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根据长期的临床研究,归纳总结了白癜风的核心病机以及常见中医证型,并相应提出了治法和方药。明确指出风、寒、湿、热、瘀、虚、气滞、肝肾不足等都可以导致气血失和,引发本病。文中还论述了辨证治疗体会,附验案三则。

  • 标签: 白癜风 中医辨证 治疗
  • 简介:近代中医外科名医赵炳南先生善用阴阳辨证治疗临床疑难杂症,并提倡调和阴阳的治法是外科治疗的根本。究其学术渊源,明清以来多部医籍中提到阴阳辨证对痈肿疮疔的辨治的重要性,其中以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为外科重阴阳辨证的代表。因此阴阳学说和阴阳辨证不但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在中医的皮外科中对临床识病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阴阳辨证 赵炳南 皮外科
  • 简介:银屑病又称牛皮癣,中医称"白疕"、"松皮癣",是一种常见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严重.我国著名皮科专家张志礼教授一生致力于该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及实验研究,探讨其发病机制以及中医辨证施治的治疗方法,成绩卓著.我们有幸跟随张志礼教授学习,受益匪浅,兹将张老治疗银屑病的方法及临床研究经验予以同道.

  • 标签: 张志礼 银屑病 中医辨证治疗 临床研究 常见 中医辨证施治
  • 简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人体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一直以来,许多学者在中医、西医多个领域对其进行研究,取得很大的成果,文章综述近年来SLE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医辨证 免疫学 分子生物学
  • 简介:痤疮虽是常见、多发病,但其病因病机复杂,常规的辨证治疗未必都能取得良好疗效。根据临床所见,归纳出痤疮的5种不常见证型,并附验案举例说明,作为教材之外的补充。文中还指出痤疮辨证治疗应拓展思路,整体调节,不可拘泥于肺胃。

  • 标签: 痤疮 中医证型 辨证治疗
  • 简介:瘙痒是引起人搔抓的一种感觉,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皮肤科患者就诊最多的原因。瘙痒可以在炎性疾病、代谢疾病、感染、内分泌紊乱、精神疾病、肿瘤、药物等情况下发生。在皮肤病中最常见于皮炎、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结节性痒疹、皮肤瘙痒症等。

  • 标签: 瘙痒症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痤疮是毛囊、皮月旨腺慢性炎症所导致的损容性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古籍称之为。“皶”、“肺风粉刺,等。白彦萍教授应用“卫气营血”理论辨证.治疗痤疮,通过清宣肺卫、清气分热、清营透热、凉血活血等治法,并随证加减用药,在临床中取得了满意疗效,其思路与经验值得椿宽学习。

  • 标签: 卫气营血 辨证论治 痤疮 经验
  • 简介:目的从"郁乃痤"的机制出发,辨证治疗痤疮,运用开郁结之阳气、散寒除湿之法,选用经典名方五积散加减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所选56例患者均来源于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痤疮专病门诊,符合入选诊断标准,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各28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局部治疗:0.1%阿达帕林凝胶,对照组予以多西环素片100mg,2次/d;治疗组给予五积散加减治疗,1服/d。在治疗后第2、4、6、8周比较2组疗效指数及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作出疗效评价。结果2组患者疗效分别为:治疗组痊愈率50.00%、总有效率98.15%;对照组痊愈率26.42%、总有效率83.02%。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疗效指数、皮损积分及伴随症状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郁乃痤"辨证治疗痤疮,五积散组的疗效优于多西环素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五积散 郁乃痤 痤疮
  • 简介:阴阳学说贯穿着中医学的思想体系,反映了中医生理、病理的整体观念。可运用在疾病的诊断、辨证及治疗用药上,阴阳不和,偏胜偏亏,均能使平衡破坏而引起疾病。刘红霞教授临证治疗寻常性银屑病,首辨阴阳,提出"调理阴阳,以平为期"的观点,运用于临床,常获良效,现将其辨证思路做一总结。

  • 标签: 银屑病 寻常性 调理阴阳 临床思路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辨证分型的银屑病表皮各层P物质表达特征。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证型寻常性银屑病皮损中P物质的表达,利用计算机成像分析系统检测银屑病皮损表皮各层P物质的平均光密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三种证型银屑病P物质表达均高于正常,其中血燥型表达最强,其次是血热型,最弱是血瘀型。三型均在角质层表达最强,其次是基底层,最弱是颗粒层和棘层。血热型在基底层、角质层表达最强,棘层次之,颗粒层最弱。血燥型以颗粒层和角质层强,基底层和棘层弱。血瘀型在基底、颗粒和角质层表达强。结论不同证型的银屑病表皮各层P物质表达存在差异。

  • 标签: 银屑病 中医辨证分型 P物质
  • 简介:指出:"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这里所谓"任物"者,是指心神对人体自身的行为有支配作用.而这种支配作用,又是通过具体的"意念"去实现的.在中医性学范畴中,性行为由心神通过性意识去支配的.

  • 标签: 中医 心神 意识 相关性 心理学
  • 简介:关于痤疮(Acne)的分类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认识。美国《安德鲁斯临床皮肤病学(10版)》[1]将痤疮(Acne)分为寻常性痤疮、聚合性痤疮、暴发性痤疮、SAPHD综合征、热带痤疮、夏季痤疮、表皮剥脱性痤疮、革兰阴性菌毛囊炎、痤疮样皮疹、疤痕疙瘩性痤疮、反向性痤疮、头部脓肿穿掘性毛囊周围炎、坏死性粟粒性痤疮、玫瑰痤疮(酒渣鼻)。

  • 标签: 反常性痤疮 中医 治疗
  • 简介:本共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组织相关专家讨论起草制定。牵头讨论起草的专家有(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列)白彦萍、刁庆春、范瑞强、刘巧、李元文、李斌、宋坪、沈冬、杨志波、张苍、张理涛、周小勇、周冬梅。

  • 标签: 白癜风 中医 专家共识
  • 简介:瘢痕疙瘩是皮肤科常见的良性皮肤肿瘤,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具有悠久的历史,本文通过对近年有关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的方法及作用机制分类综述,认为中医药治疗瘢痕疙瘩简便易行,安全有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还能降低复发率。

  • 标签: 瘢痕疙瘩 中医药 治疗
  • 简介:目的银屑病属于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对于银屑病的治疗,临床报道甚多,大多从热、瘀、燥、虚方面论治,辨证趋于程序化和简单化。银屑病临床征候多变,文中从扶阳角度以温阳和通阳疗法对中医药治疗银屑病进行探讨,强调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 标签: 温阳 通阳 银屑病 中医药辨证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瘢痕疙瘩(Keloid,K)形成的中医体质基础。方法应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对124例K患者进行体质类型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比较K患者与正常对照、痤疮患者间体质类型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K患者属气虚、阴虚、痰湿、湿热、瘀血、特禀质的百分比增加;男性K患者、女性K患者及17~45岁K患者属湿热质的百分比增加;此外,男性K患者、36~45岁K患者属阴虚、痰湿、瘀血、特禀质的百分比增加,17~25岁K患者属阴虚、痰湿质的百分比增加。与痤疮患者比较,与痤疮相关K患者属阴虚质的百分比增加(P〈0.05)。结论K形成与某些中医体质类型的偏颇有关。

  • 标签: 瘢痕疙瘩 体质类型 临床分析
  • 简介:辨证分型、专方专药、针灸疗法、治疗进展、外用制剂和心理等方面,综述了早泄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情况。

  • 标签: 早泄 中医药治 治疗进展
  • 简介: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是由国家卫生部、民政部登记注册批准的,由中医美容相关行业个人和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群众性行业团体。于2015年6月27日在北京举办了成立大会,并召开了第一届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学术研讨会。

  • 标签: 中医美容 整形美容 协会 中国 相关行业 国家卫生部
  • 简介:中医养生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倡导人们注重修身养性以及情志、饮食、起居的调节。“驻颜美容”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是一种安全、持久、自然、健康、廉价的美容方法,养生理论的渗透是追求“内外兼修”的必经之路,最终才可达到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的健康之美。

  • 标签: 中医养生 驻颜美容 健康
  • 简介:皮肤病中医外治法主要指不经口服给药,而从体表皮肤及黏膜等途径用中草药进行敷、贴、浴、封、熏、洗、灸、扑、点、涂、擦等,以及使用器械或针灸叩刺来治疗皮肤科疾病的方法。其应用广泛,疗效确切,使用简便,易于掌握,安全可靠,副作用小,既可单独外用,亦可结合内服药治疗,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现将主要的方法简述如下。

  • 标签: 皮肤病 中医 外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