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韦格肉芽肿(Wegenergranulomatosis,WG)是一种坏死性肉芽肿小血管炎,病变可以累及全身小血管,其中上、下呼吸道和肾脏最常受累。WG男性多发,虽然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但以40~60岁之间为高发年龄段。WG病变可为全身性或局限性,早期病变有时仅局限于上呼吸道某一部位,

  • 标签: 韦格纳肉芽肿 肾脏损害 坏死性肉芽肿 早期病变 小血管炎 高发年龄
  • 简介:目的:探讨匹配负波(mismatchnegativity,MMN)检查在正常青年人中的特点,并分析阅读状态和集中注意力时MMN检查的结果有无差异。方法对12例青年女性(年龄29-31y,平均30.08y)和18例青年男性(年龄27-34y,平均30.22y)行MMN检查,所有受试者均行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检查,确定ABR阈值,MMN检查在受试者在阅读状态和集中注意力状态时分别检测,采用oddball刺激方式,给予短纯音刺激,偏差刺激声为2000Hz,概率为20%,标准刺激为1000Hz,概率为80%,刺激频率为1.1次/s,刺激声强度为ABR阈上50dBnHL;观察MMN潜伏期及波幅的特点。结果所有受试者ABR阈值均≤25dBnHL。每例受试者均可引出MMN波形,女性在阅读状态下MMN潜伏期为159.57±20.64ms,波幅为3.82±1.38uV,在集中注意力状态下MMN潜伏期为155.96±17.51ms,波幅为4.28±1.89uV,经配对t检验潜伏期和波幅在两种状态下无显著差异;男性在阅读状态下MMN潜伏期为150.48±19.57ms,波幅为3.75±1.27uV,在集中注意力状态下MMN潜伏期为144.81±15.42ms,波幅为3.99±1.34uV,经配对t检验潜伏期和波幅在两种状态下无显著差异;经独立样本t检验,男女在上述两种状态下MMN波幅和潜伏期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正常青年男女均能引出MMN波形,男女之间MMN检查的波幅和潜伏期无差异,阅读状态和集中注意力状态对MMN检查的波幅和潜伏期无影响。

  • 标签: 失匹配负波 听力学 注意力 正常人
  • 简介:目的初步探索听障儿童在非言语信号和言语信号刺激下匹配负波(mismatchnegativity,MMN)的潜伏期和波幅发展特征。方法采用经典的Oddball范式,以1000Hz;Hz和bd/为标准刺激,1100Hz和/ba/为偏差刺激,分别对8例健听儿童和10N听障儿童进行测试。结果听障儿童的MMN潜伏期较健听儿童稍延长,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听障儿童的MMN波幅较正常儿童明显要小,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音对和声调对的MMN潜伏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波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MN可作为一种客观检查方法,为听障儿童的听觉康复效果评估提供依据。

  • 标签: 听障儿童 失匹配负波 前注意加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中医辩证施膳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8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在常规护肝、补充电解质的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中医辨证施膳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HAMD-17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命活力、情感能力、社会能力及精神健康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躯体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辩证施膳护理有助于改善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肝硬化失代偿 施膳护理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韦格肉芽肿病(Wegener’sgranulomatosis,WG)是一种全身系统性疾病,临床上特征性地表现为上、下呼吸道坏死性肉芽肿改变、多发性血管炎,和肾小球肾炎。该病由德国病理学家FriedrichWegener于1936年首次描述,学者Godman和Chury于1954年明确了WC的上述三大诊断标准。

  • 标签: 韦格纳肉芽肿病 颈部表现 耳鼻咽喉 FRIEDRICH 全身系统性疾病 WEGENER
  • 简介:鼓膜外伤性穿孔多由直接损伤(如挖耳、灼伤)和间接损伤(如掌击、爆炸等)所致.对此疾病的治疗为观察3-4周待其自然愈合,未愈合者鼓膜贴补穿孔处促进愈合,三月后不愈合者手术修补[1].现文献报道鼓膜外伤性穿孔自愈84.2%[2],治疗方法有微波、中药琪尔乐、明胶海绵等协助贴补治疗,其治愈率为83.3-97.8%[3-4],小的鼓膜穿孔可自行愈合,穿孔达鼓膜1/2时,一般愈合需2-3个月[6].我院1999年5月-2004年12月收治鼓膜外伤性穿孔130例,随机分为两组给予治疗,一组行单纯鼓膜贴补修补穿孔鼓膜,另一组在前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金多,取得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外伤性穿孔 治疗外伤性 穿孔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术结合运动训练对环咽肌弛缓吞咽障碍的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3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经吞咽造影诊断为环咽肌弛缓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球囊扩张术结合运动训练,对照组仪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终点为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已满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终点采用视频吞咽造影检查、进食功能评价进行测评。结果治疗组患者经球囊扩张术治疗lO一25次后,15例患者中有13例进食功能改善,对照组5例进食功能有改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视频吞咽造影检查分析发现,治疗组13例环咽肌开放情况改善,而对照组中仅5例有所改善;视频吞咽造影检查中咽通过时间比较,治疗组中治疗前平均0.24s,治疗后为0.1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扩张术环咽肌弛缓症所致吞咽障碍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咽期及食管期症状。

  • 标签: 球囊扩张术 运动训练 环咽肌失弛缓症 吞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