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9 个结果
  • 简介:1929至1936年,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在卜凯主持下进行了中国土地利用调查。这是当时官方之外所组织的最大规模的农村调查之一。作为调查的成果,《中国土地利用》一书自其问世,即备受学界关注,至今仍对研究者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试从学术史的角度关注这一调查研究,探讨其缘起、进行、结果,特别是它与其最主要的赞助者——太平洋国际学会的关系,并由此窥探1920年代中期至1930年代中期该学会对中国农村问题研究,经济学研究,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赞助。

  • 标签: 金陵大学农林科 卜凯 中国土地利用调查 太平洋国际学会
  • 简介:编者按: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在东方,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多学派思想描绘了古代中国的教育盛景。在西方,从苏格拉底到夸美纽斯,从杜威到怀特海,先哲们为教育增添了不同的理念色彩。在21世纪的中国,教育更是迎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天,无数崭新的教育理念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的学校内生根发芽,如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本教育,强调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尊重学生发展天性的自然教育,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粹的传统文化教育,数不胜数。一次偶然的到访,一所农村学校让笔者见识到了一种具有蓬勃生命力的教育思想——质信教育。她在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中心小学诞生、生根、发芽,并在短短几年时间,如春风化雨滋润秧苗一般,呈现勃勃生机,结出智慧的种子。如今,质信教育已镌刻在南法信中心小学每一位师生的心中,已成为学校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

  • 标签: 南法信 中心小学 北京市顺义区 建柏 教育发展规律 传统文化教育
  • 简介:国合华夏城市规划研究院作为新设智库,始终致力于“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新旧动能转换工程、海洋强国战略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及乡村振兴、产业转型、休闲旅游、健康养老、品牌文化、体育健身等重点行业研究和探索,并为各地党委、政府及卓越企业等社会组织提供政策解读、规划编制、产业导入、金融创新、运营管理和开放合作等“全流程”的专业服务及智库支持,全面打造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的高端智库与一流专家团队。吴维海博士作为该院的执行院长,专注于政府规划、产业园规划、乡村振兴、旅游文化、金融信用、企业管理和国际合作等重点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他勇于创新,成果斐然。作为新时代的部委系统智库学者,吴维海将个人的人生价值与国家、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紧紧捆在一起,不断践行一名部委智库学者的光荣职责和历史使命。

  • 标签: 国家发改委 国际合作 城市规划 研究院 智库 学者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兴产业的不断兴起,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其中,企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对于高层次、高技能的创新人才需求不断加大。在此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地位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职业教育发展对于人才培养、企业创新、国家繁荣的重要性。创新性技能素质人才,已经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人才需求。在浙江省宁波市高教园区的浓郁文化氛围中,静卧着一所"高瞻远瞩"

  • 标签: 职业教育中心 创新实验室 人才培养 宁波市鄞州 国家繁荣 高教园区
  • 简介:1929-1934年的闽西赣南地区,也被称之为中央苏区。在中央苏区,中国共产党将马列主义应用到各种具体实践中去。为以后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时期的基层政权建设为考察对象,通过比较基层政权在此前此后的变化,力图揭示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改变基层社会控制力量,达到“从宗族到国家”的国家建设目的的。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基层政权建设 早期 1929一1934年 闽西赣南地区 宗族
  • 简介:文章在整理四川师范大学所藏李安宅先生亲撰《李安宅自传》(1961年9月3日撰成于西南民族学院,共21页)的前两部分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史料,通过分析李安宅先生早期学术发展的轨迹,归纳了其中存在的必然学术逻辑。文章指出,李安宅先生在非常年代回顾自身学术发展史时自称"文化买办",恰恰是其早年的中外学术文化浸润、其人游学中外各大学及学术机构的缩影。此外,他在民国时期的学术人生,还是当时一大批学者民族本位、"学术报国"式爱国情结的体现。

  • 标签: 李安宅 《李安宅自述》(1961年撰) 个人生活史 研究史
  • 简介:1956年工资改革奠定了计划经济时期工资制度的基本框架,在很大程度上希望通过建立等级工资制、扩大级差、推广计件工资和建立奖励制度等方式,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笔者以上海市档案馆藏相关档案资料为依据,对全行业合营前后上海纺织业新合营企业工人的工资变动情况进行了初步梳理,认为1956年的这次工资改革在增资指标不断降低、保证工资水平不出现大的波动的情况下,很难达到贯彻所谓"按劳取酬"的工资原则、建立合理等级工资制度、促进劳动生产率发展的目的。而在全行业合营前后积累的如工资制度混乱、冻结工资、取消变相工资等问题,更加剧了这次工资改革的负担,最终导致这次工资改革只能是一次十分不彻底的调整性改革,不仅没能建立稳固的工资体系,甚至加剧了工资工作的随意性。此后企业职工工资制度不断受到政治、文化等非生产因素影响,逐渐走向"平均主义",成为中国计划经济体制"非制度"化的集中表现。

  • 标签: 上海 1956年工资改革 纺织业 新合营企业 平均主义
  • 简介:本文旨在研究北京大学所藏朝鲜版古文献的资料价值。据统计,现北京大学所藏的朝鲜版古文献共300余种,3,600余卷,这些资料无论在质上还是量上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中,有14种善本被收录于《朝鲜版汉籍善本萃编》(2014)中并公之于众。这些文献将成为解决一系列问题的重要资料。包括朝鲜版古文献是以何种途径传入中国的,其中是否包含韩国国内所罕见的文献,以及这些文献与韩国现存的文献之间有何种关系等。基于上述考虑,本文第二章将先简要介绍《朝鲜版汉籍善本萃编》一书,第三章则将针对《朝鲜版汉籍善本萃编》中收录的6种"集部文献",对其内容及资料价值进行分析。本研究将有助于了解韩国学相关的古文献在中国藏书史上的地位。除此之外,本研究也对回顾古代中韩两国书籍交流的轨迹,探明中韩学术史有所助益。

  • 标签: 中国收藏 北京大学图书馆 朝鲜版古文献 《朝鲜版汉籍善本萃编》 集部文献
  • 简介:本文以東晉末年山陰法華寺僧曇翼修持《法華經》的故事爲個案,對中土普賢菩薩女身示化的傳說時代進行了考證。認爲這一傳說出現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以前,它的形成受到古印度有關信仰考驗文化的影響,經歷了不同的信仰形態的變化。

  • 标签: 曇翼 《法華經》 普賢 女身示化
  • 简介:本系列书评是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学才让太教授共同主持、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资助的“藏学人类学阿坝研究”项目的前期成果之一。为了深入理解作为整体的嘉绒文化,更有效地展开实地历史和民族志调研,项目组定期召开研讨会和读书会。

  • 标签: 藏族历史 文化研究 中心与边缘 读书报告会 嘉绒 历史书写
  • 简介:元代家臣根据其出身亦即“根脚”的大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大根脚家臣与小根脚家臣。前者权力基础稳固,后者则权力基础脆弱,在日常政务中虽能受到一时的重用,但也很容易失势倒台,受到严厉清算。“两都之战”后塔失铁木儿与倒刺沙遭遇的差异反映了这两类家臣不同的政治命运。大根脚家臣尽管名分上不过是大汗奴仆,实际上却也存在着大根脚家臣限制乃至威胁皇权的倾向,其中原因在于元代皇权的内在矛盾。

  • 标签: 元代 家臣 根脚 皇权
  • 简介:9月22日上午,广西地方志办公室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暨“三严三实”第三专题学习研讨会,会议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两个建成’目标”“严以用权,真抓实干,实实在在谋事创业做人,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新形象,为落实‘四个全面’提供有力保障”“学习贯彻《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为主题。党组书记、主任李秋洪主持会议并讲话,党组成员、副主任邓敏杰、秦邕江,副巡视员王艳珍及各处室副处级以上干部共22人参加会议。

  • 标签: 地方志事业 中心组学习 发展规划纲要 办公室 自治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简介:从菲利普王之战到独立战争结束的一个多世纪里,英属北美殖民地陆续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印第安人囚掳叙事。对于被印第安人掳获的殖民地人而言,这些叙事不仅是其建构印第安人作为"野蛮人"的"他者"形象的重要载体,也暗含了对自身角色与身份认同的理解。殖民地人运用清教、自由和权利话语,使印第安人的"他者"形象从"崇拜撒旦、堕落邪恶的异教徒"到"迷信愚昧、酗酒食人的野蛮人",从"好战残忍、热衷杀戮的嗜血恶魔"演变为象征"专制暴政、贪婪腐败的文化符号"。这种建构的复杂流变内含了野蛮与文明、宗教与世俗、他者与自我之间的对立,激发了殖民地人的危机想象与自我审视。它不仅加速了殖民地人对印第安人身份的排斥,还深化了殖民地人对自身特质的认知,促进了其身份认同由殖民地人、英国人向美利坚人的过渡与转变。

  • 标签: 殖民地人 印第安人 囚掳叙事 “野蛮形象” 身份认同
  • 简介:中国科学社是近代中国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综合性科学社团,它团聚了数千名当时中国学术界的精英,促成并参与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生发展,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迁。本书运用科学社会学、历史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全面梳理了这一科学社团在震荡的近代中国社会中的演化及其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响,探讨了中国科学发展与社会变动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中国科学社在变迁社会中的社会角色调适、

  • 标签: 上海社会科学院 近代中国社会 中国科学社 科学社团 历史研究所 最新成果
  • 简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好校长首先应当是一个好组织者、好教育者和好教师,不仅对上自己的课的孩子来说,而且对全校学生和教师来说都应如此。崔建梅,双重身份,业务上是北京市学科带头人,行政上是一校之长。执教二十余载,从师范毕业生成长为区数学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

  • 标签: 瀛海镇 师范毕业生 中心小学 中学高级教师 学科带头人 一校之长
  • 简介: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自其《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初出版之后一直在国内外史学界影响广泛,它认为明清以来的人口增长导致了长江三角洲植棉等经济行业的单位工作日劳动报酬的递减。鉴于史学界至今未有人从该书内部详细分析这一理论的实际论证过程,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指出它存在:一,植棉经济发韧于明代等诸多事实判定疏误或不当之处;二,抽样数据的数量严重不足等统计数据问题;三,植棉等经济行业的单位工作日劳动报酬因其单位产出价格的巨幅变动而无法简单比较等逻辑分析方面的问题。据此,本文认为该书没能有效证明过密化理论符合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的历史发展事实。

  • 标签: 过密化理论 黄宗智 明清时期 长江三角洲 人口增长
  • 简介:学校简介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第二中心幼儿园简称“魏善庄二幼”,坐落在京南40公里处被誉为美丽“梨乡”和芬芳“月季小镇”的魏善庄。幼儿园原名“半壁店中心幼儿园”,2008年更名为“魏普庄二幼”,成为独立法人单位。由于受场地限制,园所仅能容纳6个教学班,是一所微小型农村镇中心园,占地2732.2平方米,幼儿200名,教职工36人,且多数为新入职教师。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魏善庄镇第二中心幼儿园遵从《纲要》《指南》以及《教育方针》精神,制定了适合自己的办园理念,明确了自己的办园宗旨、目标,并解析出了属于自己独特视角的教育目标。“仁善文化”和“品效精神”

  • 标签: 中心幼儿园 魏善庄镇 成果名称 北京市大兴区 教育目标 季月
  • 简介:2012年9月21日一25日,辽宁省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中心一行7人在金海燕副主任的带领下赴甘肃兰州参加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2年年会。本次年会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主办,西北民族大学承办,西北师范大学和甘肃省民族研究所为协办单位。来自全国各科研院所、高校的人类学民族学专家学者逾550人济济一堂,就近几年国内人类学民族学领域的研究新成果进行交流学习,并共同探讨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研究侧重点。

  • 标签: 大连民族学院 中国人类学 民族宗教问题 辽宁省 专题会议 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