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CXCR4、SDF-1、VEGF、MMP-9的表达以及作用。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0例为实验组,同时选择子宫肌瘤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其子宫内膜组织中CXCR4、SDF-1、VEGF、MMP-9的表达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子宫内膜中CXCR4、SDF-1、VEGF、MMP-9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子宫内膜异位组织中的CXCR4、SDF-1、VEGF、MMP-9表达水平高于在位组织(P<0.05)。结论CXCR4、SDF-1、VEGF、MMP-9的高表达与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 标签: CXCR4 SDF-1 VEGF MMP-9 子宫内膜异位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提高对本病的意识。方法对1例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进行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化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例患者发病迅速,腋窝淋巴结可见癌转移。组织学为典型的鳞状细胞癌形态。免疫组化ER、PR及CerbB-2表达阴性。结论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是乳腺罕见恶性肿瘤,临床较易误诊为乳腺脓肿,术后需联合辅助治疗及密切随访。

  • 标签: 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诊断与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L-2、IFN-γ、IL-6在HIV-1感染者的HAART治疗的0、3、6、12个月后体内含量变化的动态分析,探讨IL-2、IFN-γ、IL-6在HIV-1感染治疗者、HIV-1感染未治疗者和正常人之间的差异,同时探究IL-2、IFN-γ、IL-6含量与CD4+细胞数、CD8+细胞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免疫印迹法确诊HIV-1感染者39份,正常健康人阴性对照50份;同时随访HIV-1感染者的HAART的治疗情况并进行分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各组在HAART治疗后0、3、6、12个月后IL-2、IFN-γ、IL-6的含量;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CD8+T淋巴细胞数。结果HIV-1感染治疗者IL-2、IFN-γ明显上升,IL-6明显下降,CD4+细胞明显上升,HIV-1感染未治疗者IL-2、IFN-γ明显下降,IL-6明显上升,CD4+细胞明显下降;CD4+T/CD8+T细胞与三种细胞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细胞因子在抗HIV病毒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可能参与了机体的免疫重建。

  • 标签: 艾滋病 白细胞介素2 IFN-&gamma 白细胞介素6 高效抗反转录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肝原发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的组织学来源、临床病理特点及生物学行为。方法通过对1例肝原发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标本进行常规组织细胞学检查(包括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和EnVision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结果镜下肿瘤由大量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和单核细胞组成伴明显出血及坏死。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68和vimentin表达(+)、Ki-67(+10%),CK7、CK20、CK19、CK8/18、AFP、S-100、肝细胞、SMA、CD34、EMA、溶菌酶均表达(-)。结论本例肝原发性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虽然形态学并未见明显异型性,但患者术后1月死亡,表明该肿瘤属于恶性。

  • 标签: 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瘤 临床病理 生物学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术后病理、免疫组化及临床治疗方案,为颅内血管周细胞瘤的诊治提供帮助。方法报告颅内血管周细胞1例,复习中外相关文献,探讨颅内血管周细胞瘤诊治。结果颅内血管周细胞1例,无特异性症状体征,MRI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术中出血量大,手术全切肿瘤,术后病理诊断为血管周细胞瘤。结论颅内血管周细胞瘤少见,术前易误诊为脑膜瘤,治疗上以手术为主,肿瘤有残留或复发者可行放疗,术后放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但对患者总体生存率及远期预后影响不大。

  • 标签: 颅内 血管周细胞瘤 文献复习
  • 简介:摘要卵巢癌是一类常见的妇科肿瘤。由于卵巢癌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患者确诊后都已经发生了盆腹腔转移,所以卵巢癌死亡率高。肿瘤细胞增殖旺盛致肿瘤内部缺氧。缺氧条件可刺激肿瘤细胞内缺氧诱导因子(HIF)过表达,其活性亚基HIF-α是调控肿瘤细胞增殖、浸润和转移的重要转录因子。本文将就缺氧诱导因子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发挥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缺氧 HIF 卵巢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altitudeerythrocytosis)肾损害原因和肾脏病理特点分析。方法对本科室1例明确诊断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蛋白尿患者行肾脏病理诊断分析。结果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蛋白尿患者肾活检病理诊断(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支持肾脏病理诊断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肾损害)(1)弥漫性肾小球肥大,轻度系膜增生,毛细血管内红细胞淤积,局灶非特殊型节段硬化,局灶球形肾小球硬化;(2)轻度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3)动脉硬化1分。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可引起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肾损害。

  • 标签: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肾损害 病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ATB1在人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收取48例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用qRT-PCR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SATB1的表达情况,分析SATB1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SATB1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与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淋巴转移呈负相关(P<0.05),而与病人年龄、性别、组织类型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SATB1mRNA的表达水平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有望成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SATB1 qRT-PCR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的表达在哮喘病临床治疗与判定中的意义。方法选取150例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哮喘患者,将处于哮喘发作急性期的患者称为急性组,其中含有患者100位;处于慢性发作持续性哮喘的患者有50例,称为慢性组;同时,选取110位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的相关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如对血清及诱导痰中MIP-1、血清IL-13水平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占预计值百分比的检测。结果三组中FEVl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的对比为对照组大于慢性组大于急性组(P<0.05),而其他指标则与之相反,为急性组大于慢性组大于对照组。且治疗过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改善。结论血清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的水平与哮喘患者的发病程度有一定的关系,且发病程度越高,水平越高。

  • 标签: 哮喘患者 血清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表达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原发甲状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1例原发甲状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原发甲状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发病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该病病例B超引导穿刺活检术定性后明确为甲状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B超引导穿刺活检病检确诊后给予放化疗治疗。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原发甲状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浆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髓外浆细胞瘤中结肠浆细胞瘤的发生率更低。本文报告了一例67岁女性患者,以腹痛起病,肠镜提示降结肠病变,病理提示浆细胞瘤,其余血清M蛋白、肝肾功能、骨髓、骨影像学检查均阴性,诊断原发性结肠髓外浆细胞瘤,应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环磷酰胺治疗,化疗后死于感染并发症。本文总结讨论了文献报道的31例患者,多以腹痛、血便起病,其中原发性髓外浆细胞瘤对手术、放疗疗效佳,预后好;而继发于多发性骨髓瘤的结肠浆细胞瘤则预后差。文献报道硼替佐米治疗髓外浆细胞瘤疗效佳,还有待积累更多的临床研究。

  • 标签: 髓外浆细胞瘤 结肠 硼替佐米
  • 简介:摘要T细胞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prolymphocyticleukaenia,T-PLL)是一种罕见的胸腺后T淋巴细胞肿瘤,主要临床特点为淋巴细胞异常增多,肝脾、淋巴结肿大及浆膜腔积液。T-PLL属成熟T细胞肿瘤,外周血及骨髓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其临床病程呈侵袭性,对常规化疗反应差,生存期短,因而准确诊断对改善预后极为关键1。本文报告1例以白细胞异常增高、脾大为首发表现的患者1例,结合流式细胞检测诊断为T-PLL,现报道如下。

  • 标签: T细胞幼稚淋巴细胞白血病 流式细胞术 免疫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方法结合文献,对1例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进行大体、光镜下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本例子宫PEComa位于左侧子宫后壁肌壁间,切面灰白灰红色,质地中等到质地软,肿瘤细胞呈圆形,胞质透明至弱嗜酸性,免疫组化染色HMB45(+),SMA(+++)。结论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是一种罕见肿瘤,子宫PEComa具有该家族独特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HMB45阳性、SMA阳性),对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其生物学行为尚不明确,因此需手术治疗后密切随访。

  • 标签: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子宫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的生物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肿瘤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护理方法进行集体的讨论和研究。结论近年来随着我国肿瘤患者人数的增加,掌握对肿瘤患者的护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肿瘤 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