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生来就是个急性子,急到啥程度?据母亲说:出生前在娘胎里也只是呆了七个月,就急着出来见世面,差点没把她折腾死。

  • 标签: 老年人 养生 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 医学心理学
  • 简介:北京金象自塔药店充分利用自身中药饮片的品牌优势与调剂人员的专业特长,与北京阜外医院、北京市护国寺中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均有多年的合作。其当然与医药分开相距遥远,但从中积累的操作经验值得一观。一般来说,合作模式能否持久或是否值得推广有三个评判原则,即是否实现医药分开的初衷:一、优配社会资源;二、减轻政府财政支出;三、减轻患者购药负担。

  • 标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北京阜外医院 医药分开 合作模式 专业特长 调剂人员
  • 简介:有人说皮已低价近八年时间。价格该上涨了;也有人说皮在地面积仍然较大,库存尚丰,一年半载涨不了价。透过这些扑朔迷离的话语。是否可以探寻出皮后市价格涨跌的轨迹。

  • 标签: 丹皮 价格 药材市场 库存
  • 简介:目的建立紫雪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甘草、木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气相色谱法对龙脑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定性鉴别阴性无干扰,分离度高;龙脑在100μg·mL-1~800μg·mL^-1(r=0.999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100.79%,RSD为2.5%(n=6).结论:方法可用于紫雪的质量控制.

  • 标签: 紫雪丹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 简介:患者男,44岁,因发作性右侧腰腹部及右中下腹部疼痛2d.于2002年5月23日收入院.入院后行双肾B超检查示:右肾结石0.2×0.2cm;尿常规化验:RBC(+++),余均(-).给予阿托品注射液1mg,im1次,青霉素钠640万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qd,同时给予五淋化石5丸,tidpo.经治疗,腰腹部疼痛渐好转.于5月26日患者发现其胸部、四肢有数个绿豆大小淡黄色水疱疹,未引起注意.次日,水疱疹增多.胸部、四肢、面、颈部散在绿豆大小水疱,表面干燥,无破溃,相互不融合,瘙痒.考虑为五淋化石所致过敏反应,即停服.继续给予青霉素钠静滴治疗,并予口服氯苯那敏4mg、赛庚啶4mg、维生素C0.1g,tid等抗过敏药物治疗.皮疹逐渐消退,于3d后完全消退.5月31日小便中排出1绿豆大小结石,腰腹部疼痛消失,双肾B超正常,痊愈出院.

  • 标签: 五淋化石丹 药疹 药物不良反应 肾结石 纯中药制剂
  • 简介:春风和煦,眼下正是牡丹花绽放的季节,目前牡丹种植面积仍然不少,那么牡丹种植面积到底有多少亩?其今后走势又将如何?笔者将了解的情况分析总结如下,以供广大药界同仁参考。

  • 标签: 丹皮 种植 中药材 市场销售 市场价格
  • 简介:1引言呋喃属氨基甲酸酯农药,原药的大鼠经口半数致死量仅8mg/kg至14mg/kg(玉米油中),30%的颗粒剂为233mg/kg[1]".其急性口服中毒临床不少见.现对我院治疗的28例作一回顾性分析,以供同道们参考.

  • 标签: 农药 中毒 呋喃丹 胆碱酯酶 阿托品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八味痛经片中皮酚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Agilent EclipseXDB-C18 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检测波长为274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 结果:皮酚在0.0054~0.1097mg/mL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2.03%,RSD为1.12%。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分离度好,可用于八味痛经片中皮酚的含量测定。

  • 标签: 八味痛经片 丹皮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 简介:本文研究了奥西酮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经小鼠全皮的渗透动力学。当电流密度从0.05mA.cm-2升高到0.3mA.cm-2时,药物的稳态流量从30.29μg.cm-2.h-1增加到160.70μg.cm-2.h-1。研究中药物稳态流量和应用电流之间不严格呈线性关系。铂在供药池中作阳极时,可导致药物溶液变色;而应用银电极代替铂电极,则可以避免此问题的出现。应用铂电极时,供药池和接受池中均发现有pH变化。文章对以上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奥丹西酮 经皮离子导入
  • 简介:目的探讨恩西酮防治化疗所致呕吐的疗效。方法对40例初治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应用恩西酮防治呕吐进行观察,同时设对照组20例应用胃复安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5%。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恩西酮是防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所致呕吐的理想药物之一。

  • 标签: 恩丹西酮 化疗 呕吐 血液系统 肿瘤
  • 简介:目的:建立丹参中酚酸B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方法:取丹参生药细粉,加水适量,置冰浴超声提取后进行HPLC分析.色谱柱为DiscoveryRP-AmideC16(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甲酸(42:5:52:1),紫外检测波长为285nm.结果:酚酸B在进样量为0.08~0.32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实验的RSD为1.61%;加样提取回收率为99.28%.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其各项方法学指标均可满足含量测定的基本要求.

  • 标签: 丹酚酸B 含量测定 色谱法 高压液相 生药
  • 简介:目的:考察不同提取方法对皮酚提取率的影响。建立咽炎片中皮酚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对比回流法和超声法进行前处理,重点考察溶剂用量、超声时间、水浴温度等因素对超声法提取率的影响。含量测定采用反相HPLC法,以C18柱分离,甲醇-水(45:5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4nm。结果:温水浴超声法为咽炎片中皮酚含量测定的最佳提取方法,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9.47%,RSD=0.81%(n=6),含量数据重复性好,RSD=1.04%(n=6)。结论:建立咽炎片中皮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温水浴超声法是准确性、稳定性、可行性俱佳的方法。

  • 标签: 咽炎片 丹皮酚 提取方法 反相HPLC法
  • 简介:目的:优选黄凝胶方中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指标成分大黄酚、小檗碱的含量,以大黄酚、小檗碱的提取率及干膏得率为工艺考察指标,按U8(82×42)均匀设计拟水平表安排实验,分别考察了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的影响。结果:通过DPS统计软件分析,得出黄凝胶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倍量的65%乙醇,提取3次,每次2h。在此提取工艺下大黄酚、小檗碱的提取率分别为85.75%和85.11%,干膏得率为36.12%。结论:均匀设计法优选出的黄凝胶方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黄凝胶方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 标签: 丹黄凝胶 大黄酚 小檗碱 均匀设计 工艺学 制药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以皮酚为模型药物,微乳法制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LC)。方法采用伪三元相图法对构建纳米脂质载体的初乳液进行筛选,经体外透皮试验确定处方。结果硬脂酸为固态脂质(占初乳处方的1%),油酸乙酯为液态脂质(占初乳处方的1%),LabrasoL为乳化剂,TranscutoLP为助乳化剂,Km:2:1,含水量50%,采用注射器滴入法分散于0℃冷水中,可以快速制得载药量10%的皮酚纳米脂质载体。结论微乳法制备的皮酚纳米脂质载体制备.f-艺简单、操作方便,不需使用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氯仿等)和复杂设备,适合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研究和小规模制备。

  • 标签: 丹皮酚 纳米脂质载体 微乳法
  • 简介:目的研究连续静脉给予参芎注射液对SD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参芎注射液342、228、152mg生药·kg^-1(高、中、低剂量)连续尾静脉注射给药30天,整个实验期间观察动物的一般状态、测定体重和摄食量,分别于给药30天及停药后14天取部分大鼠进行血液学指标、血清生化学指标、脏器系数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大鼠未发生因给药而引起的异常症状,各给药组大鼠体重增长和摄食正常。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在给药30天时,高剂量组导致大鼠WBC、GR%、Urea、CR、TBIL和肝脏系数、肾脏系数、肾上腺系数明显增高,中剂量组GR%、CR、TBIL显著增高和LY%显著降低(P〈0.05),停药恢复14天后,除CR和肾系数之外,高剂量组其他指标均恢复正常,中剂量组所有指标恢复正常。高剂量组大鼠肾脏组织出现不可逆性病变,中剂量组大鼠肾脏组织出现可逆性病变。结论中剂量静脉注射参芎注射液30天,可导致SD大鼠出现肾脏功能及病理组织学可逆性改变。

  • 标签: 参丹芎注射液 长期毒性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磺颗粒剂中丹参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OSD柱,以甲醇.1%冰醋酸溶液(5:9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为1.0ml/min。结果:加样回收试验显示丹参素平均回收率99.82%,RSD=1.93%(n=5)。结论:该方法简便,分离完全,结果可靠,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HPLC法 丹参素 颗粒剂 测定 RP 加样回收试验
  • 简介:皮酚是牡丹皮和徐长卿的主要药效成分。近年来,皮酚由于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如抑菌抗炎、解热镇痛、增强免疫力等。同时,皮酚抗肿瘤作用也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包括对肝癌、结肠癌、胃癌等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其抗肿瘤机制主要有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改善机体免疫力等。对皮酚抗肿瘤作用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探讨了其抗肿瘤的机制,为深入研究皮酚的药理作用提供依据。

  • 标签: 丹皮酚 药理活性 抗肿瘤作用 作用机制 诱导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