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论辞书的客观属性黄孝德一、问题的提出辞书的客观属性,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在十余年“辞书热”中这是一个被许多文章和著作重复过的“热门话题”,而且是在目前辞书学界认识很不一致的重要理论问题。《辞书研究》1979年第2期在总结《辞海》编纂经验时,发表了巢峰等...

  • 标签: 辞书质量 工具书 本质属性 质量标准 普通图书 典范性
  • 简介:聊斋俚曲中的很多词语跟现代淄川方言相同.许多语音材料显示俚曲的语音不是纯一的方音,更不像现代的淄川方音.第一,常用字不少有两种读音,又不是同一方言中的文白异读;第二,现代淄川方音声调只有平上去三个调类,淄川上声包括古全浊以外的上声字,还有古浊平和全浊入声字.但聊斋俚曲却有阴、阳、上、去四声.推测蒲松龄创作俚曲使用的是山东官话.

  • 标签: 聊斋俚曲 方言属性 淄川方音 山东官话
  • 简介:本文论及的现代汉语颜色词属性库可视为汉语词库建设中的分支工程。现代汉语颜色词的特殊性,使现代汉语颜色词属性库的建设面临了许多难题,这些难题同时也为颜色词属性库的拟构提供了路径。文中以《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颜色词为例,对现代汉语颜色词中的一部分静态成员进行了尝试性的属性标记,并对相关颜色词素的构词能力进行了降频统计。试图在信息工程的大背景下借此研究管窥汉语符号系统对客观世界的表记功能

  • 标签: 现代汉语 颜色词属性库 汉语符号系统 表记功能
  • 简介:《中国语言地图集》B3图示,郯城、平邑方言是带有北方(冀鲁)官话性质的中原官话区郑曹片方言。从两地与相邻、不相邻的几地方言的一致性来看,它们是不带有北方官话性质的中原官话,《地图集》不必把它们从周边方言中孤立出来。

  • 标签: 郯城方言 平邑方言 中原官话 北方(冀鲁)官话
  • 简介:语义表示是语义计算的基石,本文提出运用属性来表征概念语义,并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来量化基于属性知识粒度的概念语义表示方法。首先从"知网"中抽取自由属性知识的种子词汇,然后采用模板的方法来扩展属性知识库;在已有自由属性知识库的基础上训练概念与属性知识的约束知识,并量化两者间的约束关系。最后对该方法进行了实现。

  • 标签: 属性知识 概念语义 语义表示
  • 简介:本文运用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二项式领属性定语后的“的”字隐现规律进行了专门考察,发现不带“的”的领属性定语倾向于与易带“的”的定语相组配,而带“的”的领属性定语则倾向于与不易带“的”的定语相组配,这一规律反映出,在二项式定中短语中,领属性定语后“的”字的“隐”与“现”与其他定语后“的”字的“隐”与“现”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此外,本文还发现,定语本身的语义类别以及语体因素也是制约二项式领属性定语后“的”字隐现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二项式 领属性定语 “的” 隐现
  • 简介:<正>一学科的属性决定于研究对象。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学科也就无从谈起。辞书学以庞大而又独立的辞书家族为研究对象,它的独立属性是明确的。虽然辞书学从其他学科(包括语言学在内)汲取研究手段和方法,但这些手段和方法毕竟只是实现目的的程序和方式,却改变不了辞书学的属性。辞书学在语言学中孕育而成。语言学曾经是辞书学产生和发

  • 标签: 辞书学 辞书编纂 学科地位 研究对象 语言学 学科属性
  • 简介:补语的类型很多,含“得”的补语尤为多见。从语义上看.含“得”的补语都是从程度、结果、可能等方面对中心语(述语)加以补充说明。我们在考察含“得”的补语盼语义情况时,发现有些现象很特别。如形容“输得惨”说“输得不亦乐乎”(《文汇报》1988.12.6)。这里.补语的语义显然发生了变化.即在与中心语(述语)相搭配时,补语已经具有了特殊的语义内容.并具有一定的语用价值。本文要讨论的就是这种情况。

  • 标签: “得” 述补结构 语义内容 语值 异性 《文汇报》
  • 简介:文章对明清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集》中的“X+VP+比较标记+Y”式比句进行穷尽性分析描写,同时参考明清时期山东方言背景的其他语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现代汉语形成的重要时期——明清时期汉语北方方言“X+VP+比较标记+Y”式比句的发展演变情况,并且从地域性上挖掘明清山东方言“X+VP+比较标记+Y”式比句的某些特性;澄清人们在此句式研究问题上比较关注句式发展的时间性,而不注重地域性的挖掘的模糊认识。地域性的挖掘对汉语语法史研究又很有意义。

  • 标签: 差比句 时间性 地域性 山东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