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从人口老龄的角度出发,以西安市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西安市的现行养老保险存在问题,同时提出对策性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西安市 养老保险改革
  • 简介:1995年,即将步入耳顺之年的美国法官理查德·A·波斯纳出人意料地出版了《衰老与老龄》一书。苏力教授认为,出人意料不在于波斯纳贪得无厌地继续推进了从经济学进路研究非市场的行为这样一种视角,而在于他把学术目光从性的领域投向了老龄这样一个在法律学术界一直不大看重的领域。

  • 标签: 老龄化问题 法律应对 衰老 人口 波斯纳 学术界
  • 简介:当前,全球社会正在进人口老龄迅速推进的时代,也即民众普遍长寿的时代。"这种变化是巨大且影响深远的。作为不可逆转的客观发展趋势,人口老龄成为改变未来世界发展的基础性力量,是人类历史无声的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4条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健全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各项制度,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法律应对 老龄化问题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老龄问题
  • 简介:老龄现象日益严重的今天,农村老龄人口数量更是越来越多,如何解决农村老龄人1:7的养老问题成为当今重要问题之一。机构养老作为现阶段主要发展的养老形式,其在农村的发展却没有理想中的顺利与完善,多数乡村没有建设养老机构。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调查老年人在村建养老院的意愿,研究养老院入村的相关影响因素,深入探究将养老院建设到村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建设性建议。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农村 养老机构
  • 简介:摘要徐州作为江苏省的人口大市,已经全面步入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对徐州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多方面的影响。从中国的情形看,计划生育带来的人口出生率下降是导致人口老化的最主要原因,适当改变生育政策的可以加速或延缓人口老龄的过程。笔者主张,科学调整徐州主城区生育政策,把现行的追求低生育率政策平稳过渡为“低生育率水平与调控人口年龄结构质量并举”的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计划生育政策的积极作用,将计划生育政策所带来的消极作用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生育政策 徐州
  • 简介:摘要文章基于第五次、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分析了大理州人口老龄现状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大理州人口老龄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路。

  • 标签:
  • 简介:摘要院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老不再只是满足老年最基本物质生活上的需要,而是如何使他们的精神生活也更加丰富,这可能是我国现今以及将来必须面对的社会问题之一,而旅游无疑是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面对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极为稀有、绝妙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如果能结合老年人特点,开发一些适合老年人的旅游项目;加强对智慧景区的建设等,应该会吸引更多的老年游客,这不仅仅是服务了社会,同时也促使自然遗产地的升级及经济得到了更广阔的发展,进而更好地保护好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

  • 标签: 院人口老龄化 世界自然遗产 智慧景区
  • 简介: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逻辑论证法,资料法,网络信息等方法。对太极拳练习过程中的神经系统,器官功能,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呼吸机能,扩大肺活,促进消化功能和体内物质代谢,增强肌肉、骨骼和关节的活动,畅通经络等生理机能的改善进行研究。同时对老年人在练习太极拳前后的生理状况进行了研究。绝大多数的练习者在习练太极拳后,身体健康状况、生理机能水平、对待老龄态度上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更多的老年人愿意融入到太极拳锻炼队伍中来,在这里享受他们的老年生活。这样,减少了他们子女的负担,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也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和谐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 标签: 太极拳 老龄化社会 健身机理
  • 简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发展和完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农村的建立和发展,农村际关系日趋理性,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的理性算计和自主选择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且还要发掘传统人际关系中的积极因素。

  • 标签: 人际关系 理性化 和谐
  • 简介:解决“三农”问题是湖北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的突破口,而农村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则是解决农民收入和农业产业问题的关键。本文分析了湖北农村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战略价值,并从农村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成人教育、农村力资源的转移与交流、身体素质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建立全方位的农村力资源开发模式。

  • 标签: 中部崛起 湖北 农村人力资源 开发模式
  • 简介:摘要农民是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农村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农民收入是改善农民生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经济不发展、农民收入上不去,新农村建设就没有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本文将予以分析和讨论,并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

  • 标签: 新农村建设 人力资本投资 农村经济 农民收入
  • 简介:摘要知识经济的发展、工业城市进程的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需要一批高素质的农民队伍,人才的素质需要通过培训来提高,然而在农村力资本在职培训中还存在观念落后、培训内容单一、培训时间不灵活、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就业保障体系缺乏等诸多因素需要解决。

  • 标签: 农村人力资本 在职培训 农民工
  • 简介:2014年老年人口中隐藏着4万亿元的消费潜力,老年人口迅速增加在带来养老压力等一系列问题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商机正快速进入老龄社会的中国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老龄产业市场。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下称老龄办)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称,2013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已经达到2.02亿,人口老龄水平达到14.9%,同时《报告》预测,2014到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

  • 标签: 老龄产业 老年人口 消费潜力 养老模式 产业发展报告 机构设立
  • 简介:本文所称苏南,是指习惯上的苏州、无锡、常州三个省辖市所属区域。2000年土地面积17513平方公里,是中国土地总面积的0.17%,人口1354.26万人,是中国总人口的1%。该地区是中国综合实力较强的地区之一,是江苏现代实践的先发区域。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合计3341.51亿元,占江苏省国内生产总值的38.9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4674元。

  • 标签: 中国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农村工业化 区域现代化 实证分析 苏南农村
  • 简介:学者们研究发现,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贫困人口“瞄准偏差”现象仍然存在。国家在精准识别中有力地发出了“精准”、“减贫”、“规范”的话语,但是政策的落地需要面对多元、繁复的乡土情境,因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国家话语与乡土情境的张力。为了弥合这种张力,基层政府通过文本的制作实现国家话语与乡土情境的关联,即以文本的“精准”、“减贫”与“规范”作为实现国家话语的重要表现形式。

  • 标签: 精准扶贫 精准识别 国家话语 乡土情境 瞄准偏差
  • 简介:人口流动及城镇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文以典型的山区县福建省永定县为例,就当前山区县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当前大量人口流动对当地城镇化作用偏弱的主要原因,建议永定县在城镇建设中要按照阶段性城镇建设的需要分阶段地征收土地,给城镇建设预留发展空间;要突出产业优势把产业定位作为城镇发展的灵魂;在城镇初期降低农民进城居住等方面的门槛;要着力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人居环境建设;实施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等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建设。从而综合推进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促进城镇水平的提高。

  • 标签: 山区县 人口流动 城镇化 思考
  • 简介:在一个国家内部,尤其象中国这样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很大的发展中国家,让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些,再带动全国现代进程,在理论上已达成共识,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标签: 发展中国家 区域现代化 苏南地区 内部 地区差异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