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本刊讯】经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讨论决定,并经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同意,我会第七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拟于2009年4月在贵阳召开,同时召开第12届学术年会和举办我会建会30周年庆典活动。

  • 标签: 会员代表大会 庆典活动 学术年会 贵阳 常务理事会 中国科协
  • 简介:2012年11月5日,我会第七届理事会第六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召开。包括我会理事长刘丛强院士,副理事长郑永飞院士、刘嘉麒院士、徐义刚研究员、朱立新研究员、邹才能研究员在内的22名常务理事,以及列席会议的部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副秘书长4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得到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大力支持和协助。校长邓军教授亲临会议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表示将尽力支持学会的工作,以尽副理事长单位的责任。

  • 标签: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中国地质大学 第七届理事会 常务理事 副理事长 专业委员会
  • 简介:2010年6月6日我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七届理事会第三会议暨第二常务理事会议。近70名常务理事、京区理事及京外部分理事出席了会议,部分专业委员会主任和副秘书长列席了会议会议由刘丛强理事长主持。会议首先通报了学会2009—26号文“关于请予审议变更我会秘书长人选的通知”的理事会(通讯)审议结果:同意胡瑞忠同志不再担任学会秘书长,由学会挂靠单位现任党委书记李世杰同志接任秘书长的动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这一议案,责成秘书处办理相关的变更手续。

  • 标签: 常务理事会 第七届理事会 专业委员会 秘书长 地质微生物 理事会议
  • 简介:本刊召开第五编委会会议【本刊讯】元月25日本刊在贵阳召开第5编委会会议,在筑编委和本刊编辑部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主编倪集众主持。会议就两年来本刊办刊宗旨、编辑方针进行了检查,就编辑工作、期刊内容、稿源、栏目、发行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自19...

  • 标签: 编委会会议 编辑工作 期刊内容 编辑方针 学术园地 自由投稿
  • 简介:第15届学术年会在长春召开之际,2015年6月23日,我会召开了第八届理事会第五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理事长胡瑞忠,副理事长翟明国、倪师军、徐义刚、邹才能,秘书长李世杰,部分常务理事以及学会副秘书长和部分参加学术年会的理事。会议由胡瑞忠理事长主持。

  • 标签: 学会秘书处 学会副秘书长 长翟 徐义 文良 优秀科技论文
  • 简介:经过认真的筹备,在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大力协助下,2015年12月27日,《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以下简称《通报》)第五届编委会第二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欧阳自远主编,周卫健、周新华、刘莉副主编等36名编委参加了会议,李世杰秘书长列席会议会议由欧阳自远主编主持。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副部长刘兴平应邀到会并做了重要指示。他就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期刊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以及国家的有关政策做了解读,也就中国科协精品期刊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了说明。

  • 标签: 岩石地球化学 欧阳自远 科技体制改革 项目执行情况 中国科协 精品期刊
  • 简介:第二届亚洲流体包裹体研究国际会议ACROFI-2(SecondMeetingoftheAsianCurrentResearchonFluidInclusion)于2008年11月12~14日在印度克勒格布尔(Kharagpur)举行,会议由印度工程学院主办。包括中国、俄罗斯、法国、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伊朗和印度等9个国家的代表约80余人参加了会议。以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包裹体专业委员会倪培教授、沈昆教授、

  • 标签: 国际会议 会议报道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流体包裹体 专业委员会 矿物包裹体
  • 简介:至今国内很大一部份地质学家将次火山岩矿床划为斑岩型矿床。笔者认为这类矿床的地质特征,找矿标志与斑岩矿床有较明显的差别(表1)。把这类矿床单独划出,有利于深入研究,对找矿勘查也有十分重要意义。

  • 标签: 次火山岩型矿床 斑岩矿床
  • 简介:应用储层流体包裹技术研究了恩平凹陷油气的成藏规律。结果表明,该区油气主要有两期充注,第一期充注时间较早(20Ma),以油为主,原油主要来自深部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大量油气见于浅层储层;第二期充注时间较晚(5Ma以后),以天然气为主,天然气主要源自文昌组烃源岩,油气主要分布在深层储集层中。研究认为第一期油气充注与盖层形成时间匹配不好,可能是浅层勘探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勘探方向应以深层储层(文昌组)为主,寻找深层早期构造更为重要,是下一步勘探的重要领域。

  • 标签: 流体包裹休 运移期次 充注时间 油气特征 恩平凹陷 珠江口盆地
  • 简介: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中周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于2004年8月9~12日,在大庆油田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地矿系统、石油系统、煤炭系统、核工业系统和出版系统等42个单位的242人出席了会议

  • 标签: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地层古生物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地质学会 岩相古地理
  • 简介:2018年8月24-27日,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重点实验室具体承办的第九届实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专业委员会议在贵阳召开。来自国内外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0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院士金振民、刘丛强,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胡瑞忠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任建国处长也应邀出席了会议

  • 标签: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重点实验室 专业委员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 贵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简介:本文重点对元宝山洼陷下白垩统储层油气进行了油气包裹体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白垩系现今储层原油至少为两期油气的混合物。第一期油气成藏发生在储层成岩作用晚期,油气成藏规模大。第二期油气成藏发生在成岩期后,与构造运动关系密切,成藏规模相对较小。储层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两期油气的成藏时间分别为90Ma和100-104Ma。储层原油的成熟度分析结果表明,元宝山洼陷现今储层主要为低成熟原油。

  • 标签: 元宝山洼陷 白垩系 储层流体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成藏期次
  • 简介:本文研究了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带主力油层流体包裹体的特征,统计分析了各区块已揭示的主力油层的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明确了主力油藏主成藏期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范围;在此基础上,通过单井埋藏史和热史的恢复,结合主力烃源生排烃热演化,确定了各区块主力油藏主成藏期发生的时间:中部1区块为新近纪渐新世(40Ma),中部2区块为晚白垩世早期(95-88Ma),中部3区块为白垩世末-古近纪早期(75-60Ma),中部4区块第一期成藏时间为早白垩世末(105-95Ma),第二期成藏时间为晚白垩世晚期(85-72Ma)。

  • 标签: 流体包裹体 均一化温度 主成藏期次 中央坳陷带 准噶尔盆地
  • 简介:点火山(petit-spotvolcano)是指远离大洋中脊和地幔柱的大洋板块在即将进入俯冲带之前,由于板块的弯曲引发部分熔融所导致的局部海底火山作用。点火山有时夹带有来自深部岩石圈的包体和捕虏晶,是了解大洋岩石圈深部物质组成的重要信息载体。点火山自从在日本外海发现以来.在智利,汤加及巽他等俯冲带外围陆续被发现,显示点火山并非是偶然,孤立的现象,其对大洋岩石圈组成、俯冲带的物质再循环和深部地幔的影响越来越引起科学家们的注意。

  • 标签: 大洋岩石圈 地幔包体 火山岩 交代作用 俯冲消减 海底火山作用
  • 简介:2014年12月6-7日,矿物岩石材料专业委员会、矿物物理矿物结构2个专业委员会在桂林理工大学召开了2014年工作会议,会议由2个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承办。矿物岩石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廖立兵、矿物物理矿物结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何宏平等25名委员参加了会议

  • 标签: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专业委员会 岩石材料 矿物结构 物理 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