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80 个结果
  • 简介:在对待客观物象的审美态度上,涛主张移情说,"山即海,海即山也".通过审美移情而获得的美感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价值感,即物我同一.涛认为自己与山海都是知音,"山海而知我受也".通过我与物的同化,由此感受到物物之间的同化.同化表现在艺术创作上是一种替代,绘画的刨作过程就是寻求替代的过程.涛在审美判断上提出"不似之似",这是形神关系的理论延伸.涛认为:其原因一是艺术家的气质不同,二是在于大自然时间的变幻无常,三是由于物象空间与人的关系转换.所以,绘画的形象永远是偏离对象的.

  • 标签: 石涛 绘画 艺术创作 审美判断 艺术家 形神关系
  • 简介:由北京美术家协会主办的该展于2011年九月三十日至十月八日在中国画院美术馆举行。展览共展出八十余件作品,其中汇集梁树年先生出水画、花鸟、书法、篆刻、课徒画稿四十件,学生和弟子山水画作品四十余件梁树年先生从师祁井西、张大千,

  • 标签: 山水画作品 诞辰 纪念 画展 美术家协会 美术馆
  • 简介:陈宪章先生已经83岁了。他是豫剧大师常香玉的伴侣,也是全国知名的剧作家。他在戏剧创作、导演艺术、剧团管理诸方面均卓有建树。特别是他对常派艺术的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常派艺术名副其实的铺路。我和陈宪章先生开始相识,是1951年夏季。那时,全国掀起了如火如茶的为支援抗美援朝的捐献热潮。常香玉同志率先提出,她和她所领导的香玉剧社决定以义演的收入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捐献一架飞机。这项倡议立即得到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西安市委的批准。毋庸讳言,这项空前的义举,是陈宪章、常香玉夫妇共同商定的,而思想锐敏、文化知识较高并担任香玉剧社副社长的陈先生在这件大事上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他俩当时也没有估计到,一个民营剧团、一个28岁的豫剧演员为抗美援朝自愿捐献一架飞机,在国内乃至国际产生的影响是多么巨大!为了支持这一义举,西北文化部、西北文联派马运昌、毛云霄和我到香玉剧社协助完成这项工作。这时的陈宪章,年方34岁,风华正茂,精力充沛,他和香玉同志热情地欢迎我们到来。发倡议容易,要实现倡议可不是那么简单。按当时规定,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的价格是人民币15亿元(旧币),根据香玉剧社收入的标准,以满场计算,演出200多场才能完成这项任务。在...

  • 标签: 常派艺术 知道陈宪章 艺术铺路石
  • 简介:音乐剧《三峡》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散文化的诗化结构、浪漫的舞台写意美学以及歌、舞、剧三者的水乳交融构成了该剧的主要艺术特色。

  • 标签: 音乐剧 《三峡石》 诗化结构 舞台写意
  • 简介:稽山披彩,鉴水映辉,载歌载舞,共荐馨香。4月20日上午,2009年公祭大禹陵典礼在绍兴大禹陵广场隆重举行。海内外来宾和绍兴市各界代表1500多人,满怀虔诚地参加公祭典礼,追念禹帝泽被后世的丰功伟绩,祈福华夏大地民生阜康,福祉绵长。

  • 标签: 大禹陵 绍兴市 广播电视 直播 载歌载舞 丰功伟绩
  • 简介:十二音序列音乐与简约主义音乐是上个世纪先后产生的重要音乐流派,简约主义音乐在其本质上与十二音序列音乐是对立的。本文通过对《阿赫玛托娃安魂曲》的分析,研究其中的宗教音乐元素以及将十二音序列音乐与简约主义音乐结合起来的途径。

  • 标签: 约翰·塔文纳 阿赫玛托娃 安魂曲 神圣简约主义 十二音序列
  • 简介:2016年5月19日晚,来自广州星海音乐学院的演奏家、歌唱家和优秀学生们一同在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厅为沈城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音乐会。本次音乐会分为三个篇章——"星系岭南""海百音"和"艺贯中西",分别包含了风格各异的音乐作品。演出的首支曲目,是广东传统音乐"五架头"《雨打芭蕉》,由曾获第四届"文华奖"最高奖项"演奏奖"的高胡演奏家余乐夫带领星海音乐学院的优秀学生郭佩丽(扬琴)、刘佳(笛箫)、陈美力(椰胡)、

  • 标签: 星海音乐学院 沈阳音乐学院 雨打芭蕉 秦琴 文华奖 音乐作品
  • 简介:舒伯特钢琴特性曲《即兴曲》(D899.No.4)集中体现了数学中黄金分割与菲波契数列的应用,对这首经典的乐曲进行分析,从中可以发现乐曲中蕴含的奥秘,从而进一步揭示作曲家的创作密码,对乐曲有更深、更新层面的认识。

  • 标签: 舒伯特 即兴曲 黄金分割 菲波纳契数列
  • 简介:李斯特(1811—1886)的两百周年诞辰紧跟在柏辽兹、门德尔松、肖邦和舒曼两百周年之后,他保持了作为最杰出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地位。尽管如此,他作为作曲家的事业却因为人们普遍认为他历来是最伟大的钢琴家而易被忽视。他的大部分作品为钢琴创作,其中大多是为了他本人演奏而定做的,许多乐曲的演奏难度几乎前所未有。

  • 标签: 李斯特 编者 力量 门德尔松 浪漫主义 钢琴创作
  • 简介:庄子的哲学思想中所包孕的艺术精神深奥玄妙,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坐忘”——“神遇”——“无法”.庄子的思想有着自己内在的逻辑性。虚静式心境的获得,心与物的合二为一,加之表现技巧的纯熟(“指与物化”),使心、手、对象之间没有了中问距离,即可追求“无法”之境。涛的《画语录》在审美关照的前提条件、主客合一的艺术至境、“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的艺术自由三个方面与之存在着渊源关系。

  • 标签: 庄子 石涛 “坐忘” “神遇” “无法而法”
  • 简介:针对一九九八年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湾东端海滨的东连岛上发现的《苏马湾界域刻》(刻制于公元十二年新莽时期),本文从'隶变'与'今隶'产生后的隶书规范的过程与规律,从隶书演变中后期状况的分析与比较,从'苏马湾界域刻'对于东汉早期碑刻的浸渍与影响等方面,较为详细地从书风、背景与演化的内在联系诸方面,对于'苏马湾界域刻'的成因与研究的价值与意义,进行了全新的研究。

  • 标签: 隶变 西汉刻石 苏马湾界域刻石 开通褒斜道刻石 民间书风
  • 简介: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位于长江与南黄海交汇处的江苏省通州古镇港,每逢八月中秋,有供月、拜月、赏月的民俗活动。各家商铺在店门前的石板街道中间,摆上八仙桌子,桌上焚香清供。另外,陈设各式供品,有

  • 标签: 中国戏曲 考述 清末民初 李克用 黄金台 瓷盘
  • 简介:鲁第一次去南泥湾是在1942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大生产时,作为西北文艺工作团的美工为359旅的指战员慰问演出。第二次去南泥湾是1961年秋,看到途中景色比20年前更加苍郁、雄厚、旷达,宁静中仿佛又听到当年开荒战士的歌声、笑声和镢锨的撞击声。

  • 标签: 南泥湾 中国山水画 石鲁 重读 意境 陕甘宁边区
  • 作者: 吴珺珺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4-14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4期
  • 机构:摘要:中国画不仅仅是塑造形体,处理空间和平面,中国画以“迹”造“象”的形式,致力于人类精神的抒发与意境的表达。在形式上,中国画较之与外国的油画,其最大的特殊点在于“笔墨”。笔墨是中国人表现自己艺术思想的抒写方式,是绘画的特殊与一般关系的体现。本文试从吴镇和石涛的绘画作品中去解读中国传统绘画的精神所在。
  • 简介:“技术”作为一种非物质形态的传承工艺,伴随着人类的进步从远古走到了今天。本文就艺术这类特殊形式的社会活动,从“技术”是生产力、“技术”是思想的产物、”技术”是艺术的生命线三个方面阐述了“技术”在艺术发展历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技术工艺能使精神转化成艺术并达到完美,因此它将会被主观意识作为一类艺术风格来追求和表现;另一方面,技术工艺自身具有客观规律性,故而它虽然产生于人脑,但并不随主观意识而消亡。“技术”与人类同在、“技术”必将永恒。

  • 标签: 不平衡理论 生产力 技术 技术风格
  • 简介:<正>阮大铖是明末善写喜剧的著名作家。据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著录,阮氏共作传奇11种,今存4种,即《春灯谜》、《牟尼合》、《双金榜》、《燕子笺》,合称《巢传奇四种》。其中尤以《燕子笺》、《春灯谜》最有轰动效应,出现民间演出岁无虚夕的盛况,以至于南明灭亡后,被人讥为是亡国之音。一个作家所写的戏剧,在曲坛乃至政坛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不能不引起人们

  • 标签: 石巢传奇四种 春灯谜 牟尼合 燕子笺 霍都 阮大铖
  • 简介:在历史上,随着纸的普遍应用,在书法复制领域很快出现两个新事物,就是搨书与拓。搨书是在纸上复制书帖上的书法,拓是在纸上复制碑石上的书法。古代拓之拓,读音如“塔”,与搨相同,然而意思有别。如今的搨,已简化为拓,两字无区别。从科技史角度看,搨书与拓的意义不仅在复制书法,它更是印刷术发明以前最重要的复制手段。以此为先导,中国人先于世界上任何民族,最早跨入开拓复制技术的海阔天空之中。手工抄写在世界各国的历史上,都是最古老的文字复制工作。虽然是天天都有抄写,它成为世人最熟悉不过的事,可是没有人知道,也未有人想到,可以利用复制技术代替手工抄写。揭书与拓本是为复制书法,然而从此足以认识复制技术可能带来的好处和意义。由此产生的激励与启发,非常重要。从复制书法,到进而复制书籍,成为中国古人走过的一条难得的康庄大道。所以到隋唐之间,拓普及之时,中国人发明印刷术,就是随时都有可能的。搨书与拓放在一起讨论,便于互相参证与对照。本文旨在考订搨书与拓的产生、发展的史实,时间以发明印刷术的唐代为下限,包括唐代。

  • 标签: 书法 复制技术 史实 开拓 唐代 书籍
  • 简介: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影坛涌现出了众多风格独特的电影艺术家,朱麟便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位。朱麟电影呈现出了鲜明的民族风格,本文将以他的代表作《人海遗珠》为考察对象,探寻朱麟电影在对话场面设计中所体现出来的民族特色。

  • 标签: 对话场景 民族特色 人海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