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我院20131月-12月636张退药处方进行分析。全年总处方数159869张,退药方占0.3978%。主要原因是药物不良反应,病情发生变化,医生不合理处方等。针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减少退药率。

  • 标签: 门诊药房 退药 分析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糖尿病患者10期间各类并发症、合并症、死亡的发生情况,总结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021月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共计9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为期10的跟踪随访,观察记录患者慢性并发症、合并症、死亡情况,并于20121月再次进行调查,总结两次调查数据。结果98例糖尿病患者中10期间共死亡14例,病死率为14.29%;并发症症状、合并症症状2002数据明显低于2012数据,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现阶段,对于糖尿病的治疗率得到了一定提高,但并未显著控制患者的并发症、合并症症状。需要从控制患者血糖、血脂、血压的角度入手,更加有效的控制糖尿病,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糖尿病 治疗 预后 并发症 合并症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瑞芬太尼、芬太尼单独与联合应用于全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1月到20151月我院需实施胃肠道全麻手术的99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依据麻醉方式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应用芬太尼全麻,乙组应用瑞芬太尼全麻,丙组联合应用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全麻,对比三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苏醒时间以及用药量。结果甲组诱导时心率与平均动脉压要明显高于乙丙两组(P<0.05);乙组苏醒时心率与平均动脉压要明显高于甲丙两组(P<0.05);甲组苏醒时间要明显长于乙丙两组(P<0.05);丙组瑞芬太尼用量要明显少于乙组,芬太尼用量要明显少于甲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组全麻方法都能满足胃肠道手术要求,但联合应用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全麻,术中能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能较快苏醒,可以有效减少用药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瑞芬太尼 芬太尼 全麻
  • 简介:摘要5.12大地震后,北川羌族自治县的地理环境、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地震对灾区人民的心理健康成明显影响1-3,常可出现焦虑、担心、抑郁,严重者一直有自杀倾向1,而自杀者中采用自服毒物中毒最为多见。为此,县政府也采取了包括对灾民心理疏导等一些措施。为了解目前北川县急性中毒现状,县政府委托县人民医院对全县急性中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我县急性中毒原因和的种类,为急性中毒的防治,安全防护措施制定与指导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急诊 中毒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山市风疹发病特征,掌握发展趋势,以便采取更加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对2011中山市风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中山市2011报告风疹病例348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为11.19/10万。348例病人中4-6月发病276例;7岁以下儿童12例。学生54例、16~42岁269例,男性219例、女性129例。结论2011中山市计划免疫工作开展较好.但成年风疹发病率较高。

  • 标签: 风疹 发病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2012大竹县居民主要疾病死亡原因状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规划和慢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大竹县主要疾病死亡资料,计算死亡率、死因顺位、年龄别、期望寿命等指标。结果2012大竹县居民死亡率为623.12/10万,标化死亡率为317.97/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373.07/10万,标化死亡率为324.60/10万;女性死亡率为260.04/10万,标化死亡率为308.52/10万。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431,平均期望寿命为75.05岁,其中男性72.91岁,女性77.55岁,前五位死因顺位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伤害,五者死亡率558.48/10万,占全死因的88.21%,随年龄增长,死亡率增高,65岁及以上人群占64.86%。结论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伤害、恶性肿瘤,为大竹县居民的主要死因,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标签: 居民死因 分析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隆阳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状况,发现免疫规划工作薄弱地区和免疫空白人群,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PPS方法抽取隆阳区18个乡镇27个监测点8个年龄段的健康人群,采用ELISA间接法检测血清麻疹IgG抗体。结果2013—2015共检测1208人,有免疫史与无免疫史人群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6,P>0.05);男女性别间抗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结论隆阳区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偏低,未形成有效预防麻疹的免疫屏障。建议加大免疫规划宣传力度,稳定乡村医生队伍,规范接种资料管理,加强对薄弱乡镇免疫规划工作督导,切实提高含麻疹组份疫苗接种率,加强日常RFIS的监测,避免麻疹疫情爆发。

  • 标签: 隆阳区 健康人群 麻疹抗体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加强辖区内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体系建设,了解重点职业病危害接触人群,及时掌握重点职业病的发病特点、规律和趋势,积极防范职业病的发生。方法设计调查表,运用采访法调查填写并汇总分析。结果凉山州境内企业行业主要为采矿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电力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企业规模以“小型”为主,经济类型以私有为主。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主要为“严重”。凉山州的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煤尘(煤矽尘)、矽尘、电焊烟尘、苯、铅及其无机化合物、磷及其化合物、噪声共七种,其中煤尘(煤矽尘)、矽尘、电焊烟尘、噪声的检测合格率在66.7%~86.5%之间,其余三种合格率均为100%。2016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主要为粉尘、噪声作业人员,检出职业禁忌症45例,未检出疑似职业病例。职业健康检查项目中主要异常检出项为纯音听力测试、血压、谷丙转氨酶(ALT),检出异常的劳动者年龄主要分布于30岁至49岁。凉山州报告的职业病种为煤工尘肺、矽肺两种,2016全州共报告病例151例,其中3例为煤工尘肺,148例为矽肺,病例主要为男性,从事行业主要为采矿业,接害工龄主要分布于4至9之间。结论凉山州职业病重点防控行业为采矿业及制造业,重点地区为德昌县、盐源县、冕宁县,矽肺、煤工尘肺、职业性噪声聋为凉山州辖区内罹患风险较高的职业病种,职业病防治关注的重点人群为接触煤尘(煤矽尘)、矽尘、噪声的生产作业人员,尤其年龄在30至49岁、接害工龄在4至9的男性生产作业人员。

  • 标签: 职业健康 风险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口服PPI的应用情况作出客观评价。方法统计我院2012口服PPI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口服PPI销售金额排序列前3的是济诺、耐信、波利特;DDDs排序列前3位的是济诺、兰悉多、耐信。结论济诺、兰悉多、耐信是我院临床主要应用的口服PPI。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用药频度 日均费用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2013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情况。方法细菌分离按常规方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按CLSI2012版进行并判断结果。结果2637株非重复临床分离菌中革兰阳性菌844株,占32.0%(844/2637),革兰阴性菌1793株,占68.0%(1793/2637)。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分离菌株的第一位。葡萄球菌属细菌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CNS(MRCNS)检出率分别为28.3%和78.0%,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活性最强,未发现万古霉素中介金葡菌(VISA)和耐万古霉素金葡菌VRSA菌株。屎肠球菌对测试药物的耐药率普遍高于粪肠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的耐药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位居第1位(占19.6%),肺炎克雷伯菌位居第2位。厄他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最强,其次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1.6%和66.7%。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呋辛酯、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呋喃妥因、头孢替坦、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耐药率较高大于90%,并呈现多重耐药,对其他测试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20%以下,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5.9%和2.1%。结论微生物检验为临床提供可靠用药依据,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是治疗和预防细菌耐药的关键。

  • 标签: 耐药性 细菌 细菌耐药性监测 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病案首页填写的终末质量监控,分析缺陷原因,提高病案首页填写质量。方法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关于修订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对我院2017住院病案首页进行质量检查。结果4330份病案首页存在填写缺陷问题。结论应对临床医师加强病案首页填写培训,加强质控医师及编码员对病案首页的审核。

  • 标签: 病案首页 缺陷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田县城区孕妇梅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梅毒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7在青田县城区卫生院进行孕期检查的孕妇400名,进行面对面梅毒防治知识访谈调查。结果孕妇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8.75%。年龄大、文化程度高的孕妇梅毒知识知晓率相对高,不同年龄组、文化程度之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7.251,P=0.027、x2=55.650,P=0.000)。行政、企事业类知晓率高于农民、家务及其他职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515,P=0.000)。结论青田县城区孕妇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加强育龄妇女保健及梅毒防治知识的教育工作,预防和减少梅毒感染,保障妇女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孕妇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梅毒母婴传播。

  • 标签: 孕妇 梅毒 防治知识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上半年过敏患者或者疑似过敏患者进行吸入性及食物性过敏原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方法收集2013上半年(1-6月份)180名过敏患者的血液,检测吸入性及食物性过敏源IgE抗体,并分析结果。结果人们对某一种或某几种吸入性及食物性物品过敏,并引发不同的病症,需要引起重视。结论无论何种物品过敏,都应该检测一下过敏原,能够做到对症治疗,远离致敏物品。

  • 标签: 过敏原 过敏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市疟疾流行特点与趋势,并探讨疟疾防治策略,为制定我市防治策略和监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市近10疟疾监测数据,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统计不同年份的发病率,分析职业、时间、年龄、性别、传虐媒介、疟原虫种分布特点情况,进行透视表分析。结果①外来流动人口、常住人口疟疾的阳性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10外来人口检测阳性率为0.666%,显著高于常住人口的0.3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疟疾感染季节性一四季均可发病,以5-10月发病率较高,高峰期为6-10月阳性率均高于1%,本市疟疾季节性分布明显;③农民发病率为43.34%,其次是市区居民26.14%,疟疾发病具有明显职业特征性;④1232例疟疾患者中男性占61.28%,女性占38.72%,男女比例1.58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年龄段以30~、40~、20~、50~分别占21.92%、21.59%、19.72%、16.88%;⑤疟疾的传播媒介中华按蚊、微小按蚊、溪流按蚊,分别占捕获按蚊总数的68.10%、31.57%、0.32%,中华按蚊是传播疟疾的优势蚊种;疟原虫种中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混合感染分别占70.37%、29.38%、0.24%,间日疟原虫是疟疾的主要的虫种。结论我市的疟疾疫情保持稳定水平,且发病率较低,农民和外来流动人员是重点管理对象,抗疟的重点季节是夏秋季,落实好季节性抗疟措施,及时发现传染源,不遗余力地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与间日疟防治工作,使用除虫菊酯类药物浸泡蚊帐,是今后控制疟疾的传播和扩散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疟疾 流行特点 防治策略
  • 简介:摘要方法通过对我院2012份395例不良反应报表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类汇总,再结合专业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目的掌握我院2012不良反应最新进展情况。

  • 标签: 药品 不良反应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安阳中心医院细菌耐药状况与发展趋势。方法收集2014我院微生物室的标本培养分离鉴定并进行药敏分析。结果临床共分离细菌358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080株,占30.2%,革兰阴性菌2500株,占69.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分别为55%。非发酵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2014我院病原菌耐药情况不容乐观,应加强细菌培养,指导抗生素合理选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31月1日~10月31日收集的200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和年龄、药品种类和剂型、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00例ADR中,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5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最高,其次是儿童;涉及的药品有67种,抗菌药物居首位(106例,53%),其次为中药注射剂(26例,13%)及抗肿瘤药(18例,9%);注射剂引起的例数最多(192例,96%);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50.8%)、神经系统损害(18%)、消化系统损害(13.2%)较常见。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密切关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调整给药途径,减少静脉滴注,从而确保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用药监测 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最近的用药情况,回顾和分析不合理处方。方法随机抽查20121月-4月的处方,每周抽一天,共抽查处方15525张,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另一种方法是查看本院的药品接近失误登记本的记录然后分析。结果我院使用中成药的比率挺高的,不合理的处方主要存在重复给药、药理拮抗、超常规用药、药物用法错误、注射剂溶媒错误、医生漏签名等问题。结论临床医生要清楚所使用中成药的处方组成,避免重复用药,注意用药的合

  • 标签: 处方 药品 药材 中成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如皋市水痘流行特征和趋势,为科学防治水痘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如皋市2008-2011水痘疫情监测资料,对疫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1国家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上报的病例数达5893例,无死亡病例,4的发病率依次为67.33、108.85、111.46和116.81/10万,年平均发病率101.11/10万。全年均有发病,呈冬春季高发态势;发病主要集中在3岁-10岁年龄组,发病主要为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占病例总数的92.48%;期间暴发疫情11起,报告病例1107人,总罹患率3.15%;男性多于女性。结论水痘的发生有明显年龄、性别、季节差异,应有针对性加强监测防止疫情暴发。

  • 标签: 水痘 流行特征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012度119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关注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为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对ADR进行分析。结果ADR涉及的药物品种85种,其中抗肿瘤药物居首位,占43.53%。ADR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32.75%。给药途径中静脉用药发生不良反应居多,占86.55%。结论加强药物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抗肿瘤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