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夺去’类双宾语句是双宾语句”这个观点作了新的论证,第二部分讨论“给予”类和“夺去”类哪个是双宾语句式的原型。文章认为,关于此问题的争论源于对相关因素的不全面的认识。句式原型至少应包含如下四个特征:历史上出现在先;句式扩展上占优势;频率上占优势;理解上占优势。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给予”类的原型特征多于“夺去”类,应该视为句式原型。

  • 标签: 双宾语句 原型 给予 夺去
  • 简介:而有些系统则在后续过程中来处理歧义切分问题,实际应用的统计分词系统都要使用一部基本的分词词典(常用词词典)进行串匹配分词,在其匹配切词阶段保留所有可能的切分结果(包括歧义切分)

  • 标签: 文本词语切分 现代汉语文本 词语切分技术
  • 简介:汉语词根的词缀化倾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进程中,现代汉语词根语素的词缀化倾向就表现为从词根发展到类词缀,进而发展为典型词缀。分析阐释了类词缀与典型词缀之间、类词缀与词根语素之间的共性特点和差异之处,以期为判断词缀和类词缀的特点和范围提供参考。

  • 标签: 词缀化倾向 词缀 类词缀
  • 简介: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单字条目为考察对象,以其后的用例为标准,认定现代汉语共有单音词3004个,词义义项6414个。单音词的突出特点是:形式单一,内容繁富,使用频率高。单音词是基本词汇的核心,是描写现代汉语词汇体系的切入点

  • 标签: 现代汉语 单音词 结构形式 使用效率 范围划分
  • 简介:新编《现代汉语实用词性例释词典》将所选实用词条,按十二类词性归类。凡被辑录的词条,皆划归词类,或属实词,或属虚词,或属虚实兼类。实词和虚词都有一词—性的,也有一词多性的。例释是语汇被运用、被注释的思维空间,是具体化了的语言环境,新编例释为每个词条特设了一个语言环境,是语言环境的再创造。另外,本词典还使用同义词或反义词联句例释。

  • 标签: 词性 词类 实词 虚词 释义 例举
  • 作者: 马小玲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1-08-18
  •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8期
  • 机构:摘要:兼语句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特殊句式。本文试从兼语句的结构特征、语义特征以及兼语句与其它句式的结构比较中区别这一句式的特性,并试图通过分析说明“使/让”类动词的使役特征,说明其在兼语句中具体致使意义和在使动结构中抽象致使意义的区别。
  • 简介:惯用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习用已久、定型定义且口语性极强的短小固定词组。在我们的日常言谈、文章中,惯用语广泛存在,其为现代汉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现如今学术界关于隐喻的研究成果虽已较丰,然而对于惯用语隐喻的研究则相对匮乏。基于此,文章主要从惯用语和隐喻的概念、特点出发,对惯用语隐喻的特点和功能进行论述。

  • 标签: 惯用语 隐喻 功能 现代汉语
  • 简介:<正>自从1956年开始准备编写《现代汉语词典》到1978年正式出版,前后经过了二十二年。在这段漫长的工作中,从我个人来说,经验没什么,教训却不少。以下儿个问题对做词典工作的同志或许有可借鉴的地方,简单地谈谈个人的看法,供参考。

  • 标签: 词典编写 现代汉语词典 工作人员 编写细则 准备工作 编写宗旨
  • 简介: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做”字字头后附有“(作)”。词典《凡例》中说:“繁体字、异体字加括号附列在正体之后;既有繁体字又有异体字时,繁体字放在前面。括号内的字只适用于个别意义时,在字前加上所适用的义项数码。”根据这条说明,“做”是正体字,“作”加括号附列在“做”之后不是繁体字就是异体字。而且在“作”字前没有加所适用的义项数码,应该认为是适用全部义项。查《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2002年版就是这样,2005年版没有修改,仍保留了原样。

  • 标签: 《现代汉语词典》 “做”字 “作”字 繁体字 异体字 《凡例》
  • 简介: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多义离合词可以分成三类:基本义可以离析引申义不能离析;各个义项都可以离析;基本义不离析引申义可以离析。第五版和第六版词典收录多义离合词数量的对比显示出离合词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各类都在一定程度内增加。基本义不离析引申义可以离析的一组,是引申义较高的使用频率促进了它同其他动宾结构一样可以离析使用,同时离析使用也使得其频率提高。

  • 标签: 《现代汉语词典》 多义离合词 频率
  • 作者: 杨麦姣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4-14
  • 出处:《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3年第4期
  • 机构:[摘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汉语教材的改革,新时期现代汉语教材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形式上向多媒体教材迈进;内容上重实用,紧密结合时代语言。
  • 简介:<正>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意思相近、但结构不同、表达效果不同的句子,叫做同义语法形式。研究同义语法形式,可以使我们准确地把握句子的使用场合和理解句子的意思及其表达效果。下面举例说明: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闪闪地睒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有一伟大的男子站在我面前,美丽,慈悲……第一句,如果写成“……墙外有两株枣树”,那就是通常的平淡无奇的说法,不能产生“力”,亦即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现在先写了“一株是枣树”,初步突出了“枣树”,按通常的语言心理来看,接着很可能是“还有一株是柳树”之类的说法。谁料竟是“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此所谓于意内见意外,于不可能中见可能,真是天工神斧落笔不凡。从修辞学上说,这几种说法叫做同义语法形式。第一句,还可以写成“……有两株树在墙外……”,那就是介绍情况的句子,用“有”字来引进“树”。现在写成“……墙外有两株树……”,这是一种“存现句”,这种句式一般用于描述环境,鲁迅在这里正是描述环境的,可谓贴切无比。第二句,也可以写成“几十个星星闪闪地睒着眼,冷眼”。“睒”是施受两属的动词,“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既可以是“睒着”的宾语,也可以是“睒着”的主语。但表达效果不

  • 标签: 同义语 宾语 枣树 表达效果 现代汉语 主语
  • 简介:本文运用归纳和分析的方法,以字母词为研究对象,简要概述了字母词的组合类型,并对字母词的特点进行分析,最后探讨了字母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笔者旨在探索字母词的特点和影响,进而使人们对字母词有更全面的了解。

  • 标签: 字母词 组合类型 特点 影响
  • 简介:摘要现代汉语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基础性科目,其对于学生的汉语言教学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情况下,必须按照要求积极的规划好相关的教学管理,重点做好实践性的教学。本文就从这一问题出发,同时结合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相关特点展开分析和探讨。

  • 标签: 现代汉语 课程教学 实践性 分析
  • 简介:通过对《现代汉语大词典》(第5版)C字母下的双音节复合词结构关系的考察,阐述了现代汉语平面下复合词的结构划分的大致面貌和划分的原则,并且指出目前的五种结构关系并不能完全涵盖所有词的结构。

  • 标签: 现代汉语 双音节 复合词
  • 简介:采用定量统计法、描写法、实证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从形式结构和意义结构两部分对偏正式双音复合词的构词进行探析。从形式结构看,常见的构词类型有“名素+X”“动素+x”“形素+X”三类,且构词类型相同的词所属词性不一定相同;从意义结构看,语素义与结构义存在对应关系。

  • 标签: 现代汉语 偏正式双音复合词 构词类型
  • 简介:"名+名"偏正复合名词是汉语定中复合词的主体类型,60多年来对于这类名词的构词研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对其中语义关系研究和语法结构研究两大方面的具体内容进行梳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对该项研究进行前瞻,对推动构词研究是有一定意义的。

  • 标签: 偏正复合名词 语义关系 语义结构 语法结构 前瞻
  • 简介:<正>称谓强烈地反映出人的社会属性,人际关系的价值观念,与整个社会文化、政治背景、传统习惯密切相关,确实值得研究。社会的变动引起社会和语言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名与实之间的不协调,反映在现在的称谓上便是有实无名和名实不符的变异现象比较突出。因而出现缺环与泛化的混乱。今天,几乎每个人都有在某种场合下找不到合适的称谓陷入尴尬局面的经验。这里既有社会原因,也有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模糊性和多义性的原因。语言学工作者对称谓的不断涌现不能充当“交通警察”,指手划脚,强求一致。由于交际上的需要,最终总会有合适的称谓出现的。语言有一种自我调节的功能,当称谓发生局部混乱,暂时失去平衡时,它能主动调节,从局部的无序走向有序。

  • 标签: 泛化问题 缺环 师傅 信封 社交称谓词 “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