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适用基础为《婚姻法》第41条,与《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第17条各自有着适用范围。其存在是为遏制“假离婚逃避债务”的行为,但容易引发夫妻单方恶意举债或虚构债务侵犯另一方的权益。为解决由此产生的问题,需立法予以原则性规定,并引入家事代理制度,确立重大债务由夫妻双方签字生效制度等,寻求保护债权人与举债方配偶利益平衡的方式。

  • 标签: 单方举债 举证责任 日常家事代理权
  • 简介:最高人民法院[2004]14号司法解释以施工合同是否有效来区分“施工人”和“实际施工人”,并规定“实际施工人”可以起诉与之没有合同关系的“发包人”,违反债权相对性原则,也导致诉讼秩序混乱。必须予以匡正。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应根据合同性质和建设工程实际确定当事人的名称和诉讼权利,在遵循法律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探寻完善保护工程承揽人、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制度和路径。

  • 标签: 建设工程 施工人 实际施工人 承揽人 诉权
  • 简介:确认一房两卖中的第二合同的效力,关涉基本的法律逻辑和法理构造,在物与债权严格区分的理论模式下,指向特定物的债权并不对所有权造成些许影响。第二合同有效,能恰当地维护各方的利益,对指向标的物的债权的隐瞒并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诈欺。对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应作合理性解释。从立法论的角度言,对开发商道德背信的惩罚应当与合同的效力问题相分离。

  • 标签: 买受人 出卖人 一房两卖 房屋所有权 司法解释 房屋买卖合同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2007年12月19日国务院第201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2008年5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5号公布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2008年5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47次会议通过2008年5月12日公布自2008年

  • 标签: 司法解释部门规章 新颁 法规司法解释
  • 简介:激情犯罪是我国的立法空白点,却是世界各国刑法典普遍的法定从轻原则。刑法学研究的激情犯罪的范围较窄,仅限于因他人“不义”的言行而引起短暂强烈的情绪控制下实行的突发性暴力犯罪。2010司法解释首次明确基于“义愤”的突发性犯罪应酌情从轻,依据该解释可以界定我国激情犯罪的基本形态,并探究其特殊性。激情犯罪从轻的依据在于人身危险性,体现了背后刑罚个别化的刑罚原则。司法解释对于“激情犯罪”的明确,其实质是对我国罪刑均衡和刑罚个别化相结合的刑罚原则的阐明。这种结合体现了功利主义和报应主义刑罚观的融合,也体现了刑罚个别化原则对于我国刑罚原则的重构和修正。

  • 标签: 激情犯罪 义愤 刑罚个别化 人身危险性
  • 简介:我国刑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立法模式导致司法实践中存在大量的刑事与行政交叉的案件,这类交叉案件涉及到行政违法性与刑事违法性的区分,行政违法性向刑事违法性的转化。在刑行交叉案件的犯罪认定中应当贯彻禁止重复评价原则。刑法与行政法对同一行为的处罚是不同性质的法律评价,并非重复评价。当某种行政违法行为转变为犯罪事实予以认定后就不能重复对该行政违法在其他犯罪认定中予以使用。

  • 标签: 禁止重复评价 刑行交叉案件 非法行医罪
  • 简介:作者通过对全国首例两次行政处罚再次非法行医的人员移送公安机关,最终被法院判决构成非法行医罪案例的全过程剖析,详述了卫生行政机关在办理此类案件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环节,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全国卫生监督同行提供借鉴和建议。

  • 标签: 非法行医 行政处罚 司法移送 构成犯罪
  • 简介:在保全制度的司法实践中,存在某些法院以担保的提供取代对申请保全要件的审查等问题。这些问题由司法资源分配、利益平衡、风险规避等多重复杂的因素而生。《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152条可视为应对这些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作为有关第152条适用于审查保全申请的解释,应从保全的制度目的出发,按照类型化的方法,对于法院决定是否责令提供担保及担保数额多少的裁量予以适当的分配和规范。

  • 标签: 保全 提供担保 担保数额 要件审查
  • 简介:一、导言依照国民政府26年5月18日明令宣布,曾经立法院同年4月30日删定的“五五宪草”第142条,规定“宪法之解释,由司法院为之”(参看第140条),又第79条,“司法院有统一解释法律命令之”。时贤对此颇有商讨,因为是项规定影响很大,归纳说来,可分为下列四端:(1)解释宪法之,深切控制宪法本身的涵义;(2)深切操持宪法的生机;(3)深切监护宪法和一般法律命令之实施,或其相互间的消长成败;(4)深切影响民众本身与民众对政府的义关系。

  • 标签: 宪法 国民政府 解释法律 立法院 五五宪草 命令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根据任建新院长在第十六次全国法院工作会议报告中提出的“抓紧对过去的司法解释进行清理,对其中不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要求的,分别不同情况,进行修改、补充或者废止”的要求,我院自1993年起,本着由近及远、分期分批、抓紧进行的原则,对1979年至1993年间发布的司法解释进行了全面清理。现将经我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的第一批予以废止的司法解释目录印发给你们。这批予以废止的司法解释共11件,其中刑事审判方面2件,经济审判方面2件,行政审判方面4件,海事审判方面3件。予以废止的这些司法解释从即日起不再适

  • 标签: 司法解释 解放军军事法院 行政审判 刑事审判 审判委员会 法院工作会议
  • 简介:我国《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91条突破了过去对证明责任及其分配规范的认识局限,吸收了罗森贝克“规范说”的合理内核,但其在术语使用以及基本内涵方面仍与“规范说”有所不同,这些差别影响了证明责任的本质与实体法规范的准确适用,因此,《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应进行相应的修正.此外,对于采用“规范说”所引致的外部问题,一方面应对《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以及现行实体法进行梳理、解释或者修正,另一方面应重视现今实体法立法表述在证明责任分配领域的作用.

  • 标签: 《民事诉讼法》 举证证明责任 “规范说” 证明责任分配
  • 简介:行为人在未成年时因盗窃受过刑事处罚后又盗窃的,应适用"数额减半"的入罪标准,并不受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和累犯制度的影响。为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除在对其"减半入罪"后不得再对"曾因盗窃受刑"的情节作量刑评价外,司法机关完全可以根据其具体犯罪情节依法作出从轻、减轻、甚至免予刑事处罚的决定。相应地,前后两罪均为成年人时,"曾因盗窃受刑"兼有定罪与量刑情节功能,并不违反禁止重复评价原则。

  • 标签: 未成年人盗窃 犯罪记录封存 禁止重复评价原则
  • 简介: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言论表达的重要场域.2013年“两高”司法解释通过网络诽谤和网络寻衅滋事来规制网络空间行为,固然有其规范言论自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理性秩序的动因,但也实现了从网络空间向现实空间的“穿越”,并会产生一定的法律问题和社会风险.因此,需要我们进行理性反思和控制,以促进司法的社会向度回归与社会资本重建,从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 标签: 网络空间 司法解释 法律“穿越” 法治中国
  • 简介:买卖合同担保民间借贷合同已渐趋常态,《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24条明确要求此类案件按照民间借贷法律关系审理,企图定分止争。但该条款对买卖合同性质的留白性处理,又引起了新的一轮学术争论。意思表示解释规则下,第24条的适用前提以房屋买卖合同的担保功能为核心。据此,房屋买卖合同可分担保型房屋买卖合同与非担保型房屋买卖合同,分别对应房屋买卖合同具有担保功能以及无担保功能之情形。针对担保型房屋买卖合同,以代物清偿之预约进行规制,并赋予债权人以生效判决执行方式的选择;同时,将非担保型房屋买卖合同纳入附条件买卖合同,以体现对当事人意思自治之尊重。

  • 标签: 买卖合同 民间借贷合同 担保功能 代物清偿预约 附条件解除合同
  • 简介:组织、利用邪教组织致人死亡属于组织、利用邪教组织致人重伤、死亡罪的相对的必要要件,致人死亡结果是组织、利用邪教组织致人死亡罪的必要条件。蒙骗行为是组织、利用邪教组织致人死亡罪中承担刑责的基本行为,蒙骗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具有非直接关联性,蒙骗行为人控制被害人或被蒙骗者的企图是其形成主观罪过的基础,蒙骗行为人对于死亡后果只能是过失的心态。

  • 标签: 邪教组织 蒙骗 致人死亡 构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