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慢支患者急性发作期时联用头孢钠与氨溴索施治的效果。方法:试验者是2021.01至2022.06在医院治疗的急性期老慢支患者90例,以数字奇偶法均分作2组,治疗方式为单用头孢钠与联用头孢钠及氨溴索,比对施治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总疗效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头孢钠与氨溴索联合施治,可尽快缓解患者症状的同时,还能起到提升疗效的作用,建议推广。

  • 标签: 老慢支 氨溴索 头孢呋辛钠 急性发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司他韦联合头孢钠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使用头孢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奥司他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清炎性因子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对比,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对比后,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C反应蛋白、白介素-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奥司他韦联合头孢钠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奥司他韦 头孢呋辛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研究内容为足月胎膜早破孕妇治疗中地诺前列酮栓与头孢的利用价值。方法:此研究设定时间2022年8月-2023年8月,被研究人员及例数:68例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研究所需方法数字表法,通过利用随机方法,将病人划分为对照与观察分别34例。对照组采取头孢治疗,观察组采用地诺前列酮栓与头孢治疗,分析比对此次研究中观察、对照组间新生儿 Apgar 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刺激反应、肌肉张力、肤色、呼吸、心跳等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给予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实施地诺前列酮栓与头孢治疗作用明显,能够改善新生儿刺激反应、肌肉张力和呼吸等情况,降低剖宫产率,提升治疗效果,临床利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地诺前列酮栓 头孢呋辛 足月胎膜早破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富马酸酮替芬分散健康人体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其生物等效性。方法于2013年9月~2015年9月选取50例健康的受试者,随机等分两组,每组受试者各25例。研究应用双周期交叉试验的方法,对照组服用富马酸酮替芬2mg,而试验组给予单剂量富马酸酮替芬散。统计和观察两组受试者用药后的药动力学指标和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结果两组药动力学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测定的Tmax、Cmax、T1/2、AUC(0-36)指标均与对照组相似。不存在可见差异,P>0.05,且试验组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3±24)%。结论富马酸酮替芬分散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较高的生物利用度,便于患者的服用和吸收,而两者有着相同的生物等效性。

  • 标签: 富马酸酮替芬 药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应用盐酸氨溴索分散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对自2017年12月到2018年10月接受并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共1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且通过纳入标准均判定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并对抽取的获得性肺炎患者分为研究、对照两组各61例,对照组的61例患者应用常规对因治疗,研究组则应用常规对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分散辅助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应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结果两组获得性肺炎患者不同方法治疗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77%;且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1%,两组数据的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选择盐酸氨溴索分散辅助治疗其有效性与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选择和应用。

  • 标签: 盐酸氨溴索分散片 辅助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穴位埋线与口服地氯雷他定分散(芙必叮)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方法疗程3周,4级评分评价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0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76例总有效率为89%,结论穴位埋线与口服地氯雷他定分散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与单纯口服药疗效显著安全而笔者认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穴位埋线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地氯雷他定分散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阿司匹林维生素C分散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到2016年9月收治的8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8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41)与常规对照组(n=41),观察组应用阿司匹林维生素C分散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拜阿司匹林加维生素C泡腾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9%,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轻微恶心,对照组1例呕吐、1例恶心,停药后显著缓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阿司匹林维生素C分散与拜阿司匹林加维生素C泡腾片疗效与安全性无显著差异,该种药物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阿司匹林维生素C分散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与地氯雷他定分散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停药后复发情况。方法选取我所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使用地氯雷他定分散,观察组加用润燥止痒胶囊。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77.14%),复发率(2.86%)低于对照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与地氯雷他定分散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停药后复发少,值得推广。

  • 标签: 润燥止痒胶囊 地氯雷他定分散片 慢性荨麻疹 疗效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柔木养肝方联合恩替卡韦分散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所在医院2013年3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88例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作为探讨对象,根据用药治疗方案进行分组,观察组采用柔木养肝方联合恩替卡韦分散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恩替卡韦分散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2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腹水、肝癌发生率分别为4.55%、2.27%,对照组腹水、肝癌发生率分别为20.45%、15.91%,2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柔木养肝方与恩替卡韦分散联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变,临床治疗效果确切且显著,对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良好预后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 标签: 柔木养肝方 恩替卡韦分散片 乙型肝炎肝硬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联合地氯雷他定分散治疗慢性寻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寻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实验组60例。对照组给予地氯雷他定分散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联合地氯雷他定分散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免疫功能变化情况以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免疫功能变化情况以及复发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寻麻疹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联合地氯雷他定分散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再次复发的可能性,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寻麻疹 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 地氯雷他定分散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选择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结合对比治疗评估的方式展开探究,于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所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选择64例为对象,并将其盲选划分为2个小组,取其中1组,按照常规方案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在对剩下患者展开治疗时则以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分析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天冬氨酸基转移酶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以及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对比,观察组均具备优势,P

  • 标签: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光照、放置时间下头孢钠与氟康唑氯化钠的配伍稳定性。方法使用HPLC法进行检测,分析头孢钠与氟康唑氯化钠配伍溶液在不同温度、光照、放置时间下稳定性,温度设置为4℃、25℃,光照强度设为无光、2500Lx,放置时间为溶液配伍后0h、0.5h、1h、2h、4h、6h及8h;对配伍溶液的PH值、外观、不溶性微粒及含量进行观察。结果不同时间点光照对配伍溶液的PH值、外观与不溶性微粒影响较小;温度对配伍溶液的PH值、外观与不溶性微粒的影响表现为促进作用,温度越高则变化发生时间越短、PH值增高、外观呈黄色,出现沉淀;控制变量温度为25℃时、无光照时药物含量维持>98.8%,出现光照后含量下降至97.3%左右;对光照条件进行控制且温度保持4℃,药物含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少。结论头孢钠与氟康唑氯化钠配伍易受到温度、光照、放置时间影响,故配制后需在无光照、低温条件下保存。

  • 标签: 不同温度 光照 放置时间 头孢呋辛钠 氟康唑氯化钠 配伍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痰热清联合头孢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 2017 年 5 月 ~2018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 100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头孢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 痰热清联合头孢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痰热清注射液 头孢呋辛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头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性肺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到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98例患者,使用单盲法和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患者。研究组给予头孢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83%、85.71%)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12%、12.24),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性肺炎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肺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头孢呋辛 阿奇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收治的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47/49)高于对照组(83.67%,41/49),P<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咽痛消失时间、扁桃体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扁桃体充血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两组CRP、WBC及NE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WBC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NE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8%,2/49)低于对照组(16.33%,8/49),P<0.05。结论相比阿奇霉素方案,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治疗,不仅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且可以缩短症状缓解时间,改善CRP与WBC水平。

  • 标签: 扁桃体炎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 阿奇霉素 症状缓解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节风分散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及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义乌市中医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肿节风分散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炎性因子、主要症候积分变化及治疗4周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VAS评分为(1.32±0.37)分,低于对照组的(3.06±0.54)分(t=17.430,P<0.05)。观察组治疗4周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16.42±3.18)μg/L]、白细胞介素6(IL-6)[(6.56±1.28)n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7.69±1.34)μg/L]均低于对照组[(25.97±5.24)μg/L、(9.84±1.62)ng/L和(11.86±1.83)μg/L](t=10.217、10.4617、12.056,均P<0.05)。观察组治疗4周溃疡面积积分[(0.76±0.14)分]、溃疡数目积分[(0.68±0.19)分]均低于对照组[(1.21±0.20)分和(1.24±0.30)分](t=12.087、10.341,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40/43)]高于对照组[72.09%(31/43)](χ2=6.541,P<0.05)。结论肿节风分散联合雷尼替丁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疗效明显,且可减轻疼痛及减轻炎性反应。

  • 标签: 口腔溃疡 复发 肿节风分散片 雷尼替丁 疼痛 面积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联合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治疗老年高血压版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心血管内科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单纯应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治疗。比较治疗后患者血压与血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联合用药血糖控制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人数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可将血压与血糖控制进行较好的控制,安全性较高,可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缬沙坦 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 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 有效性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