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探讨MSCT对空回肠常见原发恶性肿瘤诊断价值,并总结常见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6例空回肠常见原发恶性肿瘤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及CT诊断情况。结果:36例中,小肠腺癌18例,位于回肠3例,空肠15例,CT扫描表现为不均匀密度肿块,病变边界不清,增强扫描显示动脉期及门脉期中度强化,其中14例伴有肠梗阻。小肠恶性胃肠道间质瘤14例,CT扫描显示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界较清,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周边部分明显强化。小肠原发淋巴瘤4例,CT扫描显示为结节状或环状肠壁增厚,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结论:通过回顾分析得出空回肠常见恶性肿瘤有3种类型:小肠腺癌、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和淋巴瘤。应用CT增强扫描有利于空回肠常见恶性肿瘤定性诊断,并可以发现病变向外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征象,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小肠 恶性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膈肌脚转移瘤低场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膈肌脚转移瘤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重点分析其MRI平扫形态变化、T1WI及T2WI信号特点。结果:20例均为晚期恶性肿瘤远处转移,原发灶中胆囊癌5例,肺癌4例,胰腺癌3例,胃癌3例,乳腺癌2例,肝癌3例,均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MRI表现为膈肌脚正常形态消失,信号与原发病灶及邻近淋巴结等转移灶信号类似,以T1WI中高信号、T2WI等或略高信号为主,其中以T1WI显示转移为佳。结论:认识膈肌脚转移瘤临床特点和MRI表现对于其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肿瘤转移 磁共振成像
  • 简介:肠系膜上动、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上比较少见,由于其症状和体征不典型,常易误诊,且死亡率较高。笔者遇到9例经CT发现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和4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病例,并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肠系膜上动、静脉 血栓形成 早期诊断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影响 ivf-et 术后妊娠结局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 100 例不孕妇女临床资料。结果 妊娠结局理想患者和妊娠结局不良患者不孕年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但是两组患者不孕年限、受精方式、促排卵方案、 ET 数目、既往妊娠史、胚胎移植周期类别相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影响 ivf-et 术后妊娠结局可能因素包括不孕年限、不孕年龄、受精方式、促排卵方案、 ET 数目、既往妊娠史、胚胎移植周期类别等,其中年龄因素对妊娠结局影响最为显著。

  • 标签: ivf-et 术后妊娠结局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药物对检验结果影响。方法:通过列举不同类型药物,分析药物对人体影响,医学检验主要是通过化验血、尿液等进行检查。结果:药物具有副作用,药物与药物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对检验结果具有明显影响作用。结论:药物作用会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检验结果有效反映病理各项特征,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才能更准确的确定疾病。

  • 标签: 药物作用 临床医学检验结果 情况分析
  • 简介:目的使用影像组学方法构建个影像组学标签分类模型,对肺肿瘤良恶性进行分类预测。方法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80例怖肿瘤患者CT影像学数据,分割肿瘤区域,提取肿瘤形状、大小、强化程度、纹理和小波变换共485个影像组学特征。利用Lasso算法筛选出与肿瘤良恶性鉴别最密切组学特征,并使用Logistic回归构建诊断肿瘤良恶性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来评估该影像组学标签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效能。结果选取3个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出影像组学标签,具有很好预测分类效果。训练集AUC为0870(95%CI:0760-0978J,灵敏度为0.870,特异度为0.818;验证集AUC为0.853(95%CI:0.717-0.989),灵敏度为0.882,特异度为0.778。结论随着CT在临床诊断中广泛使用,真有望成为辅助检测肿瘤良恶性非侵入手段。

  • 标签: 影像组学 肺肿瘤 良恶性预测 Lasso算法
  • 简介:【摘要】医院卫生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医院运营重要组成部分,人力成本控制对于我国医疗体系完善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医院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特点,探讨了影响医院卫生人力成本控制有关因素,并结合相关因素分析了医院卫生人力成本控制途径,得出相关结论。

  • 标签: 医院卫生人力资源 成本控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癫痫疾病是种由于人体颅内神经元出现同步异常放电情况引起疾病,当异常程度提升,患者脑功能就会出现损伤情况。核磁共振检验方式是较之脑电图而言更为具有先进检验方法,在癫痫疾病诊断中选取应用率也相对较高。本文重点针对基于核磁共振技术实施癫痫病治疗研究进行综合阐述。

  • 标签: 核磁共振技术 癫痫病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分析优质护理对白血病化疗阶段患者不良情绪及治疗依从影响。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5 月白血病化疗患者 200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 100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 (SAS) 、抑郁 (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对白血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缓解相关心理状况并提升治疗依从,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

  • 标签: 白血病化疗 优质护理 焦虑 抑郁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社区传染病发病情况以及流行特点,为社区传染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方法分析,选取我院门诊以及住院自 2012 年 1 月— 2013 年 1 月年以来收治 678 例传染病患者,对其进行分类建卡、统计、问卷以及简单提问,分析社区中传染病特点。结果:病毒性肺炎占 68.14% ,流行性感冒占 18.14% ,同时儿童是社区传染病中高位人群。结论:社区传染病应该针对不同传染病流行病学特点,及时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开展社区预防免疫接种,进行教育传播以及提供心理咨询等。

  • 标签: 社区传染病 特点 预防控制措施 研究
  • 简介:随着医学水平不断提高和信息时代到来,数字化医学影像信息量激增,种类也更加丰富多彩,这其中既包括我们常见到静态CR、DR、CT、MRI图像,也包括各种动态医学视频影像,形成了所谓"数字医学"概念[1].在不断完善和发展数字医学过程中,医学影像信息完美和全面逐渐为医学工作者们所重视:如能否利用现有医学影像资源和计算机设备制作高水准医学影视视频;能否实现"画中画"功能,即在同画面显示所要观察病变图像,又同时看到医师操作.数码视频制作技术--非线性编辑为这些问题解决提供了崭新思路.

  • 标签: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 简介:【摘要】案例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 CBL),即通过教师搜索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运用所 学理论知识指导应用、解决问题。将案例教学法融入药学分子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药学 分子生物学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影像组学肺结节恶性程度预测。方法:对肺部图像影像数据库(TheLungImageDatabaseConsortium,LIDC)-IDRI(ImageDatabaseResourceInitiative)中604例肺结节患者CT图像进行分析,其中含肺结节CT图像共2803幅,医师手工勾画肺结节轮廓。根据肺结节诊断标准,共提取96个灰度、形态和纹理高通量特征,输入基于随机森林多类分类器进行恶性程度预测。恶性程度分为5级,以数字1~5表示。随机选取1000幅CT图像作为训练样本,剩余1803幅CT图像作为测试样本,实验重复10次。结果:对于单个肺结节,5类恶性程度平均预测准确率为77.85%。对于每类预测,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均在0.94以上。对于每例患者,肺结节恶性程度预测准确率为75.16%。结论:该研究提出基于影像组学方法对肺结节恶性程度预测性能良好,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辅助信息,以利于早期发现病灶。

  • 标签: 肺结节 CT图像 随机森林 影像组学
  • 简介: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TNBC)影像学特征,并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NTNBC)进行比较.方法:回顾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经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42例TNBC及504例NTNBC患者乳腺X线及MRI表现,两组X线及MRI检查中病灶钙化、形态、边缘、T2信号、内部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intensitycurve,TIC)等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TNBC组病变最常见X线表现为边缘清晰(12/25,48%)、圆形或类圆形(10/25,40%)、少钙化单纯肿块(17/28,61%).TNBC组MRI常见表现为类圆形或结节状(22/27,82%)、边缘光滑(11/27,41%),T2WI序列呈高信号(5/27,18.5%)、环形强化(8/27,29.6%)、TIC呈速升速降型(20/32,63%).TNBC组与NTNBC组乳腺X线肿块边缘及肿块钙化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RI检查在肿块形态、边缘、强化方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及TIC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BCMRI检查中,如肿块边缘光滑,出现环形强化,TIC呈Ⅲ型,ADC值较高,结合乳腺X线检查所见,其对诊断TNBC有参考价值.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乳腺钼靶X线摄影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舌下神经鞘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颈部舌下神经鞘瘤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结果颈部舌下神经鞘瘤超声表现与其他神经来源颈部神经鞘瘤样,表现为肿瘤包膜完整,内部呈低回声且分布均匀,边界清晰,部分可在肿瘤长轴端看见梭形高回声,肿瘤内血流不明显或仅有稀疏血流。3例患者肿瘤均位于颈总动脉分叉水平以上,颈内动脉、颈外动脉分别位于肿瘤内外侧,肿瘤紧贴颌下腺,位于颌下腺外侧或下方,在二腹肌上方。结论了解舌下神经鞘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其与周围解剖关系,可提高超声对舌下神经鞘瘤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舌下神经鞘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表现
  • 简介:摘要:随着细胞组织工程研究不断深入,对干细胞在体内机制不断了解研究, 21 世纪在全球多个国家药品管理局批准了干细胞制剂进入临床运用,为传统医药无法治疗和控制疾病,提供了新治疗途径,本文主要介绍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间充质干细胞制剂作用机制。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作用机制
  • 简介:甲状腺嗜酸性细胞肿瘤(HCNs)是种较为特殊分化型甲状腺肿瘤,目前对该肿瘤研究已到了分子水平。HCNs女性多发,临床上般认为该肿瘤良性者更具侵袭及潜在恶性倾向,恶性者有较高转移率和预后差等特点,对HCNs治疗也存在争议。目前术前诊断HCNs方法均有定局限性,而近年来超声在诊断及鉴别诊断甲状腺肿瘤上取得了突飞猛进发展。本文总结对HCNs认识现状及超声对该肿瘤研究进展,以进步加深对HCNs认识,以期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嗜酸性细胞肿瘤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小儿高热惊厥患者急诊护理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 21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手段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观察组急诊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成效。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得分为 (90.7±1.9)分,与对照组 (75.2±2.4)分相比,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急救时间为 (31.5±3.6)min,惊厥消退时间为 (2.8±0.5)min,高热消退时间为 (2.5±0.4)h,住院时间为 (5.8±1.2)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策略可促进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效果和家属满意程度提升,值得在深入探讨基础上展开广泛应用。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超声征象与病理组织学分类间关系。方法:选取本院(在 2015年 8月 -2018年 6月)收治 1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皆行超声检查,并于手术后进行病理分型,从而探究乳腺癌超声征象与病理组织学分类间关系。结果: 12例乳腺癌患者病变大小为 0.4-5.5cm,平均直径为( 1.86±0.5) cm。按照其直径大小分类统计,< 2cm有 7个, 2-5cm有 3个,> 5cm有 1个。其组织学种类为导管内癌 3个、浸润导管癌 4个、浸润乳腺癌 4个、浸润特殊癌 1个;不同类型间毛刺、强回声晕以及后方回声衰减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 0.05),而浸润乳腺导管内癌导管扩张发生率明显高于导管内癌( P< 0.05)。结论:乳腺癌病理组织与超声图像表现间有定相关,因而肿瘤超声形态可提示乳腺癌组织学类型。

  • 标签: 乳腺癌 超声征象 病理组织学分级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