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建筑只是被动地抵御寒冷。工业革命以后,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以及采暖通风和空调设备的普及,使人们享受着四季如春的室内环境。但是这种享受是建立在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能源,以及排放有害气体的基础之上的。

  • 标签:
  • 简介:在喹吖啶酮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推拉电子结构且合氢喹啉酮结构的化合物,并研究了结构改变和不同溶剂对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影响.研究发现化合物中增大的共轭体系和增强的推拉电子基团会导致吸收峰和荧光峰产生大的红移;随着结构的改变,这些化合物的荧光从蓝色变成橙红色.这些化合物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吸收峰和荧光峰都表现出强烈的红移.并进一步研究了这类荧光化合物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现象.它们作为一类新的荧光化合物在电致发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二氢喹啉酮 推拉电子结构 红移 分子内电荷转移
  • 简介:首次合成了5-(4乙酰苯胺偶氮)-8-(2,4-硝基苯)氨基喹啉(AAPDNAQ),并经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确证了其结构。CTMAB存在下,在碱性介质中,AAPDNAQ与钴形成1:2的红紫色给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90nm,摩尔吸光系数为5.79×104L·mol-1·cm-1。钴量在0~18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可不经分离直接用于实际样品中微量钴的测定。

  • 标签: 5-(4-乙酰苯胺偶氮)-8(2 4-二硝基苯)氨基喹啉(AAPDNAQ) 钴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 简介:反—丁烯甲酯(又叫富马酸甲酯,简称DMF)是美国八十年代开发成功的防腐防霉剂新品.它具有高效、低毒(LD50大白鼠口服为2240毫克/公斤)和广谱抗菌的特点,对霉菌有特殊的抑菌效果,其抗菌活性不受介质酸度的影响.它在许多方面优于国内外目前使用的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丙酸及其盐类等防腐防霉剂,因此,DMF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食品、饲料添加剂.此外,由于具有升华性,可用于不能直接用药剂进行表面和内部处理的物质和场所,使其应用范围更为广阔.关于DMP的合成近年来国内外报道较多.通常的合成方法,是以反—丁烯酸为原料,在浓硫酸催化下,直接与甲醇反应,经中和、过滤、洗涤、精制、干燥等工艺得到DMF精品.该法的主要问题是收率不高,一般在80%左右.由于甲醇的沸点较低,不便

  • 标签: 二甲酯 抗菌活性 防霉剂 内部处理 浓硫酸催化 饲料添加剂
  • 简介:摘要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水中挥发酚操作步骤简单快捷,所需试剂种类少,试剂、样品消耗量小,检测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校准曲线线性好,灵敏度高、精密度准确度好,安全可靠,适用于大批量样品分析。

  • 标签: 流动注射分析仪 挥发酚
  • 简介:以乙酰丙酮和香草醛为原料,一步法合成1,7-(3-甲氧基-4-羟基苯基)-1,6-庚烯-3,5-酮。通过反应机理指导,研究了乙酰丙酮硼配合物的转化和增加老化时间与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乙酰丙酮充分转化为硼配合物后,增加2天老化时间,产率可达到65%。

  • 标签: 姜黄素 乙酰丙酮 合成
  • 简介:合成了新的三氮烯试剂--2-羟基-4-磺酰氨基苯-3-(4-硝基苯)-三氮烯.研究了在TritonX-100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与汞的显色反应.在pH=10.0-11.0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该试剂与汞形成2:1型浅黄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λ=535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1×105L·mol-1·cm-1.Hg2+的浓度在0-12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0.9994.该方法的检出限量为0.5μg/25mL.用拟定方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汞,五次测定的RSD<3%,加标回收率为98.2%-102.5%.

  • 标签: 2-羟基-4-磺酰氨基苯-3-(4-硝基苯)-三氮烯 显色反应 光度法
  • 简介:一、前言顺丁烯酸酐是重要的化工原材料,它的主要用途是生产热固性树脂、不饱和聚酯。此外,也有较大量的顺丁烯酸酐用于生产反丁烯酸、酒石酸和苹果酸,以及作为农药马拉硫磷(杀虫剂)及有机药物长效磺胺的原料。顺丁烯酸酐也是生产醇酸树脂、油漆、染色助剂、增塑剂(如顺丁烯丁酯)、润滑油添加剂以及脂肪和油脂的防腐剂等的原料。虽然顺丁烯酸酐用途较广,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仍供大于求,进一步开发利用,拓宽应用渠道,使滞销产品转化成紧俏产品势在必行。用顺丁烯酸酐生产市场紧俏的四氢呋喃、γ—丁内酯、N—甲基吡咯烷酮就是很好的一种方法。

  • 标签: 顺丁烯二酸酐 γ—丁内酯 不饱和聚酯 润滑油添加剂 农药马拉硫磷 醇酸树脂
  • 简介:氧化石墨烯表面含有大量的含氧基团,可以与有机显色剂5-氯-4-(2-吡啶偶氮)-1,3-氨基(5-Cl-PADAB)上位阻小的非活性位点氨基发生偶联,制备得到5-Cl-PADAB功能化石墨烯.采用Hummer法获得氧化石墨烯,对其进行酰氯化处理,与5-Cl-PADAB偶联.产物直接离心分离,得到黑色粉末.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和核磁共振氢谱等方法对产物结构进行分析.

  • 标签: 制备 偶联反应 酰氯化 -1 3-二氨基苯 氧化石墨烯
  • 简介:研究了新试剂2-(4-苯基-2-噻唑偶氮)-间苯酚(PTAR)与Co2+的显色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在pH=5-7范围内,该试剂和Co2+所成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ux为550nm,摩尔吸光系数ε=4.5×104L·mol-1·cm-1,Co2+量在0-20μg/25ml范围内遵循比耳定律。该方法用于维生素B12中微量Co的测定,结果比较满意。

  • 标签: 2-(4-苯基-2-噻唑偶氮)-间苯二酚 分光光度法
  • 简介:以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采用微波辐射技术,由间苯酚与乙酰乙酸乙酯缩合制备香豆素衍生物7-羟基-4-甲基香豆素.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香豆素衍生物最佳反应条件为:间苯酚0.2mol,乙酰乙酸乙酯0.2mol,固体超强酸催化剂0.5g,微波功率210W,微波辐射时间6min,收率92.5%.

  • 标签: 微波辐射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香豆素衍生物 间苯二酚 乙酰乙酸乙酯
  • 简介:利用β-酮烃基化反应合成一种可聚合的整合剂3-苄基-2,4-酮(BPD),通过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确定了产物的结构。

  • 标签: 乙酰丙酮 烃基化 3-苄基-2 4-戊二酮
  • 简介:噻唑-4-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是非常好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合成。在无催化剂存在下,芳香胺、异硫氰酸酯和丁炔甲酯在乙醇中加热回流,高产率地生成了多取代噻唑-4-酮衍生物。共合成和鉴定了14个多取代噻唑-4-酮衍生物,并提供了该多组分反应的一个合理的多步连续反应机理。

  • 标签: 多组分反应 噻唑-4-酮 异硫氰酸酯 芳香胺 丁炔二酸二甲酯
  • 简介:摘要挥发酚是一类对人体和环境都有害的有机污染物,普遍存在于大部分水体中,这就使得水质中挥发酚的检测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对4-氨基安替比林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挥发酚方法提出改进,并就分析测试中需重点注意的环节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分析表明,新的检测方法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和结果的准确性,提升了测定工作的效率。

  • 标签: 4-氨基安替比林 光度法 挥发酚 显色剂 比色皿
  • 简介:以乙酰丙酮、2,6-并丙基苯胺(或2,6-甲基苯胺)和对甲苯磺酸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高产率的合成了N,N’-(2,6-异丙基苯基)-2,4-亚胺(1)和N,N’-(2,6-甲基苯基)-2,4-亚胺(2),产率分别为78%和72%,并用元素分析和^1HNM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 标签: 乙酰丙酮 2 6-二异丙基苯胺 2 6-二甲基苯胺 对甲苯磺酸 合成
  • 简介:分别采用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网络结构为3-9-1)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7个4-X-N-Y-6-氮杂雄-4-烯-3-酮衍生物在4℃时与小牛子宫雌激素受体的亲合力参数Iog1/K(iKi为衍生物对3BHSD的抑制常数)与分子的范德华体积V、最高被占据分子轨道能量EHOMO和9号碳原子的净电荷Q之间建立了QSAR模型,ANN模型的相关系数R=0.9999,标准偏差SD=0.0014。MLR模型的相关系数R=0.9470,标准偏差SD=0.4459。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比较精密的拟合方法,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 标签: 人工神经网络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4-X-N-Y-6-氮杂雄-4-烯-3-酮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