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精神病患的污名是一种负面的标记,它使得多数患者的预后受到不良影响,也使其日常生活收到损害。在社会层面,群体性污名会妨碍社会公正,加剧社会矛盾,阻碍大众追求和谐、平等的生活空间。笔者采用文献法,参考相关文献,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视角进行了精神病患污名的探索,讨论社会工作介入精神病患污名研究的可行性。

  • 标签: 污名 精神疾病 社会学 心理学 社会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日间护理。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69例精神类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住院常规护理,但研究组增加日间护理内容,对两组精神疾病患者护理后各项功能指标进行评分和对比 。结果:对选取的69例精神科住院患者的社会功能进行统计,研究组社会功能评分为(2.67±1.01)低于对照组的(3.88±1.62),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对发生风险事件统计,研究组为2.8%,对照组为14.7%,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较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日间护理内容,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各项社会功能评分,有助于疾病的康复,适合在精神科病房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神科 住院患者 日间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日间护理。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69例精神类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住院常规护理,但研究组增加日间护理内容,对两组精神疾病患者护理后各项功能指标进行评分和对比 。结果:对选取的69例精神科住院患者的社会功能进行统计,研究组社会功能评分为(2.67±1.01)低于对照组的(3.88±1.62),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对发生风险事件统计,研究组为2.8%,对照组为14.7%,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较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日间护理内容,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各项社会功能评分,有助于疾病的康复,适合在精神科病房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神科 住院患者 日间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对于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在康复护理过程中进行人性化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以2019年11月至2021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依据。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们平均分成两组即研究组与对比组,且人数相等各为53人。对比组患者:在康复治疗期间采取常规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康复期间采取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依从性以及简明精神病量表等指标。结果 采用人性化护理的研究组患者其康复效果以及依从性等指标均优于对比组患者,(P

  • 标签: [] 人性化护理 精神发育 迟滞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精神分裂患者的睡眠以及精神症状,通过心理干预与临床护理路径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方法:参与本次分析研究的患者一共188例。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具有可参照性,本次实验将这188位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精神症状进行分析,将所有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试验组与对照组各占94例,分别给予心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以及传统护理干预,对患者的PANSS量表中的各项指标进行评分,并对患者的PSQI、护理和生活质量以及住院的时间等进行对比。结果:经过相关的分析,试验组的PANSS量表评分较之对照组的低,PSQI、护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的评分高,且住院的时间有所降低;结论:通过对两种不同护理路径的分析,试验组的心理干预联合临床护理的效果更显著,在医学中可以应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心理干预 临床护理路径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患者预防噎食的方法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精神科患者,共60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对患者护理中,为避免患者出现噎食,将预防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用于其中39例患者护理中,并归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其余患者则只需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视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两组患者的饮食安全知晓率、抢救时间的比较中,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另一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强化预防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力度,针对可能引起精神科患者噎食情况发生的一些方面,提前向患者进行科学性的指导,包括饮食、体位、应急处理等,实施全面干预,可降低患者噎食的发生概率,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 标签: 精神科 噎食 预防 护理干预 知晓率 效果
  • 简介:摘要: 胃癌患者在病程处于中早期时,治疗方法倾向于外科手术清除病灶,再通过放化疗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但是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不愿意配合治疗和护理,或者难以坚持完成整个治疗过程。这与患者的精神状态有很大的关系。本文就如何在护理工作中做好精神抚慰,帮助患者恢复良好精神状态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 标签: 胃癌 精神安抚 护理工作 精神生活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心理治疗与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主要择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60例进行实验研究,并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法)与观察组(30例,采用心理治疗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式),并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指标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经统计,在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评分中,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P<0.05,说明两者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心理治疗与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应用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病情,缓解患者心理各种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愈成功率,为患者身心健康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具有十分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心理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 临床应用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精神科病人自杀急诊急救与心理护理。方法:时段:2019.12~2020.12,选择本院接收的精神科患者进行分析,共计90例,将其分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5例和实施急诊急救与心理护理的观察组45例,对比护理满意度、SAS评分、SDS评分。结果:分析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80.00%)相比,观察组(97.78%)更高,P<0.05。观察组SAS评分(55.89±1.71)、SDS评分(56.64±1.32)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实施急诊急救与心理护理方法,对精神科患者具有降低SAS评分、SDS评分,提高护理满意度的作用。

  • 标签: 精神科 急诊急救 心理护理 护理满意度 SAS评分 SDS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沟通技巧联合心理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精神疾病住院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参照组给予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需要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并巧妙运用沟通技巧,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危急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社会能力、社会兴趣及个人整洁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激惹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关怀照顾、沟通、宣教和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提升精神科患者疾病治疗效果、治疗配合度,此次研究在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时巧妙运用沟通技巧,结果显示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有效提高,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精神科 沟通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心理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探讨了30例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患者在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入组,随机抽签分组后,一组采用常规护理,为普通组,一组采用精神心理护理,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以及抑郁情绪评分和护理后的有效率。结果:研究组焦虑以及抑郁情绪评分分别为(56.84±4.53)分、(45.98±5.46)分,优于普通组,组间差异显著,P

  • 标签: 精神心理护理 抑郁症患者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在ICU谵妄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的ICU谵妄患者118例,均等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谵妄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显示,护理后,研究组的谵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ICU谵妄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疏导联合精神护理,降低了患者的谵妄评分,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纳入到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及控制措施。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医疗机构在疫情时期应当加强防控干预,降低机构内传播风险性。对临床精神科患者而言,因疫情应激影响可能会存在病情波动,对部分封闭式管理病区而言,人口密度较大,患者自身控制能力下降会影响疫情正常防控。为此,文章基于临床文献研究基础上,对精神科防控相关策略进行以下总结,以期为学者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疫情防控 精神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精神科常见的护理风险问题展开讨论研究,提出有效可行的防范措施和解决提案,为精神科日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指导辅助。方法 从本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精神科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病患,一组30例,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病患采取护理手段有所区别,观察对比两组病患的护理成效,对比分析得出造成差异的高风险因素,并记录避免高风险因素所采用的护理方法。结果 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与采取全面护理方法的实验组差异明显,实验组护理成效十分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风险 因素分析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精神病院是一种特殊的医院,护理好每一位特殊病人,更好的为社会稳定发展提供服务。对于从事精神卫生医护人员来说,平时的工作要面临很大的压力,全社会上的方方面面,也要关注到精神卫生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从现实的工作中,分析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精神卫生医护人员心理状态,根据现状制定一些干预措施,能让行业内的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水平上。本文的主要行文目的,是分析当前精神卫生中心住院医生、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给出一些调整方案,以确保这些专业的医护人员,能够更好地开展今后的工作。

  • 标签: 精神卫生 医护人员 心理状况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严重精神障碍病区灾害脆弱性加以研究、分析,确定病区最薄弱的环节,判断出最易遇到何种灾害,其影响程度、将造成的生命及财产损失有多大,而病区对此灾害的抵御力如何,积极采取相应防范及应对措施,以减少和降低损失,提高病区危机管理意识和抗灾害能力。方法:运用KAISER模式进行调查,采用医疗机构脆弱性分析评分表(HVA)对风险评价打分,以病区近三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为参考依据判定其发生概率,计算出危害相关风险值并进行评估,最终确定灾害脆弱性分析主题。结果:严重精神障碍病区面临的危险事件位列前3位的是人身伤害事件(风险度72.2%)、医院感染暴发(风险度37.0%)和恐怖性袭击事件(风险度24.1%)。灾害脆弱性的特点是:人员伤害的风险度(26.7%)最高,其可能性为53.3%,严重性50%;其次是自然灾害事件,风险值为19.9%,严重性最高59.7%;另外,社会伤害与自然灾害事件可能性在本次调查中排序最低,均为33.3%,但两者的严重性均较人员伤害事件为高。

  • 标签: 严重精神障碍病区 脆弱性分析 防范应对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