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能力结构与区域合作的关系能力结构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在增长要素累积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配置能力、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开放能力等结构性能力(Pelikan,1996)。根据崔卫国等(2004)关于地区差距与地区合作的研究和杨先明等(2005)关于能力结构与合作的研究,笔者给出了较为具体的能力结构与区域合作的关系图,如图1所示。

  • 标签: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 能力结构 FDI 配置能力 增长要素 学习能力
  • 简介:[编者按]上海合作组织(SCO)6月17日将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召开第四次峰会.峰会期间,不仅要签署各种相关法律文件,SCO地区反恐机构正式挂牌,讨论该组织本身的地位、会议机构组成人员的外交豁免、东道国地位、观察员国地位、对话伙伴国地位等深化机构组织运作的相关问题,而且将对外交、安全、经济、交通、人文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作出重要决定,并就与东盟建立对话机制进行探讨.对于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而言,本次峰会的意义为何?是否意味着SCO合作领域及其功能的扩大?区域合作的深化?何种区域合作模式有利于成员国的发展?为推动这种区域合作的顺利发展应注意哪些问题,以使上海合作组织能够在全球扮演更具特色的建设性角色?带着这些问题,本期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五位专家举行对谈,期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您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思考.

  • 标签: 上海合作组织 区域合作 塔什干峰会 国际关系 反恐机构 区域经济
  • 简介: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陈乔之冷战结束,雅尔塔体制崩溃,世界经济多极化与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特别是欧共体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亚太地区多国深深感到本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迟缓性与急起直追加快区域合作进程的必要性。一、发展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势在...

  • 标签: 亚太区域 区域经济合作 区域合作 亚太经济 北美自由贸易区 西太平洋
  • 简介: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与中日合作关系高连福近两年,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出现了较快发展的新形势,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亚太各国都在积极筹划本国的应对之策。中国和日本是亚太地区的两个大国,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中国和日本对亚太经济合作采取...

  • 标签: 亚太区域 中日合作 亚太地区经济 亚太经济 茂物 区域经济
  • 简介: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地理上毗邻,近年来双边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交往日益频繁,经济合作快速推进。目前,中国与东盟已互为对方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对象。在双边贸易方面,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1997~2006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从251.6亿美元增长到1608.44L美元。其中,出口从127.0亿美元增长到713.1亿美元,占总出口的比例相应从7.0%上升至7.4%;

  • 标签: 中国与东盟 东盟国家 区域金融合作 海关统计数据 经济联系 经济合作
  • 简介:随着中国与东盟教育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为适应教育合作发展的需求,需要探索更深层次、更具体化的教育合作,这将真正推动中国与东盟教育合作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国-东盟会计教育区域合作的必要性、现有基础的分析,指出目前中国与东盟会计教育合作的主要障碍,并提出相应建议。

  • 标签: 中国-东盟 会计教育 区域合作
  • 简介:区域是全球化、新区域主义与跨境联系综合作用的产物,建构了以次国家层次为基本单元、以跨境联系为基础的区域互动新层次.本文通过剖解区域层次构成,厘清了微区域区域、次区域等的关系,并将微区域主义区分为跨境经济合作与跨境安全合作两大维度.指出,当前重跨境经济合作、轻跨境安全合作的现状会致使经济合作面临的安全风险及其所引发的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进而会导致跨境经济合作与跨境安全负相关.东盟“增长三角”的案例分析揭示了区域自主与国家安全是“增长三角”产生的安全诱因;综合安全与伙伴关系是“增长三角”发展的主要安全推力;而开放治理与“搭便车”可能成为“增长三角”深化的潜在安全阻力.

  • 标签: 微区域主义 次区域主义 增长三角 跨境安全 印度尼西亚
  • 简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一直进展缓慢.面对区域集团化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遭受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后,东亚各国都已深刻认识到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东盟自由贸易区等次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就充分表明了东亚国家要求进行区域合作的强烈愿望.

  • 标签: 东盟 自由贸易 中国 东亚 区域经济合作
  • 简介: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东亚各国从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考虑,以务实的态度,积极开展政治、经济、安全等诸领域的多边对话与合作区域合作呈现出方兴未艾的态势。东亚区域合作的不断加强和日益深化,不仅有利于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而且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标签: 东亚地区 区域经济合作 大国关系 次区域合作 区域政治合作 多边安全对话机制
  • 简介:东亚区域合作面临一系列瓶颈问题,主要有组织规模与成本效率之间的悖论、区域合作各主体之间诸方面的深刻不平衡;“内部人”与“外部人”之争,或曰大国间相关的基本战略疑惧;严重和多重的“安全禁区/准禁区”问题;东亚各国民族主义加剧或复兴趋势,等等。中国在东亚区域合作领域遭遇复杂难解的新困难,包括中日激烈对抗、南海争端凸显且僵持不下、美国在东亚多边主义领域大肆伸张、TPP谈判高调倡导、快速发动和推进等,其中有些到了令相关的多边合作努力至少暂时瘫痪的地步。面对这些瓶颈问题和困难,中国应践行以两大要点为主要特征的新路径,并持之以恒地大力加强周边外交和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

  • 标签: 东亚 区域合作 国际环境 中国 周边外交
  • 简介:2004年1月4日至6日,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第12次领导人会晤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举行,南亚七国领导人就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从南盟此次峰会所展现出的南亚区域合作发展新动向出发,对于新动向产生的原因做出了简要的分析.

  • 标签: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南亚区域合作 南亚自由贸易区
  • 简介:南亚区域合作开展20多年来在经贸领域并没有取得突破,主要原因在于区域合作中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特别是经济因素,导致了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绩效不高。如果不解决这些制约因素,而仅依靠签署的特惠贸易协定或自由贸易协定都不足以促进南亚区域合作发展的。本文从南亚各国经贸关系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制约南亚区域合作发展的经济因素,提出要促进南亚地区的合作发展就必须从制度层面解决这些障碍。

  • 标签: 区域合作 贸易保护 贸易互补性
  • 简介:区域组织如何促进成员国之间密切合作区域研究的重点。本文以东盟旅游合作进程为研究对象,运用区域公共产品理论分析东盟在缺乏霸权国家主导和硬机制运行的背景下如何形成集体行动,有效供给区域公共产品。东盟旅游合作的动力在于全球旅游竞争环境变化催生了东盟各国对区域公共产品的需求,唯有依靠区域合作才能突破自身旅游发展瓶颈。本文对东盟区域旅游公共产品供给动力、合作机制建设和障碍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以东盟旅游部长会议为核心的协商一致对话合作机制、最大程度满足成员国旅游发展需要的包容性公共产品选择机制、以外部性特征为驱动的区域外国家渗透参与机制保证了区域旅游公共产品生产的稳定性,但区域内国家发展程度不一、资金缺乏和旅游市场激烈竞争也削弱了旅游公共产品合作供给的信心。

  • 标签: 区域公共产品 东盟旅游合作 集体行动
  • 简介:21世纪以来,中印关系进入良性互动的局面。文章鉴于中(云南)印区域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推进已经触及到双方地缘政治关系的问题,即地缘政治已经成为中印区域经济合作最关键的影响因素,在地缘政治关系下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组织运行机制来化解地缘政治障碍,保障中(云南)印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运行,是急待探讨的问题。本文基于这样的现实,从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化的必要性、原则、目标及其合作的动力机制等方面的阐释,构建了地缘政治关系下云南与印度区域经济合作的机制。

  • 标签: 地缘政治 区域经济合作机制 云南与印度
  • 简介:本文分析了中国参与南亚区域合作的重大战略利益,这是中国应当积极参与南亚区域合作的动因所在。分析了中国扩展参与南亚区域合作的时机和应当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 标签: 中国 南亚 合作 思考
  • 简介:首先要对“亮点”一词做以下交待: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米纳基尔在参加第四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时说:“中俄青年论坛是本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的亮点。”而这一活动是在中国“俄罗斯年”中举办的,这样,本文的标题采用了“亮点”一词。

  • 标签: 俄罗斯科学院 国际论坛 区域合作 青年论坛 中俄 中国
  • 简介:近几年来,推动中俄区域经贸合作的战略因素发生了新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一是在世界大格局中,中俄间相互的战略依托关系不断提升;二是中俄两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利益切合点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俄罗斯对中国在其战略全局中重要性的认识大大提高,并且主动和积极地倡导加强区域经贸合作。这为中俄区域合作提供了机遇期。当然,在深化与扩大这一合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与摩擦。

  • 标签: 中国 俄罗斯 区域经贸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