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东北亚岛屿争端激化不仅是历史遗留问题发酵的产物,更是各国在新形势下构筑有利于己方区域结构的战略行为。奥巴马政府将争端激化视为推进"再平衡战略"的机遇,通过介入纠纷立场差异引导争端朝向不同方向发展,达到操弄争端、控管争端的双重目的。同时,东北亚岛屿争端也为美国带来了如协调盟友难度提高等挑战。随着争端的持续激化,控管岛屿纠纷成为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东北亚战略的重要内容。

  • 标签: 岛屿纠纷 东北亚 奥巴马政府 主权 日本
  • 简介:本论文拟通过对《求和歌》中“说话文”与《求》古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内容、表现手段等方面的异同,逐一剖析这些异同产生的原因,并深入挖掘和歌表现与“说话文”词句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阐释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手法。在《求和歌》中,“说话文”虽以汉文训读体写就,但却绝非是单纯对汉文进行训读的训读文,而是充分照顾到和歌创作传统等和文文脉的和汉混合文。因此,从这个角度讲,“说话文”在这部作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上承标题,下启和歌,以汉文训读体这种独特的语体架起了沟通和汉两种语文的桥梁。

  • 标签: 蒙求 蒙求和歌 汉文训读 注释
  • 简介:"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出于殖民统治需要,以朝鲜族是"日本国臣民"为由,在东北某些地区朝鲜族学校实施了以日语教育为重点的奴化教育,其核心是天皇制教育。本文以该地区朝鲜族学校日语教科书中的天皇制教育为例,分析"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东北某些地区朝鲜族学校推行的日语教育的特点。经研究发现,当时的日语教科书中关于语言教育的内容不到四分之一,而天皇制教育的内容所占比例却占到了三分之一,篇幅最多。天皇制教育主要体现在思想道德教育、历史神话教育、地理教育等方面。这个时期日本实施天皇制教育的本质是同化教育,主要目的在于使朝鲜族青少年了解天皇,忠诚于天皇,成为"日本国民",支持日本的对外侵略战争。通过分析最后得出一些对我国的启示。如:编写教科书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对于日本右翼否认殖民教育历史的问题中韩两国应该联手应对;我国应警惕日本的文化"输出"问题等。

  • 标签: “九·一八”事变前 日本 东北朝鲜族学校 日语教育 小学教科书 天皇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