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辨证准确与否,是临床疗效的关键。现在临床上不辨证、不会辨证辨证不准、辨证结论不统一等情况严重存在。证候规范应明确证、症状、体征、证候等概念,认识中医获取证候的特色,正确诠释、理解证候。

  • 标签: 证候 中医 临床辨证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介绍中医治疗产后缺乳的各种方法,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详细介绍中医对产后缺乳的辨证论治、传统疗法及哺乳教育。结论:根据产妇出现产后缺乳的情况,针对病因,辨证施治,悉心护理,绝大多数是可以治愈好转的。

  • 标签: 产后缺乳 辨证论治 传统疗法 哺乳教育
  • 简介: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地区,据统计有7.5亿人曾感染过HBV(占全国人口57.6%),其中慢性:HBV感染者约7.2亿,慢性感染者中75%-25%最终也将死于与HBV相关的肝病,如肝硬化和肝癌,我国每年约30万例因乙型肝炎相关死亡,占传染病死亡第一位。自古以来,中国传统医学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直到目前为止,中医药独特的辨证方法在慢性乙肝的治疗方面仍处於主导地位。

  • 标签: 中医辨证治疗 慢性乙肝 慢性乙型肝炎方 HBV感染者 中国传统医学 高发地区
  • 简介:笔者师承多位著名中医,吸取诸师辨诊经验,效于临床。今撷其在妇科疾病方面的辨诊经验介绍如下。1临产推断诊中指《景岳全书·妇人规·产要》云:“试捏产母手中指本节跳动,即当产也。”认为医者诊查孕妇时,用手指接触孕妇中指腹面正中搏动的微细血管,可以推断出临产时间,若搏动强而有力,来去充盈圆滑,为临产2周之兆。

  • 标签: 中医妇科病 辨证方法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湿疹是一种瘙痒性丘疹水疱,具有多形性(有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肥厚、脱屑、皲裂等多种皮肤损)、对称性、反覆性、渗出倾向性等四种特徵,占皮肤科门诊量的15%至30%,是皮肤科常见、多发病之一,属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西医将湿疹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期,而按形态、部位的分类则更加繁杂。

  • 标签: 中医辨证施治 湿疹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皮肤科 亚急性 瘙痒性
  • 简介:中医学的理论是以脏腑为核心,脏腑在疾病发生、演变中具有自身的变化规律;脏腑辨证在诸辨证方法中居核心地位,本文在简约分析的基础上,示例肺系疾病、脾胃疾病中脏腑辨证的具体运用;扼要阐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 标签: 脏腑功能 辨证体系 核心地位
  • 简介: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它的突出优点是无论任何复杂的病情,都可依据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资料,从阴阳生长、五行生克的规律中,运用四诊八纲方法归纳分析,提出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在宏观、定性、动态方面的研究有其独到之处,但缺点是对疾病产生的具体原因、确切机制及疾病的预后转归等缺少直观的、可量化的客观指标。从某种程度上说,辨证论治是中医在科学技术相对落后、“辨病”受到客观条件限制情况下的被动之选。笔者认为,现代中医在坚持传统辨证论治的前提下,有必要结合辨病进行治疗,认为辨证与辨病的结合是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

  • 标签: 辨证 辨病 结合
  • 简介: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降糖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进行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理论进行糖尿病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中医 辨证治疗
  • 简介:高脂血症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中医无确切病名,多可归入"痰浊""胸痹""血浊""膏脂"之中。众多医家对高脂血症的辨证分型有着不同的意见,本文从中医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与相关客观指标的联系等方面论述了本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中医证型的客观化是研究的热点,目前尚不能达到参考客观指标就能大致确定辨证分型的程度,但至少这是中医证候学研究突破的方向之一。

  • 标签: 高脂血症 痰浊 中医脏腑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
  • 简介:哲学不能代替自然科学,但是能指导自然科学。尤其是中医基础理论深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贯穿着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因此就用哲学来指导中医的教学和临床这个问题,笔者谈一下体会,以求抛砖引玉。

  • 标签: 哲学 对立统一 寒极生热 治神 辨证
  • 简介:目的:观察总结运用中医辨证分型配合外敷药、手法推拿综合治疗奶癣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奶癣患儿出现的症状将其分为胎火湿热、脾虚湿蕴等证型,通过"药从乳传"令乳母汤之配合患儿外用10%黄柏溶液湿敷、外涂湿疹膏及手法推拿综合疗法将50例患儿进行观察,2个疗程后。结果:痊愈31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结论:中医辨证综合治疗奶癣效果显著,疗效确切。

  • 标签: 奶癣 辨证分型 综合治疗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目的探索癌性疼痛的中医辨证分型,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0例癌痛患者分为气机郁滞证、瘀血阻滞证、痰湿凝聚型、毒热蕴结证、气血亏虚证、正虚瘀结型及其他证型,分析各辨证分型的发展趋势,并总结出癌痛的最常见的证候类型和该证相关症状频数规律及各证型的疼痛轻重程度趋势。结果60例癌痛患者出现正虚瘀结型为58.3%(35/60),气血亏虚证为20%(12/60)。结论癌痛患者中医证型以正虚瘀结型为主,气血亏虚证其次。瘀血阻滞型的肿瘤患者疼痛程度较重,气血亏虚型患者疼痛较轻的趋势。

  • 标签: 癌痛 中医辨证分型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8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针灸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安全性与有效性明显,有利于减轻偏头痛程度,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偏头痛 中医辨证治疗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中医辨证护理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2013—2015年入院的5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西医护理,对治疗组予以中医辨证护理,2组患者均护理3个月,比较2组患者疗效以及护理不满意率。结果经过3个月的护理后,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满意率为44%,治疗组的护理不满意率为8%,对照组不满意率要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医辨证护理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效果,且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中医辨证 护理 消渴
  • 简介:1为什么要辨证论治?《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所谓“病机”,张景岳释日:“机者,要也,变也,病变所由出也。”审察病机,就是要审察疾病的本质关键,疾病的变化所在,疾病的发病原由和疾病的传变去向。概言之,就是辨证分析。在《黄帝内经》中,已经展示了许多辨证法则,如《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经文中的阴阳、虚实、内外、寒热,实际上是八纲辨证的初步模式。《内经》的病证学,对于大量的复杂的病证,大多是以藏府经络为系统进行分类,如咳嗽,分五藏六府咳。

  • 标签: 辨证论治 辨证方法 中医药
  • 简介: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中医典籍中子宫肌瘤属"癥疾"或"月经过多""崩漏"等范畴.对于子宫肌瘤的辨证分型众多医家意见不一,本文从中医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与相关客观指标的联系等方面论述了本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目前研究的热点为中医证型的客观化,若能通过参考客观指标从而确定辨证分型,将为临床工作带来巨大益处.

  • 标签: 子宫肌瘤 中医脏腑辨证 气血津液辨证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