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农村人口老龄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是我国经济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决策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研究从我国农村人口老龄现象及其形成原因、老龄人口的农业生产参与行为、农业人口年龄结构与农业生产关系、我国小农户农业生产采取相同决策的行为、农业技术变迁导致传统生产方式转变以及小农户与实现规模经济研究六个方面来梳理并总结国内外已有的成果,从不同的角度探析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旨在促进学界对该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 标签: 农村 人口 老龄化 粮食 生产
  • 简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在前不久的促进就业论坛上说:2001年到2010年的10年中,我国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总规模将继续扩大,估计可能达到1.6亿到1.8亿,平均每年转移量在1493万到1662万人。2010年以后,受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及农村人口数量逐年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速度将有所放慢,

  • 标签: 农村人口转移 规模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劳动科学研究所 2010年 人口年龄结构
  • 简介:国家发改委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现有的1.2亿农民工中,举家在外的已经达到2430万人,但农民工很难平等地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与此反差强烈的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当代制造业青年农民工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在华东六省一市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出口加工区,青年农民工垄断了几乎所有一线生产岗位。

  • 标签: 农村人口城市化 社保制度 二元性 青年农民工 国家发改委 出口加工区
  • 简介:摘要:人口老龄是人类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人口现象。目前,我国早已进入人口老龄阶段,尤其是农村地区,人口老龄问题更加严重,人口老龄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非常深远,对其客户结构、资金成本、电子银行推广等造成了非常大的不利影响,致使竞争能力减弱。为此,在人口老龄的背景下,农村金融机构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冲老龄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自身的稳健发展。

  • 标签: 农村金融机构 人口老龄化
  • 简介:农民工流动引发当前流动人口条件下的农村教育供给问题。农村义务教育的免费提供,不能解决农村中择校问题,以及农村教育承担比城市教育高的机会成本与高风险问题。本文认为教育供给的形式应该是流动性好的货币近似物,即教育供给以教育券的形式发放给学生,这能使教育资源产权得到充分鉴定。教育券的终身制与实名制设计保障学生自主选择学校与接受教育时间,使教育资源通过竞争得到优化配置。

  • 标签: 农村人口流动 教育供给 博弈
  • 简介:本文通过对农村人口养老保障的现状和养老的投入、观念与期望等问题进行调研,在对我市农村人口养老保障的基本现状和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与缺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农村人口养老保障制度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 标签: 农村人口 养老保障 调研
  • 简介:人口老龄是世界各国都不可避免的全球性社会问题,它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我国作为严重老龄的国家之一,需要应对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分析我国人口老龄的现状,揭示我国人口老龄成因、特点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借鉴日本的经验,有利于探讨并提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的对策。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人口比例构成 社会保障体系 司法保障体系
  • 简介:中国人口老龄趋势加剧,解决人口老龄问题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杭州人口老龄现状与特点的基础上,对杭州人口老龄成因、未来发展态势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应对建议。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发展态势 应对策略 杭州
  • 简介:所谓人口老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其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达到一定高度的一种人口现象。国际上通常认为,65岁及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以上,则该地区进入了人口老龄阶段。国内通常用60岁及以上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0%以上作为标准。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上海 总人口 人口规模
  • 简介:人口性别比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口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广西人口性别比水平一直高于全国水平,广西又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省份,研究农村人口性别比的状况、发展趋势,对广西人口性别比的控制有实际的影响意义。

  • 标签: 广西 农村 性别比
  • 简介:摘要:人口老龄是全球面临的重要挑战,其对家庭结构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直接影响表现在家庭规模减少、家庭成员构成变化、家庭角色重新分配和家庭功能转变等方面。间接影响则体现在经济压力增加、医疗服务需求增加以及社会支持体系压力加大等方面。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政府需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更多的医疗和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应发挥积极作用,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家庭成员则需要加强协作,共同面对老龄带来的挑战,以确保老年人的福祉和家庭的稳定。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家庭结构
  • 简介:一、引言人民公社期间,我国实行城乡完全隔离的人口政策,使农村积淀了大量剩余劳动力,1978年改革开始时、农村中的隐性剩余劳动力人口数达1亿。随着改革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转移,但进城就业一直受到了限制。宋洪远、黄华波和刘光明(2002)对改革以来有关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就业的政策、法规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总的来看,改革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一直受到政策的限制,尽管限制程度趋于减轻。彭代彦(2002(a))及彭代彦和川口雅正(2002)的分析表明,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施加的限制显着地妨碍了农民收入增长,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那么,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施加的限制是否显著地阻碍了农村人口的城市呢?本文利用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得到的城市外来人口数据对此进行实证分析。

  • 标签: 农村人口城市化 就业壁垒 农民进城 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流动 城乡收入差距
  • 简介: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农村人口老龄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对农村人口老龄问题的研究,分析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找出符合我国国情及农村实际情况的对策方法,为健全我国新农保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农村养老 保险制度 对策
  • 简介:近代英国的农村人口流动早在工业革命初期就出现,"人们从乡村、教区不断向市镇迁移,以及从市镇向都市迁移;大批出生于乡村的人们终于在大小城市,特别是大工业所在的城市中选定了住所"。这时的人口流动规模不大,而且城市的增长也不大。工业革命使英国的纺织工业和采矿业发展起来,英国的西北部和中部地区逐渐

  • 标签: 农村人口流动 工业革命 近代英国 城市工业 中部地区 机器大工业
  • 简介:<正>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人口老龄进程加快,养老金费用支出猛增,引起了各国政府及有关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主要以西方几个主要国家这方面的信息和动态为基础,来介绍、分析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及发展方向。一、西方人口老龄及养老金支出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养老金支出的增长,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要迅速得多。例如,1960年至1983年之间,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作为整体,退休金公共费用平均从4.9%上升到10.3%,几个主要国家的增长情况为;法国从6.7%上升到14.3%,德国从10.6%上升到13.7%(基本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保持同步),意大利从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养老金制度 国民生产总值 社会保险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