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作为临床眼部疾病治疗的常用方法,眼药治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眼药污染是造成眼部感染的主要原因。防止眼药污染可保障眼部疾病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眼药 药物污染 预防方法
  • 简介:【摘要】:我国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设生态文明,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提出了双目标,在此基础下医院的节能管理问题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医院等机构在促进和推动整个社会低环保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作者分析了医院的相关能耗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 标签: 双碳背景 医院节能管理 节能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医疗事业步入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对于药品质量的管控越来越严格,因为药品质量管控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同时质量也影响着药品作用效率。为此我国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就开始对中药饮片微生物污染现状进行总结,通过总结分析可以了解到,当前大多数中药饮片中都存在微生物污染的问题,且不同品种的饮片其微生物污染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那么本文就对中药饮片微生物污染现状分析进行总结。

  • 标签: 中药饮片 微生物污染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促进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方法。方法:研究样本共取127例,均为2019年12月至2022年01月使用青霉烯类抗菌药,依据是否实施药学干预分为干预前(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和干预后(2021年01月至2022年01月),比较干预前后青霉烯类抗菌药不合理用药率、用药满意率。结果:青霉烯类抗菌药不合理用药情况如下:药学干预前,7.09%品种选择不当,16.54%用法用量不当,13.39%无会诊,14.96%无微生物送检,15.75%适应证不适宜,比干预后1.57%、7.87%、0.00%、6.30%、4.72%高,P<0.05。干预后,青霉烯类抗菌药用药满意率96.06%,比干预前83.46%高,P<0.05。结论: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中加强药学干预可增强用药规范性,显著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升用药满意率。

  • 标签: 用药研究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 满意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暖通空调系统历来被作为医院环境控制最有效的技术措施,随着暖通空调系统负面效应的暴露而被认为是把“双刃剑”,如今国外标准将暖通空调系统定义为污染源,反映控制思路上的变化,为此必须重新评估通风空调系统对医疗环境作用以及相应的对策。

  • 标签: 医院设施 空调系统 污染源 对策
  • 简介:摘要:制药业水污染对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越来越大的挑战,因此,发展有效的水污染防治技术变得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制药业水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首先,回顾了制药业水污染的现状,强调了迫切需要采取措施解决此问题。其次,介绍了水污染防治技术的概述,包括传统和先进技术。最后,重点关注高效生物处理技术、先进物理处理技术和制药废水中有害物质深度去除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本文的研究为制药业水污染防治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标签: 制药业 水污染 防治技术 高效生物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培养标本采集发生污染的原因,总结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的内科血培养阳性病例为例,根据培养结果分析污染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血培养标本污染问题的产生原因。结果血培养标本污染以表皮葡萄球菌污染、草绿色链球菌污染及藤黄微球菌污染为主。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血培养标本污染问题的产生原因与护理人员自身能力、静脉血液采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习惯及消毒时间等因素为主。结论血培养标本采集发生污染的原因具有多样化的特点,相关人员需要在避免不规范操作的基础上,降低标本采集的污染率。

  • 标签: 血培养标本 标本采集 污染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动物养殖规模逐渐增加,带动了基层经济效益提升。但是,在动物养殖发展的进程中,经常会出现环境污染的问题,对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危害,因此,在实际发展的进程中,为更好的预防动物养殖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应做好相关营养调控工作,通过相关的应用调控方式突破目前面临的困境问题,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夯实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并为了预防输液微粒污染制定各种预防措施。方法 准备2瓶中药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各1瓶,高分辨电子显微镜 1 台,将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注射液分别与1瓶中药注射液进行配伍,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容性微粒的数量。结果 找到了影响输液微粒污染的因素,并针对引起污染的来源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结论 输液微粒污染在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危害极大,往往会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产生不良的反应。建议在患者输液过程中采取必要措施以提升输液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输液 微粒污染 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土壤是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要因素。重金属为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但是却并不能通过微生物有效降解,且重金属不易移动,导致其不断累积,出现严重污染。虽然目前已禁止使用有机氯等农药,但是这类农药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常常在农田环境中被检出。农田土壤监测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对于确保农田土壤质量水平作用颇大。因此文章重点就农田土壤污染的监测及修复方法展开分析。

  • 标签: 农田土壤污染 监测 修复方法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做得越来越好,对环境的保护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在各种法律法规中对环保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现阶段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以土壤污染问题最为突出,因此,需要对土壤修复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文章主要对土壤污染修复技术进行了介绍,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我国土壤污染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关于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趋势解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医院实验室分离出 92株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进行鉴定,并总结其药敏测试结果。结果:通过鉴定发现 92株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中有 32株肺炎克雷伯菌, 30株大肠埃希菌, 18株克雷伯菌, 12株阴沟肠杆菌。药敏测试发现, 92株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曲松、哌拉西林、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性最低。结论: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存在多重耐药的特点,导致临床治疗难度增加,因此需要加强临床检查和药敏试验,从而选择高敏抗生素治疗。

  • 标签: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耐药性 药敏试验
  • 简介:目的分析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对CRE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和鉴定,采用BD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检测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对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采用改良Hodge方法进行青霉烯酶确证实验,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药敏试验采用E试验进行复核,统计CRE的耐药情况和临床分布。结果2016年共检出肠杆菌科细菌1730株,其中CRE38株占2.20%,包括阴沟肠杆菌(ECL)9株占0.52%,大肠埃希菌(ECO)5株占0.30%,肺炎克雷伯菌(KPN)24株占1.39%。神经内科和ICU各8株均占21.05%,泌尿外科7株占18.42%,神经外科和康复科及呼吸内科各4株均占11.43%,肾内科2株占5.26%和内分泌科1株占2.86%。药敏结果显示:耐青霉烯类肠杆科细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低为7.9%,其次为阿米卡星57.9%,再为左氧氟沙星76.25%;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0%、94.5%、97.3%和94.8%。对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大肠埃希菌分别为100%、80%,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83.4%、95.8%,阴沟肠杆菌分别为77.8%、100%。结论耐青霉烯类肠杆科细菌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严重限制临床抗感染治疗有效药物的选择。CRE菌株在ICU、脑科综合区和泌尿外科较为集中,应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以遏制此类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播散。

  • 标签: 耐碳青霉烯类 肠杆科细菌 耐药性 临床分布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耐青酶类阴沟肠杆菌的临床特征与感染相关因素,为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阴沟肠杆菌感染患者154例为研究对象,Phoenix-M5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单因素及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耐青霉烯阴沟肠杆菌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154名患者中分离出28株耐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占比18.2%,耐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主要分离自血液、引流液、腹水,病房主要分布在ICU、肝胆胰外科。分别占比50%和14.3%,入住ICU、腹腔感染、使用抗菌药物≥7天是耐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耐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检出率较高,尤其关注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减少耐青酶类阴沟肠杆菌的发生。

  • 标签: 耐碳青霉烯类 阴沟肠杆菌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 近年来我国乳制品行业发展速度加快,虽然起步的时间很晚,但是产量与产值的增加速度较快,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部分。但是,在乳及乳制品生产过程中,还存在微生物污染的现象,对乳及乳制品的消费者身体健康会造成不利影响。这就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全面分析和研究乳及乳制品微生物污染问题,采用有效的措施控制污染,保证乳及乳制品的安全性与卫生性,规避微生物污染问题带来的影响,为乳制品行业的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 标签: 乳及乳制品 微生物污染 控制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消毒剂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行为以及相关的控制策略。消毒剂的广泛使用已成为公共卫生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其排放和废弃物可能对环境构成威胁。通过研究消毒剂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分布和影响,可以为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重要信息。

  • 标签: 消毒剂 污染物 环境行为 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