岸水土不服,中瘴气而死,而姓阵前解粮官也未逃厄运,命归黄泉,便葬在平远单竹村。单竹村人感其剿匪有功,为其筑庙宇供奉甚勤。其随军莫氏夫人及小儿子信需在梅守孝三年。

  • 标签: 渔民 顺治年间 剿匪 水路
  • 简介:青海人有很多古老的饮食习惯,都传承至今。在青海的农村和小镇,可以见到许多原始的饮食。我与朋友去青海油田的花土沟生产基地,吃到一种小吃,叫仁粥,它就是青海的古老饮食之一。

  • 标签: 青海油田 饮食习惯 生产基地 麦仁粥
  • 简介:<正>安阳的殷墟发掘,自从1928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是六十个年头了。其工作是伟大的,成就是辉煌的。提到殷墟发掘,不能不提到解放前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提到史语所的考古组,就不能不提到考古组主任李济先生。李济是国内外著名的考古学家。要论中国现代科学的考古发掘工作,他是一个开山

  • 标签: 殷墟发掘 李济 史语所 安阳殷墟 考古报告 历史语言研究所
  • 简介:家生在江南,后来从活色生香的成都冒出来,却不知他身上那种傻里傻气是来自何方:怕场面,不喝酒,不打牌,笨嘴拙舌,无趣透顶。这种人不适合当名人,当了也无趣,尽剩下招惹是非了。由于把自己的小说改编

  • 标签: 小说 成都 名人 解密 不适合 江南
  • 简介:1945年,我岀生在广东省饶平县滸洲镇倂北一个贫穷的渔民家庭。滸北人家世代以捕鱼打蚝为生,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渔民出海经常会遇到兵痞和海盗,每当这个时候,豪爽彪悍的乡邻们总会团结一心,共同迎敌。我从小就在这种勤劳善良和骁勇正直的民风里长大,耳濡目染之中,我既对欺凌霸弱的土匪行径恨之入骨,也十分敬仰那种敢打必胜的英雄气概。所以,当我懂事起,就对打土豪、打鬼子的红军、八路军特别崇拜,梦想着有一天能加入革命队伍。

  • 标签: 战士 钢铁 饶平县 广东省 英雄气 八路军
  • 简介:丰子恺三十八岁时,在浙江石门湾缘缘堂专事译著。一九三五年他译出了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徵》,同时鲁迅先生亦将此书译成。两位作家在内山书店晤面谈及这事,鲁迅当即推让丰子恺译稿先行出版,随后鲁迅才将译稿交书局印行。鲁迅先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丰译本不致滞销,以至劳而无功。丰子恺对鲁迅这种谦让的态度和爱护后辈的高尚品德

  • 标签: 丰子恺 石门湾 九三 常语
  • 简介:古籍的今注今译工作,近年来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其中古典名著《三国志》尤其受到出版界的青睐,中文今译本计有如下八种:王静芝等译《白话三国志》,台北河洛出版社1980;苏渊雷主编《三国志今注今译》,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田余庆、吴树平主编《三国志今译》,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刘国辉等译《三国志现代文版》,红旗出版社1992;曹文柱等主编《白话三国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4;戴逸主编《三国志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方北辰注译《三国志注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上海古籍出版社译《白话三国志》1996。然而据笔者初步考察,发现有些注译者疏于校释,尚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日本学者今鹰真、井波律子、小南一郎三人自1967

  • 标签: 三国志译本 译本评介
  • 简介:美国斯坦福大学倪德卫教授所著的《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一书中译本即将与广大读者见面,在正式付印之前,参予翻译的同志要我为中译本写篇序,这也是我去年在美国期间答应过倪德卫教授的,即一旦出中译本,我一定为之作序。我与倪德卫教授交往已经十多年了,

  • 标签: 章学诚 生平 教授 中译本 思想 交往
  • 简介:古罗马-古代中国关系史是近年来中西交通史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法国学者罗贝尔的《从罗马到中国》一书颇具代表性。但是该书的中译本却在翻译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有理解及表达错误、知识性错误等,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原著所应有的学术价值。

  • 标签: 《从罗马到中国》 翻译问题
  • 简介:英国学者莱斯莉·阿德金斯和罗伊·阿德金斯合著,张楠等翻译的《探寻古罗马文明》(原书名为HandbooktoLifeinAncientRome)由商务印书馆于2008年11月出版。该书系商务印书馆引进的“探寻古文明丛书”系列译著之一,全书共分9章,约计40万字,分门别类地介绍了古罗马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地理、宗教以及日常生活等诸方面知识,涉及多个学科领域。该书具有内容简明、

  • 标签: 古罗马文明 出版 中译本 商务印书馆 国家政治 日常生活
  • 简介:<正>维克多·谢阁兰是活动在本世纪初、以中国题材著名的一位法国作家。他的职业是医生,喜欢考古和旅行,骨子里是一位精神世界的探索者。他潜心著述,不求闻达,虽非有意“藏诸名山”,其作品的大部确是在他身后才陆续问世的,现在仍有遗稿等待出版,而他引起人们的重视则更晚,大约在本世纪五十年代的后期,距今不过三十年。谢阁兰身后得名,并非依仗于中国地位提高,亦非凭借着东方的遥远和神秘,而实因他对“异国情调”提出了

  • 标签: 莱斯 异国情调 紫禁城 探索者 精神世界 未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