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小剂量激素吸入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对血清细胞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n=41)、观察组(n=41)。对照组予以大剂量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观察组予以小剂量二丙酸倍氯米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及肺功能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8、IL-10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小剂量激素吸入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的效果更加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激素 噻托溴铵 血清细胞因子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加乙肝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方法筛选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到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108例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因用药方式不同,随机将入选的108例患者均分为基础组与研究组作对比研究。结果治疗后研究组HBsAb水平与基础组比较p<0.02;AST水平与基础组比较p>0.02。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加乙肝疫苗可显著提高CHB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血清TNF-α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拉米夫定 胸腺肽 乙肝疫苗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黛力新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疗效及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方法共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12月间我院门诊收治的IBS-D患者96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黛力新片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评分量表测评及临床疗效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GF的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评分差异不显著(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GF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GF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6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IBS-D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并且临床疗效肯定,这可能与脑-肠轴途径分泌血清NGF水平明显降低有关。

  • 标签: 黛力新 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血清神经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敏C反应蛋白、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伴2型糖尿病患者中所起作用及其间的相关性。方法155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伴2型糖尿病组,三组均检测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伴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甘油三酯、超敏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明显超过其他两组患者(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的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伴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单纯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2型糖尿病 炎性标志物 纤溶因子水平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特布他林联合多索茶碱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血清 IL-1、 IL-6、 TNF-α因子水平的影响。 方法 现选取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入住我院的慢阻肺患者 118 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 59 例。对照组仅使用特布他林治疗,研究组使用特布他林联合多索茶碱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血清因子水平变化和治疗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血清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在治疗慢阻肺患者的过程当中,特布他林联合多索茶碱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多加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特布他林 多索茶碱 慢阻肺 肺功能 血清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时使用头孢呋肟和痰热清的效果。方法收集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132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头孢呋肟,观察组联合痰热清,将两组血气指标以及血清炎性因子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气指标以及血清炎性因子的改善情况均更优,P均<0.05。结论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头孢呋肟和痰热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降低其机体的炎性因子表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慢性支气管炎 头孢呋肟 痰热清 联合治疗 血气指标 炎性因子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瑞舒伐他汀,观察组患者口服普罗布考,对比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及炎症因子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内膜斑块面积和不稳定斑块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及炎性因子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普罗布考 瑞舒伐他汀 脑梗死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免法(RIA)测定颈源性视力障碍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在颈源性视力障碍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从2000年11月至2010年12月来空军临潼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地方人员和在中心进行健康疗养的飞行员。以有无颈椎病为标准分为颈椎异常组和颈椎健康组。随机选取颈椎健康人员30人,颈椎异常组30人,用放免法(RIA)测定血浆及海马匀浆TNF-α含量并进行对比,比较视力改善情况。结果所有颈椎异常组均进行手法颈椎整复治疗后视物模糊减轻,清晰度增加,颈椎正常组血浆TNF-α含量为34.25±2.19ng/l,而与颈椎异常组血浆TNF一α含量为56.79±3.17ng/l,颈椎正常者血浆TNF-α含量明显低于颈椎异常者(P<0.05)。结论基于本课题研究结果,我们认为血浆TNF-α增高是造成颈椎源性椎动脉持续缺血因素,是引起颈源性视力障碍的重要因素。

  • 标签: 颈椎疾病 视力障碍 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心力衰竭(CHF)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辅助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CHF患者30例进行研究,均采用采用糖皮质激素辅助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对治疗前后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临床疗效较好,且治疗后神经内分泌因子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辅助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重症心力衰竭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分泌情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重症心力衰竭 CHF 糖皮质激素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神经内分泌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德福韦酯片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及IgM与IgG抗体影响。方法现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乙型肝炎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法表实验25例、对照组25例,实验组采取阿德福韦酯片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阿德福韦酯片治疗,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Th1、Th2检测结果均高于治疗前,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Th1、Th2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gM、IgG检测结果均优于治疗前,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IgM、IgG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中可采取阿德福韦酯片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阿德福韦酯片 聚乙二醇干扰素术 乙型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