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从1999年起先后成立了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负责处理从建行、中行、农行、工行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经过近两年的运营,收购四家国有商业银行部分不良资产的任务已基本完成,通过各种措施对部分不良资产的处置也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有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解决了一部分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举步维艰的窘境,并对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资产管理公司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我国特有的产权结构框架内,资本市场还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无法完全照搬国外成功的经验和模式,所以在资产管理公司为核心处置不良资产的过程中仍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 标签: 资产管理公司 不良资产处置 债转股 资产证券化 中国
  • 简介:随着股权激励在中国不断的发展,股权激励的一些负面效应凸显出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股权激励的作用。文章以2006--2011年沪深两市中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标签: 股权激励 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模式
  • 简介:本文主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分部划分的基础问题.评述了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FASB)131号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14号准则中关于公司分部划分的规定及其差异,探讨了这些方法在我国的适用性.

  • 标签: 上市公司 分部划分方法 管理法 企业 风险报酬法 中国
  • 简介:文章在合规性理论的框架下,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我国公司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决定因素。基于2003年到2006年沪深两市石化塑胶业A股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1)国有控股股东在提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方面存在积极影响,尤其以国家股股东最明显;(2)董事会规模是改善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的重要因素;(3)独立董事、监事会以及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年轻和高学历的高管有助于提升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本文为认识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决定因素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经验证据,同时也为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来促进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提供了政策依据。

  • 标签: 合规性 公司治理 社会责任 信息披露
  • 简介: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修改后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对内部审计所作的新定义,涉及了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内容,内部审计与这三者之间的交互渗透性可略见一斑。就与现代公司管理而言,他们是一个共生体和管理控制链,只有当它们始终保持彼此问的交融互动时,才能有效地规避经营和决策风险,以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

  • 标签: 《内部审计实务标准》 公司治理 共生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经营目标 内部控制
  • 简介:本文探讨了管理者收购(MBO)后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倾向以及高额分配股利事件对流通股股东利益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股利支付的绝对金额还是股利支付率,实施MBO的上市公司均显著高于全部A股上市公司,MBO公告日后的股利分配金额也比公告日前有所提高,MBO后上市公司存在着较大的分配高额股利的倾向;MBO后的上市公司在高额股利分配公告目前后,流通股股东的异常收益率小于0,流通股股东利益受到损害。

  • 标签: MBO 股利政策 高额股利分配 异常收益率
  • 简介:本文在比较企业集团公司与企业集团的基础上,提出企业集团公司财务治理的含义和内容,并从法人治理结构、财务治理权、业绩考核、财务治理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完善企业集团公司财务治理的途径。

  • 标签: 企业集团公司 财务治理 完善
  • 简介:一、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定位(一)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监督者。内部审计一度曾被定位于"监督者"的角色。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看,内部审计的职责不应局限于审核会计账目,而应扩展为稽查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审查内部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和效果,并向企业管理者提出建议和报告。

  • 标签: 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组织机构 企业管理者 审计定位
  • 简介: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提出存在性、有效性、收益性是衡量资产质量的三个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资产质量的评价体系,并以江苏省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

  • 标签: 资产质量 评价体系 上市公司
  • 简介:国有资产授权控股公司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模式,授权集团公司资产运行有四个职能:一是资产基础管理职能;二是资产经营处分职能;三是资产收益保值增值职能;四是资产监督制约的职能。一、资产基础管理职能国有授权集团公司受国家的委托,对集团内成员单位进行资产运作,资产的运作前提是从基础管理抓起,建立各个环节的必要的规章制度,使成员单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集团公司的整体管理效益。

  • 标签: 保值增值 资产经营 资产运行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监督制约 国家所有者权益
  • 简介:为了支持工商业职业会计师及其所在企业加强公司治理、提高企业业绩,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下属的工商业职业会计师(PAIB)委员会近日发布了题为《评价和加强组织治理》的国际良好实务指引。指引包括框架、基本原则、支持性指引以及参考文献等,将全球公认的适用于有效治理的良好实务原则汇集为一项国际基准,帮助工商业职业会计师及其企业进一步改善治理结构和程序,

  • 标签: 公司治理 实务 IFAC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评价 职业会计师
  • 简介:一、分部信息披露的有关规范近年来企业集团组建呈现强劲的势头,企业并购成为资本集中的基本方式,尤其是对证券市场上的上市公司而言,企业集团不断涌现。对企业集团的会计信息进行正确有效的揭示,对广大的集团信息使用者来说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企业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反映了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然而,企业集团往往又是控股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组成的多层次、紧密型的企业群体,通常具有跨行业、跨地区的特点,而合并会计报表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集团中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经营的特征与结果。因此,分部信息披露作为集团合并会计报表的有效补充,可以加强合并报表的有用性。美国投资管理与研究协会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分部信息在投资分析过程中是非常关键、非常重

  • 标签: 中国 上市公司 分部信息披露 财务管理 企业会计制度
  • 简介:本文选择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年报作为样本数据,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主要利用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以及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进行盈余管理。审计师与投资者对这些项目的非正常变化要重点关注,不断提高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鉴别能力,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以遏制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进行盈余管理。

  • 标签: 盈余管理 利润操纵 亏损
  • 简介:内部控制指数弥补了内部控制评价定量化的空白,是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行业或区域排名的直接反映,它能为企业强化自身内部控制管理、投资者规避风险、主管机构进行监管提供决策依据。以东北三省104家上市公司2009年数据为样本,进行内部控制指数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内部控制指数与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薪酬前三名董事薪酬总额显著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改变这些影响因素就能达到提高内部控制指数的目的。

  • 标签: 内部控制指数 上市公司治理 公司特征 会计造假 股权结构 内部控制五要素指数
  • 简介:本文阐述了股票期权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目前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的几大影响因素,并对已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最后总结经验并对拟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提出了若干建议。

  • 标签: 股票期权 行权 公允价值 股权激励计划
  • 简介:1998年度开始实施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赋予了我国A股上市公司对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和长期投资四项资产提取减值准备的选择权,而1999年度的《补充规定》则要求A股上市公司必须对上述四项资产提取减值准备。本文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在1998年度和1999年度资产减值情况的考察,发现当上市公司面临是否提取减值准备的会计选择权时,一般是选择不予计提,即使提了,其提取比例也显著偏低。而当被强制要求执行资产减值政策时,具有扭亏动机、配股动机和临界动机的上市公司一般会选择增加(或不减少)当期收益的资产减值政策,而具有亏损动机、变更动机和利润平滑动机的上市公司一般会选择增加(或不减少)未来期间收益的资产减值政策。在控制相关因素(资产规模、负债比率、资产质量)的影响后,我们仍然发现具有不同盈余管理动机的上市公司在提取各项资产的减值准备时存在程度不同的有利于其动机利益的偏差行为。

  • 标签: 资产减值 会计选择 盈余管理 机会主义 有效订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