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CT表现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不同阶段CT征象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4例COVID-19患者首次胸部CT均发现病灶:以双肺胸膜下多发磨玻璃影为主,常伴实变、增粗血管影、细网格影及条索影;其中“白肺”1例,胸腔积液2例。复查CT:8例病灶逐渐吸收;1例病灶先实变缩小,边缘变平直,再次复查吸收变淡;2例原病灶吸收的同时其他位置出现新病灶,分布及密度特点与原病灶相近,其中有1例新发病灶从肺外周向中央扩散,随访发现新老病灶同时吸收。空气支气管征、纤维条索和胸膜下线常见,少数可出现叶间裂增厚或胸腔积液;无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 COVID-19的肺部影像形式多样,如炎性反应滞后、严重者可出现“白肺”、病程较短者可由早期直接进入消散期。CT诊断的作用在于早期病变的检出、动态演变的观察、疾病程度及预后的评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胎盘早剥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探究其对胎盘早剥患者的影响。方法:跟踪观察2019年3月-2020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胎盘早剥孕产妇患者,在其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随机分配,将患者分为预见性护理干预实验组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每组40例孕产妇患者,分析两组孕产妇患者的并发症、母婴结局和患者满意度以及患者术后出血情况,对所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母婴结局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经过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所有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胎盘早剥 病情转归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7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数据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明显较优(P

  • 标签: 肝硬化腹水 综合护理干预 患者 症状转归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烧伤瘢痕的症状。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9月100例烧伤瘢痕患者,随机分组。复合皮移植组选择复合皮移植手术,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组选择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分析患者的满意度、伤口愈合的时间、血运恢复良好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皮肤美观度评分;并发症。结果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组皮肤美观度评分、患者的满意度、伤口愈合的时间、血运恢复良好的时间、并发症和复合皮移植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烧伤瘢痕患者实施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可获得较好效果。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烧伤瘢痕 症状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与磁共振成像对于诊断急性胰腺炎临床价值,并进行对比,探究急性胰腺炎最佳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14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CT组和磁共振组,将两组患者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诊断效能(诊断特异度及敏感度)、两组患者诊断影像改变情况(胰腺体积改变、胰周渗液、胰周结构改变、胰腺轮廓改变等)。结果磁共振组诊断准确率为98.59%,高于CT组的9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检测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组敏感度高于CT组;磁共振组发现胰周渗液、胰周结构改变、胰腺轮廓改变高于C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C在CT表现为不均匀液体密度,MRI呈不均匀信号影,增强扫描坏死组织无强化,但其周边组织可有不同程度强化改变。随访显示ANC可完全吸收或形成WON,并与多个影像因素相关。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采用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注射液方案的症状。方法选择我院60例2017.1至2018.2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组,缩宫素组采取缩宫素治疗,缩宫素+益母草组则采取缩宫素+益母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率;产程中出血、产后2小时以及24小时出血情况;治疗前后产妇血红蛋白情况、子宫复旧情况;不良作用。结果缩宫素+益母草组治疗效率、产程中出血、产后2小时以及24小时出血情况、血红蛋白情况、子宫复旧情况相比较缩宫素组更好,P<0.05。缩宫素+益母草组不良作用更少,P<0.05。结论缩宫素+益母草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可获得较好预后。

  • 标签: 产后出血 缩宫素 益母草注射液 症状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COVID-19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治疗,为当地的疫情防控、病例发现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2月10日至2020年3月4日,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新冠肺炎病例,对其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的分析。结果 8例新冠肺炎病例中,轻型1例(12.5%),普通型4例(50%),重型2例(25%),无症状感染者1例(12.5%)。治愈8例 (100%),确诊病例中1例儿童病例(1岁7个月)其余7例均为中青年病例。确诊病例中发热5例,体温最高为38.4℃,咳嗽、咳痰5例,腹泻2例,乏力1例,肌肉酸痛1例,气短2例,特征性CT改变有:多发小斑片影6例(75%)、肺外带明显6例(75%)、多发肺浸润影4例(50%)、多发磨玻璃影6例(75%)、双侧肺部病变4例(50%)等,后期有肺实变。重症患者实验室检查多见淋巴细胞百分率降低2例(25%)、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2例(25%)、肌酸激酶升高2例(25%)。结论 控制疫情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强流行病学调查,重视无症状感染者;临床特征中COVID-19患者的淋巴细胞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治疗方案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治疗良好,但同时也要重视药物的副作用。

  • 标签: COVID-19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特征 治疗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石梗阻性化脓性肾盂肾炎治疗后肾功能的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医院于2019年1月-2021年1月间收治的102例结石梗阻性化脓性肾盂肾炎患者,对患者展开为期一年的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肾功能以及影响因素。根据患者肾功能情况进行分组,通过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多因素分析,总结影响肾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患者的肾功能情况,本次研究发现所选的102例患者中,肾功能良好组患者81例,肾功能恶化组患者21例。根据两组患者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合并慢性病、高尿酸血症以及肾周感染等方面存在数据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证明,上述因素是肾功能的危险因素,OR>1。结论:结石梗阻性化脓性肾盂肾炎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情况相对良好,但是要警惕高龄、合并慢性病等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做好预防。

  • 标签: 结石梗阻性化脓性肾盂肾炎 临床治疗 肾功能 转归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HP阳性消化性溃疡应用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治疗后患者症状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为后续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共计210例,根据随机平均原则分为研究组(n=105)和对照组(n=105)。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胶体果胶铋、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三联疗法基础上增加雷贝拉唑进行四联疗法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率、HP清除率、溃疡复发率、HP再感染率等方面的差异,分析治疗效果的优劣。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6.19%,对照组为81.90%,治疗后研究组HP清除率为96.57%,对照组为84.59%,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溃疡复发率及HP再感染率分别为4.56%、5.97%,对照组分别为17.02%、19.77%,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对照组为4.75%,两组均较低,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应用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对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有很高的治愈率,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大范围推广使用。

  • 标签: HP阳性 消化性溃疡 雷贝拉唑 四联疗法 症状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症状情况。方法选择我院80例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组,门冬胰岛素治疗组采取门冬胰岛素治疗,联合药物降糖组则采取门冬胰岛素+盐酸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血糖达标率;空腹血糖降低至6.19mmol/L内时间、饭后2小时血糖降低至7.8mmol/L内的时间、糖化血红蛋白降低至6.0%时间;治疗前后孕妇血糖情况;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联合药物降糖组血糖达标率、空腹血糖降低至6.19mmol/L内时间、饭后2小时血糖降低至7.8mmol/L内的时间、糖化血红蛋白降低至6.0%时间、血糖情况相比较门冬胰岛素治疗组更好,P<0.05。联合药物降糖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门冬胰岛素治疗组,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盐酸二甲双胍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可获得较好预后,可有效改善血糖代谢和母婴结局。

  • 标签: 盐酸二甲双胍 门冬胰岛素 妊娠期糖尿病 症状转归情况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以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为指导的分级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病情、患儿家属心理状态和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方法 以2021年1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高热惊厥患儿进行分析,35例为对照组,35例为研究组,护理方案分别为常规护理、以PEWS为指导的分级护理。最终对两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评估。 结果 研究组在病情情况、患儿家属满意评分及心理状态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 PEWS 分级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中医内科疾病用药经进行探究。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近一年时间在我院内科接受治疗的248名病患作为实验对象,并利用《中医内科学》中有关人体各种脏器中医用药措施,针对中医内科辖区内心、肝、脾、肺及肾等器官病症进行针对性用药经治疗。结果 针对本次实验对象给予用药经治疗措施后,观察病患治疗效果。其中心系症状病患用药经后,归心经率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汤加减治疗艾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于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艾滋病患者173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数字抽签分组,对照组86例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观察组87例在此基础上增加脾汤加减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及中医症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40%显著高于对照组82.56%,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采取脾汤加减治疗可进一步缓解症状,减轻机体,并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归脾汤 艾滋病 治疗效果 中医症候积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失眠症应用脾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45例失眠症患者,基于治疗方式的差异,分成对照组(23例,应用艾司唑仑片治疗)和研究组(22例,应用脾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汤加减治疗失眠症效果较好,可以在加强临床疗效的同时,减少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应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归脾汤 失眠症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汤合交泰丸加减治疗不寐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21年2月至2023年1月治疗570例门诊不寐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3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交泰丸治疗,研究组给予脾汤合交泰丸加减治疗,观察两组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29%,p<0.0。对比两组睡眠质量,研究组治疗前睡眠质量为(19.17±2.16)分,治疗后(4.57±1.22)分,p<0.05。结论:脾汤合交泰丸治疗不寐效果显著,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 标签: 归脾汤 交泰丸 不寐 治疗效果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总结古典医籍对心水病阐述及近代医家对心力衰竭诊治经验,整理晋玉梅主任对心水病定义及病因病机的认识,结合晋玉梅主任应用三参芪合剂治疗心水病临床典型案例,总结晋玉梅主任应用三参芪合剂治疗心水病重症的经验。

  • 标签: []心水病,临床经验,晋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