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对我院产科高危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降低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促进用药安全的持续改进。方法以“降低产科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缺陷”为主题,按照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结果4个月的品管圈活动中,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缺陷例数从活动前50例降至活动后的10例,下降为80%。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降低产科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缺陷,提高了用药安全性。

  • 标签: 品管圈 高危药品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医院门诊早期脑卒中患者分诊准确的方法及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到本院分诊的600例早期脑卒中老年患者(年龄>60岁),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00)和对照组(N=300),对两组分诊失误的原因进行分析统计,观察组依据误诊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给予干预,对照组不给予干预,对两组门诊的分诊失误所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医院门诊的分诊准确造成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因素患者和家属的因素、患者的疾病因素、医护人员与医院管理方面的因素;观察组通过对策干预以后,其分诊的失误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33%(P<0.05)。结论依据医院门诊的分诊失误原因给予并实施相应的对策,在及时诊治病人疾病、完善医院的门诊管理以及提高门诊早期脑卒中患者分诊准确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准确率 医院门诊分诊 对策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结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本院在2014年4月~2016年3月期间采取的1200份临床标本,对所有临床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检验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经验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比较2014年4月~2015年3月与2015年4月~2016年3月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结果在2014年4月~2015年3月期间,微生物检验阳性包括血液标本82.65%、呼吸道标本53.16%、尿液标本92.09%以及痰液标本67.53%;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为72.89%(457/627)。2015年4月~2016年3月期间,微生物检验阳性包括血液标本55.81%、呼吸道标本39.04%、尿液标本71.71%以及痰液标本23.68%;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为51.83%(239/573)。两组时间段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在不同时期具有较大差异,且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这就要求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措施,从而提高检验阳性

  • 标签: 临床标本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输液流程对门急诊输液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输液室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进行输液治疗的5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均为2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输液流程,观察组则应用优化输液流程。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及输液等候时间。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的总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等待输液所用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急诊输液室采取优化输液流程可有效降低患儿输液过程不良事件发生,缩短患儿输液的等候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优化输液流程 门急诊输液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品管圈(QCC)活动,进一步降低供应室回收物品记录差错发生。方法开展降低供应室回收物品记录差错发生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分析回收物品记录差错发生的原因,制定对策进行质量改善。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供应室回收物品记录差错发生率由活动前的8.71%下降到活动后的3.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圈员综合能力和团队凝聚力均有较大程度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临床科室对供应室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防范意识,降低供应室回收物品记录差错发生,提高临床科室对供应室的满意度。

  • 标签: 供应室 回收物品 品管圈 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对手术患者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7月本院进行的60台手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台。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消毒和护理,观察组采取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对比两组手术细菌数和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室术前10min、术中20min、手术结束时的细菌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d白细胞(WBC)异常例数、术后发热例数、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能够有效地减少手术时细菌数,降低术后感染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强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避免术后肺部感染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手术患者。并将其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强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后收治的76例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发生术后肺部感染几率和健康知识知晓。结果经不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术后肺部被感染为19.35%;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被感染为3.95%(P<0.05);观察组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的知识及措施知晓为92.11%;对照组知晓为83.87%(P<0.05)。结论强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避免术后肺部感染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在减少患者痛苦同时,提高了患者对预防肺部被感染知识及措施的知晓以及生活质量。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干预 肺部感染 影响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提高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为活动主题,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影响PICC导管置管低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制订整改方案并实施。结果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较活动前明显增高。

  • 标签: 品管圈 PICC 置管率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门诊处方合格,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方法在门诊药房按品管圈活动的十大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评价该活动的有形和无形成果。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门诊处方合格率由改善前的92.31%提高至97.39%;药师在品管手法的认识、沟通与协调能力、面对问题的勇气、倡导和谐程度等方面有较大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对提高我院门诊处方合格是可行的,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处方合格率 对策 成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计划生育干预对孕妇分娩后短期内再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320例来我院进行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孕妇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60例。观察组孕妇在分娩前后均接受计划生育干预,对照组均未接受计划生育干预,并对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半年,比较两组孕妇分娩后半年内的再孕及对计划生育相关知识的认知度。结果观察组产后半年内有效避孕为97.50%,与对照组69.38%比较显著较高,再孕为2.5%,与对照组30.62%比较显著较低(P<0.05);且干预前,两组生育保健相关知识认知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计划生育保健知识的认知度评分为(86.76±13.42)分,与对照组(62.24±13.43)分比较显著较高(P<0.05)。结论计划生育干预有利于向育龄女性普及生育知识,降低孕妇分娩后短期内再孕,对预防产后短期内意外怀孕及女性生育健康起到积极的干预作用。

  • 标签: 计划生育 孕妇 分娩 短期内再孕
  • 简介: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不同应激程度与早期肠内营养达标间的关系。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分为鼻空肠管组和鼻胃管组,每组30例。分析不同应激程度危重症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达标情况。结果:鼻空肠管组前白蛋白水平的上升趋势较鼻胃管组明显,第7天起2组患者的前白蛋白比较出现显著差异(P〈0.05),但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鼻空肠管组不同应激程度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达标均显著高于鼻胃管组(P〈0.05),且2组应激程度与达标呈负相关(r=-0.645、-0.583,P〈0.05)。患者不同应激程度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324,P〈0.05),但与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的应激程度越高,其早期肠内营养耐受程度越低,营养达标越低。

  • 标签: 危重症患者 应激程度 早期肠内营养 达标率
  • 简介: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加,环境因素的改变,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的患病及血液透析患者的人数逐年上升.1990年全球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约50万人,到2010年增长到约为200万人,平均年增长约7%.在这些血液透析患者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其发生为65%~85%,根据其发生时间可分为透析期高血压及透析间期高血压.有研究提示血压的变化与患者的死亡相关,所以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有效的血压监测,了解透析期及透析间期的血压变化规律并据此对其进行有效的管控尤为重要.本文将就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的监测方式、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与死亡之间的关系综述如下.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血压变化规律 影响因素 死亡率 终末期肾脏病 心血管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鱼骨图分析法在提高痰标本采集准确中的应用。方法分析痰标本留取不合格及采集低的原因,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0月需采集痰标本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指导患者留取标本,观察组应用鱼骨图分析法指导患者留取标本。观察比较两组的采集合格。结果对照组成功采集50例,合格80%;观察组成功采集50例,合格96%,观察组的痰标本采集准确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鱼骨图分析法可以提高痰培养标本采集准确,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 标签: 鱼骨图 痰标本 采集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儿科住院病人大小便标本送检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提高住院患儿大小便标本送检”为活动主题,收集了本科室2016-4-1至2016-4-14的查检数据,分析患儿大小便留取偏低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结果经过品管圈活动的实施,患者的大小便标本送检率由69.37%提高到90.83%,护士团队凝聚力及运用品管圈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意识得到了加强。结论实践品管圈的活动能够提高临床送检,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大小便标本 送检率
  • 简介:摘要目的降低儿科护士对住院患儿血标本采集错误的发生。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以“降低血标本采集错误”为主题,通过品管圈各种QC手法,对活动前的2015年3-5月份血标本采集错误进行统计及原因分析,拟定实施对策并实施,将活动前后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试管应用错误、漏采血、条形码错误均为0.00%低于对照组5.38%、0.96%、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的活动有效的降低了血标本采集错误,改进了护理工作方法,增强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自信心及团队凝聚力,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儿科 血标本采集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