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体外循环下低温过程中监测麻醉深度的四个脑电参数:脑电双频谱指数(BIS)、95%边缘频率(SEF)、中频率(MF)、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ndex)的表现为AEPIndex、MF、SEF的数值集中分布;而BIS的数值则为广泛分布,其某些数值和麻醉诱导前的数值相同重叠.AEPIndex的变化和鼻咽温的变化呈线性相关,为体外循环低温过程中监测麻醉深度的最稳定和可靠的指标.

  • 标签: 体外循环 低温 脑电参数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胰腺CT灌注的变化以及与临床常用AP病情评估系统的关系,评价CT灌注参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8月至2008年4月行胰腺CT灌注成像120例,其中正常胰腺34例,AP患者86例。采用德国SiemenssomatomSensation64层螺旋CT进行灌注扫描,获取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峰值时间(TTP)和表面通透性(PS),并与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CRP、CTSI、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局部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P组平均BF、BV、TTP、PS分别为(113.57±50.04)ml·100ml^-1·min^-1、(146.61±45.11)ml/L、(148.88±21.16)0.1S、(119.53±52.36)0.5ml·100ml^-1·min^-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F、BV明显下降(P〈0.05),TTP、PS变化无统计学意义。AP患者的CT灌注参数BF、BV与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CRP、CTSI存在相关性(P〈0.05),与腹痛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局部并发症发生率也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AP患者胰腺血流灌注降低,灌注参数BV、BF与临床常用AP病情评估系统存在相关关系,提示CT灌注成像在AP病情评估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胰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液灌注
  • 简介:目的:研究重叠综合征(OS)患者血浆内皮肽1(ET-1)水平,探讨其与OS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相关性以及OS合并PH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吸烟男性患者155例,其中正常对照组3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组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40例,OS组40例。记录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等临床参数,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占预计值百分比(FEV,%)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0%时间占监测总时间的百分比(TS90%)、夜间最低spO2、觉醒SpO,等多导睡眠图(PSG)参数。超声心动图评估肺动脉压.检测血浆ET-1水平。比较4组间ET-1水平,分析0S组ET.1与PSG指标相关性。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0S合并PH的危险因素。结果:①OS组ET-1水平高于OSAHS组及COPD组。②0S组PH发生率显著高于OSAHS及COPD组。③OS合并PH者较未合并PH者ET-1水平升高。④0S组ET.1水平与AHI、TS90%呈正相关,与夜间最低SpO,呈负相关。⑤夜间最低SpO2[比值比(OR)=1.683,P〈0.051和TS90%(OR=3.425,P〈0.05)是OS合并PH的危险因素:ET-1浓度〉120ng/L者合并PH的相对危险度是〈120ng/L者的2.546倍。结论:OS患者血浆ET.1显著升高,合并PH者尤其明显,血浆ET-1水平与夜间缺氧程度有关。夜间最低SpO2、TS90%与高ET-1水平(〉120ng/L)可能是OS合并PH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重叠综合征 肺动脉高压 内皮肽1 夜间低氧
  • 简介: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three—dimensionalechocardiography,RT-3DE)技术在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5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根据造影检查所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组。应用RT-3DE技术获取患者左心室容积-时间曲线(volume—timecurve,VTC),观察整体及各节段VTC形态,计算舒张早期峰值充盈率(peakfillingrate,PFR)、平均充盈率(meanfillingrate,MFR)、1,3充盈分数(I/3fillingfraction,1/3FF)等参数,比较组间差异,选择有效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RT-3DE所测左心室容积、射血分数、峰值射血率(peakejectionrate,PER)及MFR在各组患者中无明显差异。PFR、1/3FF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逐渐降低.冠状动脉明显狭窄者与造影结果正常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FR、1/3FF与E/E’比值及NT—proBNP浓度均呈负相关,1/3FF相关性优于PFR(与E/E’比值,r=-0.751.P〈0.01;与NT—proBNP浓度,r=0.612,P〈0.01)。以1/3FF判断无显著冠状动脉狭窄(即狭窄程度〈70%)的曲线下面积为0.772(P=0.001).95%置信区间为0.633—0.911。1/3FF≥36.75%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0%的敏感性为73%,特异性为76%。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type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结论RT-3DE可定性、定量反映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1/3FF可在一定程度上检测此类患者初期出现的以舒张早期心肌弛缓异常为主的轻度舒张功能受损。

  • 标签: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舒张功能 冠状动脉狭窄 容积-时间曲线
  • 简介: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它可以在很多场所传播,例如家庭和工作场所。传染性肺结核的密切接触者中大约30%-40%会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然而,结核患者的传染性因人而异,一些结核患者的传染性很强,可

  • 标签: 中的感染 感染控制措施 控制中的
  • 简介:3月29、30日和4月3日-7日省结核病参比室组织了对5个基线调查点试运行工作情况进行督导,至2007年3月31日,全省共纳入35例初治,12例复治病人,共计47例病人。督导内容按照河南省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试运行督导清单进行,经督导发现各调查点能按照调查实施细则制定步骤和要求,纳入病例,并进行痰培养,

  • 标签: 督导工作 基线调查 试运行 结核病 耐药性 河南省
  • 简介:<正>调查了78个地区,临床活动性结核病,1990年为700/10万。1984年以来结核病死亡率稳定在0.8/10万。病例病死率随年龄上升而增高。1985—1991年,实际发病例数上升了39000例。上升主要表现在三个年龄组:队列0—4岁、5—14岁及25—44岁分别上升19%、40%及52%。艾滋病是上升的一个主要原因。

  • 标签: 活动性结核病 主要表现 结核病死亡率 艾滋病 病死率 结核感染
  • 简介:理念一个没有结核病的世界总体目标到2015年大幅度降低全球结核病负担,实现千年发展目标(MDG)以及控制结核伙伴关系目标

  • 标签: 战略概要 控制结核 结核战略
  • 简介:消毒供应室是医疗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内感染的起源地,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质量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医疗护理质量及病人生命安全。只有人人参与质量管理,才能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现将我院消毒供应室质量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供应室 医院 管理
  • 简介:<正>一、关于国家结核病预防法的再次修定日本结核病预防法自颁布以来,已经过多次不同时修改,此次重新修定的国家结核病预防法的提案。已于1995年5月12日在国会通过,于同年7月1日起施行。修改内容如下(表1)。

  • 标签: 结核病防治 控制对策 预防法 日本 修改内容 地区特点
  • 简介:结核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近年来全球结核病有所回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资料,1986~1990年间41.5%的发展中国家和25%的发达国家结核病的疫情在上升。

  • 标签: 结核病 世界卫生组织 疫情 人类 回升 控制
  • 简介:<正>据CurrOpinInfectDis(1996,9:276)载美国Weinstein等报告,结核病(TB)的复活和多药耐受性菌株的出现,在美国引起许多医院中的多重耐药结核病(MDR-TB)的暴发。这种病的死亡率很高。作者介绍了1994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关于预防医院内结核病的准则,并审查近期有关控制暴发的方案取得成效的真实性,对一些未来的和有争议的有关控制医院内结核的问题也加以讨论。90年代初,MDR-TB在医院内的暴发突然上升,促使CDC对医疗卫生场所预防结核分支杆菌

  • 标签: 结核病 多重耐药 结核分支杆菌 多药耐受性 暴发 院内传播
  • 简介:<正>DOTS含义DOTS(Directly-ObservedTreatment,Short-Course),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是指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每次用药都必须在医务人员的直接面视下进行。若未能按时用药,则在24小时内采取补救措施予以补上,全部药品由医务人

  • 标签: 肺结核病人 结核病控制 传染性肺结核 医务人员 短程化疗 治疗过程
  • 简介:<正>我国政府与世界银行签定的"中国传染病、地方病控制项目"信贷协议,是迄今为止卫生部首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执行疾病控制的项目。世行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总投资额为1.13亿美元,按评估吋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折合人民币6.76亿元。项目执行期为6年,

  • 标签: 结核病控制项目 世界银行贷款 人民币 疾病控制 机遇 传染病
  • 简介:<正>1997年3月24日,彭珮云国务委员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座谈会上指出:紧紧围绕"控制传染源、降低疫情"为目标,依法加强对结核病的防治管理,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运用现代控制结核病的策略,推广防治技术规范化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发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均有很大提高。这是对我国近年来结核病控制工作进展和成绩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同时提出加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战略方针。

  • 标签: 结核病控制项目 结核病防治 项目管理 传染源 防治技术 治愈率
  • 简介:<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城市人口骤增。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国流动人口近一亿,已形成人口流动大潮,这一现象在沿海城市和特区尤为突出。流动人口通常来自结核病疫情较高的农村地区,是受结核感染高的人群群体,流入城市后,为了谋生择

  • 标签: 流动人口 结核病控制 沿海城市 人口流动 结核感染 资料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