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低钠饮食在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60例进行观察,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试验组(低钠饮食干预6g/d)及对照组(普通饮食),为期15天,分别测得干预前后的两组血压值进行组间及组内前后对照,分析低钠饮食对血压影响的效果。结果与干预前相比较,试验组血压较前下降,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压下降明显,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实行低钠饮食管理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低钠饮食 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血压 临床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效果。方法筛选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实施血液透析护理,对比护理前后肾功能指标改善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肾功能指标较护理前下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结束后并发症发生率7.50%。结论给予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良好的血液透析护理有助于改善肾功能及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肾功能
  • 简介:摘要 :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维护内瘘以预防或治疗并发症的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分别从常规药物及植物维护、物理维护、中医维护三个方面总结了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护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 ,以期更好地提高内瘘的质量及延长其使用寿命。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并发症 维护
  • 简介: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磷达标率的影响,为临床血磷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乐山市人民医院透析中心患者14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实验组采用行为干预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应用血磷代谢知识问卷及血磷控制自我效能量表、血磷控制遵医行为量表,对2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6月的血磷代谢知识水平、血磷控制自我效能和遵医行为进行问卷调查,以及血磷值、血磷达标率相比较。结果干预后6月实验组患者血磷代谢知识得分血磷控制自我效能和遵医行为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9.775,-4.170,-11.679;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血磷值低于对照组(t=3.641,P<0.001),血磷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650,P=0.006)。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行为干预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控制其血磷值,提高其血磷达标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行为干预 自我效能 遵医行为 血磷达标率
  • 简介:研究综述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方案,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病理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方法及护理方案,得出结论为在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患者治疗中提出有效的预防方案与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失衡综合征 预防方案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时肝素导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我院 2000 年 5月至 2018年 8月收治的 120例尿毒症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血透透析治疗, 2~3次 /周,观察所有患者治疗期间血小板计数情况,综合其临床表现,分析对比标准肝素水平及低分子量肝素的治疗差异。 结果 120例患者经血液透析治疗后,共有 20例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 100例患者未出现血小板减少, 20例血小板减少患者中,血小板减少距首次应用肝素时间≤ 5d 5例,无出血倾向或栓塞事件,继续肝素抗凝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 6~14d?例,存在出血倾向或栓塞事件,包括牙龈出血、呕血黑便及血尿;继续肝素抗凝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有明显下降趋势;≥ 15d5例,存在出血倾向或栓塞事件,包括牙龈出血、呕血黑便、血尿及肝素抵抗;继续肝素抗凝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血小板减少与血小板未减少患者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首次血透时肝素用量及平均每次血透肝素用量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 HIT是导致尿毒症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并发症。关键词: 尿毒症;血液透析;肝素;血小板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研究其对低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在我院 2015年 8月 ~2016年 8月所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中利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 58例作为样本人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 58例患者实行均分, 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 29例患者。在参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在研究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结果:与研究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进行对比,参照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明显性更高,可发现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患者低血压发生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早期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 PDCA 循环管理在医院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 92 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 n=46 ) PDCA 循环管理,对照组( n=46 )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PDCA 循环管理在医院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良好,相比于常规护理管理,患者的负面情绪有更好的改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PDCA 循环管理 血液透析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2)收治的136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57例)和对照组(79例)。采用统计学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实验组慢性肾衰竭患者院内感染的好发部位是呼吸系统(24例,占42.11%)、胃肠道(15例,占26.32%)以及导管感染(18例,占31.58%);两组慢性肾衰竭患者在性别以及甘油三酯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慢性肾衰竭患者在年龄、住院时间、插管时间、抗菌药物的使用、病房环境以及是否伴有糖尿病等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而言,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患者本身和医疗水平。

  • 标签: 血液透析 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运用。方法随机选取我科于2018年3月-2019年3月住院的开展维持性血液透析的78例患者开展本次研究,将7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是研究组,一组是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9例,其中研究组患者在开展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仅行常规护理服务,而对照组患者在开展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期间则行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清晨空腹检测的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来评价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出院24h\30d\90d检测的BUN水平与研究组患者于相同时间点所检测的尿素氮(BUN)水平相比显著降低,对照组患者出院24h\30d\90d检测的Cr比研究组组患者相同时间点所检测的Cr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说明延续性护理服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的疗效十分显著,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上大力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心理干预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内科中收治的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66例展开调查研究,以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为分组依据,将其均匀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在透析治疗中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在透析治疗中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情绪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前的不良情绪评分对比无统计意义,护理后患者的不良情绪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评分显著更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能有效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辅助患者安心治疗。

  • 标签: 心理干预 尿毒症 血液透析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血液透析患者96例,随机分为行常规治疗护理对照组(n=48)与并行细节护理干预实验组(n=48),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患者感染发生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细节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感染几率,并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细节护理 预防 血液透析置管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灌流不同链接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尿毒症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透析1.5h后连接灌流器,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透析和灌流同时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β2微球蛋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β2微球蛋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β2微球蛋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β2微球蛋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HD+HP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灌流器后接的方法,能够更加彻底的将毒素清除,并且操作更为便捷,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链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透析期间并发症及心理变化。结果观察组并发症率为4.9%,低于对照组的21.3%(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开展舒适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并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 标签: 舒适护理模式 肾病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血液透析病人护理干预,研究其对改善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痒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在我院 2015年 8月 ~2016年 8月所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中利用自愿参与原则选取 48例作为样本人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 48例患者实行均分, 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 24例患者。在参照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常规护理,在研究组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 BUN(尿素氮)、 Cre(肌酐)、瘙痒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均显著性更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P均< 0.05)。结论:给予血液透析病人护理干预对改善血液透析病人皮肤瘙痒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灌流联合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实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实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炎症指标和血液指标都要好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灌流联合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炎症情况和血液情况。

  • 标签: 血液灌流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优质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评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结果研究发现,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器官功能、积极情绪评分指标均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适合大力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慢性肾衰竭 心理压力 日常生活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