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复苏室恢复期患者营养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参与研究的80例麻醉复苏室恢复期患者为我院于2022年1月到2023年12月所收治,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n=40,常规护理),观察组(n=40,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麻醉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意识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比对照组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提升麻醉复苏室恢复期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患者麻醉苏醒。

  • 标签: 舒适护理 麻醉复苏室 舒适度 麻醉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在耳鼻喉小儿全身麻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耳鼻喉科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共98例,根据患儿入院治疗的前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两个组,即对照组与个性护理组,每组患儿均为49例。给予对照组耳鼻喉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给予个性护理组耳鼻喉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术后苏醒拔管时间、心率、苏醒谵妄评分(PAED)、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的临床指标比较进行记录与比对。还需要对患者的反常行为、拒绝治疗、哭闹等不良情绪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指标低于个性护理组,对照组不良情绪发生率高于个性护理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耳鼻喉患者全身麻醉手术运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可以从各方面提升术后指标,降低苏醒拔管时间以及不良情绪的发生率,还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与焦虑心理,在提升护理满意度的同时,降低了护患矛盾的发生率。

  • 标签: 耳鼻喉 全身麻醉手术 个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持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对产程的作用及相关护理方法。方法:从本院收治的产妇中抽取200名,采用盲抽法将其分成2组,观察组100名,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进行无痛分娩,对照组100名,采用无镇痛的方式进行自然分娩,并对两组产妇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将两组产妇的产程长短和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产程比对照组短,且第一产程时间也比对照组短,t值分别为8.254和8.127,P=0.000、0.000。结论:采用持续硬膜麻醉进行无痛分娩,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的痛苦,确保分娩结果,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

  • 标签: 无痛分娩 持续硬膜外麻醉 产程 护理
  • 简介:旨在使广大护理人员对静脉麻醉内镜的有关事项有一大致了解,并对从事静脉麻醉内镜护理工作的人员作出指导与帮助。本文介绍了静脉麻醉消化道内镜的临床应用及其优点,目前应用较多的静脉麻醉药物及其特点,详细阐述了静脉麻醉内镜的术前准备,评估,护理措施及术中、术后监护的具体内容及注意事项。

  • 标签: 静脉麻醉 消化道内镜 护理
  • 简介:摘要 : 目的:分析 麻醉恢复室术后患者实施体温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 方法:以我院 75 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实验两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干预、体温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有关指标。 结果:实验组麻醉前体温与参照组相比,无较大差异 ( P> 0.05)。实验组术后体温明显高于参照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 ( P< 0.05)。 结论:予以 麻醉恢复室术后患者 体温护理干预,可改善其术后体温,缩短其拔管与苏醒时间。

  • 标签: 体温护理 麻醉 术后患者 苏醒时间
  • 简介: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南通 226001 摘要:目的 针对麻醉患者在术期护理过程中展开保温护理对其应激反应以及并发症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所选入患者共计为 88例,在本院 2019年 09月至 2020年 03月 所接诊患者中选取,随机抽选组中44例,在术后恢复中展开常规护理,即对照组,余下 44例则需要将保温护理加以运用,即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应激反应情况以及并发症,观察组均存在优势, P<0.05。结论 在对麻醉患者进行术后护理过程中将保温护理加以运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者恢复。

  • 标签: 保温护理 麻醉 应激反应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观察氧气雾化吸入在缓解小儿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躁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67例全身麻醉术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35例)和观察组(13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术后给予常规处理的同时给予氧气雾化吸入。比较2组患儿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躁动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Z=-4.35,P=0.00)。结论小儿全身麻醉术后给予氧气雾化吸入,可有效降低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 标签: 麻醉 全身 苏醒期 雾化吸入
  • 简介:目的:探讨丙泊酚用于心脏电复律术前麻醉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将24例行心脏电复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例,实验组给予丙泊酚2.5mg/kg术前麻醉,对照组给予地西泮0.3~0.5mg/kg术前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丙泊酚用于心脏电复律术前麻醉,不良反应少,效果好,操作时间短,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丙泊酚 心脏电复律 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无痛人工流产术病人麻醉复苏期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463例早孕病人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均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术后麻醉复苏期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并发症等。[结果]麻醉复苏期,出现低血压82例,低氧血症165例,变态反应5例,经及时处理,病人均顺利复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无痛人工流产术病人麻醉复苏期的观察及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顺利复苏。

  • 标签: 早孕 无痛人工流产术 麻醉复苏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该院麻醉恢复室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100例患者予以分组研究 ,按照病床单双号法均分为两组 ,即对照组 (n=50)、观察组 (n=50)。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予以精细化护理 ,对两组患者护理差错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差错率为 2.0%,护理满意度为 98.0%,相较于对照组的 14.0%、 7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麻醉恢复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更好 ,可显著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是一种值得临床全面借鉴与推广的护理方式。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麻醉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护理在眼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共选择 2017年 4月至 2019年 3月期间我院收入的眼科手术患者 80例,以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包括观察组(例数 =40)和对照组(例数 =4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全身麻醉苏醒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目标导向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的疼痛、恶心呕吐、低氧血症 /缺氧、高血压、躁动等发生率( 17.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40.0%), 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标导向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少眼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苏醒,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目标导向护理 眼科手术 全身麻醉 苏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护理在眼科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共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入的眼科手术患者80例,以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包括观察组(例数=40)和对照组(例数=4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全身麻醉苏醒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目标导向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的疼痛、恶心呕吐、低氧血症/缺氧、高血压、躁动等发生率(17.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40.0%),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标导向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少眼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苏醒,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目标导向护理 眼科手术 全身麻醉 苏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液体加温联合加温毯保温护理对术后肿瘤患者麻醉复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5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按照掷硬币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棉被覆盖+常温输注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液体加温联合加温毯保温。观察两组患者各围术期指标与术后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局部浸润联合阴部神经阻滞麻醉法对阴道分娩产妇会阴侧切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将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在行会阴侧切时采用局部浸润联合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的200例作为联合麻醉组,而将采用单纯阴部神经阻滞麻醉的2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会阴侧切的镇痛效果、缝合时间、切口出血量、肿胀和愈合情况。结果联合麻醉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联合麻醉组缝合时间、切口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2组会阴肿胀、切口甲级愈合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局部浸润联合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会阴侧切时镇痛起效快、效果可靠,母婴安全性高,且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阴道分娩 局部浸润麻醉 阴部神经阻滞麻醉 会阴侧切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探究综合护理模式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的应用疗效 。方法:选 2018年 01月至 2019年 01月间在我院收治全麻手术患者 82例 ,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1例。对照组患者给与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与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作用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苏醒躁动率(12.20%)和并发症发生率( 24.3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我院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强化实施综合护理模式,有效减少了患者苏醒躁动和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效果显著,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模式 手术室 麻醉苏醒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探究综合护理模式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2018年01月至2019年01月间在我院收治全麻手术患者82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与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与综合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作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苏醒躁动率(12.20%)和并发症发生率(24.3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中强化实施综合护理模式,有效减少了患者苏醒躁动和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效果显著,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模式 手术室 麻醉苏醒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胃肠镜麻醉的有效护理,分析优质护理在改善其麻醉后指标及护理满意度中的价值。方法:随机将2019年7月-2020年11月至我院接受无痛胃肠镜诊治的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优质护理),各组人数均为40例,评价组间取得的麻醉后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麻醉后指标(复苏室停留、苏醒、自主呼吸)等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且其VAS(1.05±0.3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即p

  • 标签: 优质护理 无痛胃肠镜 麻醉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复苏期不停药拔管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7—12月的70例气管插管全麻苏醒期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拔管前不停用丙泊酚,血药浓度维持在1.3μg/mL,拔管后再停药:对照组则完全停用丙泊酚后再拔除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前后5min的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评估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和躁动情况,询问复苏室护士对每例患者配合护理操作的情况是否满意。结果观察组拔管前后5rain呼吸频率、心率和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低;观察组拔管前后5rain镇静评分均较高;复苏室护士对观察组患者配合满意度高,观察组患者发生躁动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复苏期不停药拔管利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躁动.并促进患者配合护理操作。

  • 标签: 全麻 苏醒期 不停药 拔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前国内的医院对于手术室里面的消耗品和药品都非常的重视,因为手术室里关乎一个人的生命。在手术之后患者还有一段麻醉的苏醒阶段,在这个阶段之中患者是很多问题的,刚刚经历了一场手术,手术之后,患者都会手术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的,并且在手术之后,患者也是会经历麻醉苏醒的阶段。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精细化管理在手术麻醉后复苏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从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有50例视为对照组,进行术后复苏常规管理,选我院间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麻醉后复苏精细化管理,两组分别对比复苏中出现全麻后清醒延迟、上呼吸道阻塞、低血氧症、通气不足等几个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患者与家属对管理形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出现的几率较低,同时对复苏护理管理的满意评分较高。两组对比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手术麻醉 复苏护理管理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