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独自坐在河边,目光沿着一条清澈的溪水流淌,叮咚作响的心绪,宛若震撼天宇的悠悠旋律.渐渐远去的,是白云掠过头顶的声音.极目长空,碧透的晴空不再传来蓝色的鸽哨,明亮的双眸变得海一样深沉.

  • 标签: 心曲外
  • 简介:刘灿,笔名山沧,河南淮滨人,研究生学历。自幼喜爱书画艺术,并为此笔耕不止,奋斗数十年,当过农民,当过兵,带过兵,后转业到河南美术出版社任办公室主任、编辑,现任《青少年书法》月刊编辑部主任。是中国书协会员,河南省书协理论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美协会员,河南省省直书画家协会秘书长。灿先生学习书法有着多年的历史,从秦篆汉隶到颜、柳、欧、赵、苏、黄、米、蔡多有涉猎,勤于临池。近几年对黄庭坚、米芾、王铎、傅山下功尤深,笔下深得其神韵,从他近期创作的行草斗方中不难看出他的追求。其书宗后王和黄、米,多临《黄庭坚李白旧游诗》、《拟山园》等法帖,其在体势上又直传米芾、王铎之

  • 标签: 书画家 笔墨形态 河南省 人与自然的融合 黄庭坚 “气韵生动”
  • 简介:范文澜在北京大学学习时,有三位教师对他的影响较大,一位是黄侃,一位是陈汉,一位是刘师培。现在,学术界知道黄侃、刘师培者多,知道陈汉者少。特撰此文,以填补学术空白。

  • 标签: 大学学习 刘师培 学术界 范文澜 黄侃
  • 简介:雅趣'平居'的日子虽然辛苦,却也不乏乐趣。最让张恨水感到称心如意的是北京古老厚重、博大精深的文化氛围,虽然'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在北京,但是北京敦厚宽容、和平幽默的文化底蕴,不仅将新文化融入萧散悠远的古都韵致之中,而且古都文化与新文化的相得益彰,更营造出一种兼容并蓄的人文气息,淳朴温馨,情趣盎然,是他之前在上海不曾感受到的。在这里,他这个'不新又不旧'的文学青年,

  • 标签:
  • 简介:西游民国二十三年(1934)五月七日,张恨水自北平启程开始西北之行。临行前一晚,中法大学代理校长李润在北平东兴楼设宴,为即将游历西北的张恨水饯行。张恨水早有游历西北的打算。据《刘半农日记》民国二十三年(1934)一月四日记载:'与牧野、颖孙同往方家胡同看恨水,值出,

  • 标签:
  • 简介:“老乡长”1994年1月,叶浅予先生为克标先生画了一张有趣的漫画像,称他为“老乡长”。我想,叶浅予先生戏称克标为“老乡长”是有原因的。克标的人生道路很不顺畅,50年代中期,他被迫离开上海,一直蜗居于故乡海宁乡下庆云桥。他自嘲“运动员”,屡受冲击,逆来顺受,虽无奈却不自卑。

  • 标签: 章克标 散记 人生道路 50年代 叶浅予 乡长
  • 简介:帽子民国十七年(1928),张恨水的创作和生活都已渐入佳境。此时,他膝下已有一女慰儿,又添了儿子小水,一儿一女,带给他许多乐趣。小说则在《春明外史》《金粉世家》之外,陆续又有了《天上人间》《春明新史》《青春之花》《剑胆琴心》《鸡犬神仙》等长篇小说,先后在《晨报》《上海画报》《新民晚报》《益世报》《新晨报》《朝报》上连载;时至民国十八年(1929)年初,《春明外史》在连载将近五年之后终于画上了句号,

  • 标签:
  • 简介:平居张恨水祖籍安徽潜山,民国八年(1919)秋,他在朋友的鼓动下,'质衣被入京,拟入北京大学'。然而,居京不易,何况他'一身之外无长物'。在北京'漂'了三四年,不仅读书的愿望未能实现,而且一直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那个时候,他不是住会馆,就是住报馆或通讯社,始终没有自己的家。民国十二年(1923)秋,张恨水与胡秋霞成婚,他的'北漂'生活才算告一段落,慢慢稳定下来。次年初春,他租下宣武门外铁门胡

  • 标签:
  • 简介:弯弓民国十七年(1928)四月,国民党开始二次'北伐',蒋介石率领的北伐军节节胜利,很快就攻入了山东省。日本军阀以保护侨民为由,于四月十九日派军队在青岛登陆,占领青岛和胶济铁路沿线要地。当时,盘踞济南的是奉系军阀张宗昌,为了抵挡北伐军的进攻,他向青岛的日军求援,给了日军一个进兵济南的理由。与此同时,日本田中内阁也向日军发出了抢占济南的训令。于是,日本军队于四月二十六日

  • 标签:
  • 简介:南迁民国二十二年(1933)春,居京14载的张恨水,忽然有了南归之意。他在《写作生涯回忆》中写道:'二十二年春,长城之战起。我因为早已解除了《世界日报》的聘约,在北平无事(我在北平后十年来,除了《世界日报》的职务外,只作了《朝报》半年的总编辑,无关写作,所以未提)。为了全家就食,把家眷送到故乡安庆,我到上海去另找生活出路。而避开烽火,自然也是举室南迁的原因之一。'

  • 标签:
  • 简介:光复江宁后,朝廷叙功,洪仅受封五等封之外的骑都尉,赐黄马褂。众人为之不平,洪却道:"吾一介武夫,由行伍擢自总镇。今幸东南底定,百战余生,荷夫宠锡,已叨非分,又何求焉?"

  • 标签: 中兴将军 朱洪章 中国 历史
  • 简介:我祖父金,字叔,1908年2月25日出生于浙江温州郭溪镇曹隶村一个农民家庭。祖父少时聪慧好学,勤劳俭朴,读书之余,经常参加家务劳作,常为乡人邻里所称赞。1925年毕业于浙江省立中学,1927年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毕业。北伐时任陆军第14师少尉排长。徐州之役,他冲锋陷阵,奋勇当先,左腿曾为炮弹所伤。鉴于空军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他响应孙中山先生生前提出的"航空救国"的号召,于1929年考入中央航空学校第一期学习飞行,毕业后任空军第三队队员。

  • 标签: 金雯 中央航空学校 农民家庭 步兵科 浙江温州 第三次长沙会战
  • 简介:<正>军机处是中国君主专制发展登峰造极的产物,它伴随着清王朝的盛衰经历了一百八十余年的沧桑岁月。军机京是军机处的重要组成人员,他们入值禁庭、收发文移、办理档案、缮写和草撰谕旨、参与会审案件、负责纂修方略、扈从行在、随同军机大臣出差办事等。而且他们俱是兼职,还须完成原衙门所任职务范围内的工作。军机京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皇帝能否迅速、准确、有效地操纵整部国家机器的运转,所以,清代历届皇帝均对军

  • 标签: 军机章京 军机大臣 军机处 考选制度 君主专制政体 清王朝
  • 简介:1978年,根据中共中央的有关批示,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组织了一个班子。协助罗龙回忆党史,并整理出《罗龙教授谈党史情况记录》。本文作者对这一工作进行了回忆,其中罗龙所谈党史情况中个别史实和提法。同今天的研究成果不尽相同,为尊重历史当事人,同时也给研究者留出一个开放的空间,除明显有误的地方以外。编者对原稿未作改动。

  • 标签: 罗章龙 党史 中共中央 研究成果 宣传部 当事人
  • 简介:软梨,又名软儿梨、软儿、香水梨,是湟水谷地东部栽植比较普遍的一种土著果品,其中以乐都软梨为最有名。在《青海特产风味指南》一书中,将乐都软梨和川口冬果梨、贵德长把梨、化隆酥梅梨一起誉为"河湟美果四佳梨"。在乐都,栽植软梨最多的地方是碾伯镇上寨、下寨,高庙镇下沟等村。我的故乡乐都高庙镇东、西两村也栽

  • 标签: 梨外 软梨
  • 简介:钜(1775-1849),字闳中、苣林,号苣邻,晚号退庵,又称退庵居士。梁钜祖籍长乐江田,后迁居福州。梁钜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曾任礼部主事、军机京、荆州知府,历任至江苏巡抚兼两江总督。梁钜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深受家学影响。他从祖父梁天池继承了朴学,从父亲梁翼

  • 标签: 梁章钜 经济思想 清代 海上运输 水利建设 盐课
  • 简介:青海门户,河湟东陲。东接陇塬,西融青藏。汉魏河西雄关,金城三河①要塞。斯县也,天地形胜,河湟富荫。新型县城,喷薄而出焉!北峭俯瞰,鸟仚鱼渊。金钟玉鼓,二龙戏珠②。西通三峡,唯四望之最险,北有残垣,乃秃发氏遗都③。南顾

  • 标签: 民和赋 赋外
  • 简介:1942年,中国抗战正经历着最困难的时期,但抗战营垒内部却危机四伏,国共冲突不断升级。这种状况激起国内广大抗日人士强烈不满,手握重兵、时有“西北王”之称的胡宗南这时对国共合作的态度,以及对抗日前途的看法成为舆论界关注的重心。不少报界名流、社会贤达,以及民主党派人士,到西安时都有一识“西北王”真面目的想法,但均不得如愿。这位神秘的“西北王”,虽位高权重,但在西北向以“不爱宣传、不出风头”自诩,不仅从不接受记者采访,更处处避免与新闻界政论人物交往,实际上是千方百计避开抗日舆论界的监督,以免泄露校长“天机”。重庆《大公报》经理胡政之在西安时,欲与胡见上一面也未得其门。士别这时恰好也在西安,有。G与

  • 标签: 章士钊 表示意见 国共合作 《大公报》 人的需要 舆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