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个人权利”缺位是古代“义利之”和“义利观”的根本局限。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之”,确立社会主义义利观,就必须引入“权利”观念,由此建构起社会主义义利观的两个相互统一的基本模式:“合权利之利,义也”;“合权利与义务统一之利,义也。”当然“义”还具有“公道”和“德性”的要求。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正是形成健全人格、提升德性的基础。

  • 标签: 权利观念 社会主义义利观 义务 人格 精神价值 物质利益
  • 简介:方海兴在《党史研究与教学}2015年第6期撰文认为,2013年12月中央文献出版社修订出版的《毛泽东年谱(1893-1949)》无疑是一部研习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不可或缺的权威论著,但由于谱中涉及的史实与事件繁多之故,有些记载难免会有差错。

  • 标签: 史实考辨 毛泽东 年谱 中央文献出版社 中国革命史 党史研究
  • 简介:近70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十大误解,即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虚假的命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反马克思主义的命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不科学或不准确的命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根本不可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毫无必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百年西学东渐史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具体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学术层面上应定位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只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仅仅关乎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它们分别属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前提、内涵、性质、历史、意义等的各种形式的误读和这样那样的曲解。只有首先澄清和消弭这些误解,才能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切实加强当代中国哲学建设。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 误解 辨误
  • 简介:虚无说、无用说、曲解论,是当前质疑、诘难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三种代表性观点.虚无说和无用说分别就是否存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是否还有价值,从外部挑战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曲解论则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在思想界定与定性方面暴露出来的理论研究自身的问题.回应挑战,误曲解,关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生存及长远发展,关乎相关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 标签: 马克思 恩格斯 生态文明思想 挑战与曲解 回应与辨误
  • 简介:毛泽东在转战陕北途中创作的五律《张冠道中》《喜闻捷报》两首诗,自收入《毛泽东诗词集》以来陆续有一些毛泽东诗词研究者提出质疑,认为这两首诗同毛泽东的经历、诗风、诗律不合。本文从写作背景、艺术手法等方面解读了两诗,针对质疑者提出的地点不合、史实不合、季节不合、格律不合、风格不合、品位不合等问题,逐一进行了考辩,给种种质疑予以答疑和澄清,并论定它们绝非伪作而是毛泽东的真品。

  • 标签: 毛泽东 诗词 《张冠道中》 《喜闻捷报》 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