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丛神经损伤是由直接暴力所致的牵拉伤及神经嵌压引起的C5和T10神经损伤,临床表现为整个上肢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正确的临床诊断,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精细的术后护理,配合科学的康复指导练习,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臂丛神经损伤 术后护理 损伤病人 运动功能障碍 显微外科技术 神经嵌压
  • 简介:临床护理工作时由于软袋不能直立,摆放于护理操作台时,占用面积过大,配置药液时操作不方便,输液袋上的相关信息不能一目了然,耽误了护理人员工作时间效率及准确性。本人特设计该输液摆放架。现介绍如下。材料与制作:本产品选用不锈钢为材料,整体设计为长方体立柱架,由床号标识卡槽,软袋输液袋卡位,立柱,物品药品放置槽组成,具体的大小尺寸可根据治疗台面的实际需求更改,卡槽距离根据临床输液软袋的最小口径设定,见图1。

  • 标签: 输液袋 摆药架 储存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提升静配中心贴签药工作质量与效率的策略。方法:选取2022.01-2022.12在本院静配中心展开贴签摆放工作的19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22.01-2022.06实施常规贴签摆放方法时设为对照组,将2022.07-2022.12年实施优化标签药方法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工作质量与效率。结果:观察组药物调配失误率(5.26%)比对照组(31.58%)更低(P<0.05)。结论:改善药品调配流程、强化工作人员培训、加大管理力度等措施,有助于提升静配中心贴签摆放工作质效,值得推广。

  • 标签: 静配中心 贴签摆药 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临床护理中运用全自动口服药机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我院药房的药品300种,将2013年7月前未安装全自动口服药机作为对比组,将2013年7月后安装运用全自动口服药机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专业药人员药和给药时间、药品合格率。结果:实验组的专业药人员药和给药时间少于对比组,药品合格率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护理工作中合理应用全自动口服药机,可提高给药效率。

  • 标签: 全自动口服摆药机 药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丛神经麻醉下手法治疗肩周炎疾病的效果。方法:从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8例,接受丛神经麻醉下手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8例,接受小针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展、前屈、后伸等肩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外展、前屈、后伸等肩关节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肩周炎患者中采取丛神经麻醉下手法治疗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臂丛神经麻醉下手法治疗 肩周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前 PICC置管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穿刺成功后仍有导管异位的现象发生,现将一例 PICC穿刺成功后导管异位于左头静脉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对 PICC置管的认知。

  • 标签: PICC 导管异位
  • 简介:摘要目前PICC置管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穿刺成功后仍有导管异位的现象发生,现将一例PICC穿刺成功后导管异位于左头静脉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的认知。

  • 标签: PICC 导管异位
  • 简介:摘要目前PICC置管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穿刺成功后仍有导管异位的现象发生,现将一例PICC穿刺成功后导管异位于左头静脉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的认知。

  • 标签: PICC 导管异位
  • 简介:摘要:睡眠是维持人类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失眠则成为了现代人面临的一个普遍健康问题。传统中医学认为,失眠是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其中心、肺、脾胃、肝、肾五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脏腑角度出发,探讨失眠的病因病机,以期为读者深入了解失眠问题并提供中医调理的参考。

  • 标签: 脏腑辨证 失眠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雷火灸阵疗法治疗 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 在我院 2019 年 7 月至 2020 年 5 月中选取 慢性盆腔炎患者 60 例,采用数字表法方式将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 30 例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 30 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方式,将两组患者护理后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对照 组患者 护理后的 满意度低于实验组 ,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实验组,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雷火灸阵疗法治疗 慢性盆腔炎患者中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使护理满意率得到明显提高,有效降低不良结局发生几率。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雷火灸摆阵疗法 综合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1984年,法国学者Galibert根据外科手术填塞骨水泥的经验首先采用经皮穿刺椎体后注入骨水泥治疗椎体血管瘤,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止痛效果^[1],从而开创了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先河。该手术具有简单、微创的特点,是一种治疗某些椎体病变如骨质疏松、血管瘤、转移瘤和骨髓瘤引起的压缩骨折的新的介入疗法,它能增加椎体的抗压性,加固脊柱的稳定性,恢复活动功能,具有理想的止痛效果。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C”型臂 椎体血管瘤 护理 引导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角度探析医院老年健康管理服务问题,以完善医院老年健康管理服务的建设及促进其建设的持续改进,并为医院老年健康管理服务提供新途径。方法:随机选取2020~2021年在医院接受过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时在常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使用中医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及总体健康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健康管理服务中使用中医管理模式,可以提高老年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标签: 中医管理 老年患者 健康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进行手功能训练对新生儿丛神经损伤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7月在本院中西医结合科治疗的64例新生儿丛神经损伤患儿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在湖南省康复中心治疗的32例新生儿丛神经损伤患儿为观察组,除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外早期进行手功能训练,比较2组患儿的康复总有效率以及2组患儿干预前、后的MCV检查情况、患肢动脉管径及血流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2组患者的MCV检查、患肢动脉管径及血流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进行手功能训练对新生儿丛神经损伤的康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手功能训练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单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68例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行单外固定架治疗的患者予以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并指导其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及健康指导。结果68例患者顺利接受外固定架治疗,骨折愈合50例,延迟愈合10例,有8例不愈合,改做内固定术。4例发生针孔感染,经抗生素及局部治疗好转。结论单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克服了内固定的不足,采取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保障。

  • 标签: 外固定架 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对病床角度进行合理调节,病床角度的准确对于患者病情恢复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能够准确进行病床角度调节,本文设计一种新型结构的病床角度测量器,护理人员在对病床角度进行调节时,可实时观察角度测量器的表盘,进而精确地完成病床角度的调节。

  • 标签: 病床角度 调节 角度测量器
  • 简介:[摘要]目的:将人文关怀运用于丛神经损伤的患者,提高患者对患肢功能恢复的信心,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让患者有一个长期的心理准备,主动配合治疗。方法:在护理丛神经损伤的患者时,将人文关怀的措施运用于患者,实施关怀性护理,了解病人的心理、社会、家庭状况及理解配合程度,探讨人文关怀措施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的正面效应。结果:实施人文关怀措施后,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程度提高,患者对康复的耐心及信心增加。

  • 标签: []人文关怀 臂丛神经 围手术期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静脉采血时合适的进针角度,以减轻疼痛。方法在体检人群中,选取393例为实验组,选取387例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进针角度,对照组采用传统进针角度,比较2组不同进针角度与疼痛的感受程度。结果实验组静脉采血比对照组静脉采血能明显减轻疼痛;2组进针角度与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改良进针角度在健康体检人群中进行静脉采血,可以达到有效减轻疼痛甚至无痛的效果。

  • 标签: 穿刺角度 静脉采血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护理角度探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供应管理的效果。方法:于 2021 年 9 月开始落实护理视角的集中供应管理干预,2021年1月至12月前为未实施前,2022年1月至12月是实施后,对实施前与实施后的的器械方面进行了调研,共为136件,并对实施前后的管理成效方面进行了具体对比。结果:研究组器械消毒合格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9.71%(P<0.05)。结论:以护理视角为切入点,在消毒供应室实行集中供应管理模式,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器械管理成效与质量,更能最大限度的杜绝不良情况的形成与发展,确保护理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

  • 标签: 护理角度 消毒供应中心 集中供应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G机无菌防护套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选择做脊柱手术患者100例,采用同期对照方法,将患者按手术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无菌手术衣包裹机身,实验组采用国家专利《G机防护套》包裹机身。比较两组手术G机防护措施物品表面菌落总数、耗材成本、操作时间、医护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无明显菌落生长,实验组的耗材成本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操作时间快于对照组(t=21.20, p

  • 标签: [] G臂机,无菌防护套,骨科手术
  • 简介:选择2006年5月-2007年4月确诊为糖尿病患者69例,应用踝-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评估下肢外周动脉病(peripheralarterialdisease,PAD)危险因素,其中ABI〈0.9的19例,ABI〉1.2的26例;体质量指数〉25的18例。而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病变、肥胖是糖尿病PAD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进行PAD筛查、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身体锻炼、家庭和社会支持等护理,从而减少PAD的发生。

  • 标签: 踝-臂指数 糖尿病 下肢外周动脉病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