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活性炭生产企业自主创新活性炭节能改造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情况及防护措施,为该行业职业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查表分析法等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分析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情况和职业病发病风险,提出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建议。结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木尘、活性炭尘、一氧化碳、碳酸钠、磷酸、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噪声、高温等,现场检测粉尘检测合格率为50%,化学毒物、高温及噪声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结论本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该项目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为进料、压滤、包装、供热、装车等岗位,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 标签: 活性炭 职业病危害 关键控制点 防护措施
  • 简介:【目的】研究体外诱导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ADMSCs)向胰岛样细胞分化后作为种子细胞,以大鼠胰腺脱细胞基质作为生物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胰岛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吸脂术采集脂肪组织,分离、培养ADMSCs,流式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诱导剂诱导胰岛样细胞分化,双硫腙染色、RT-PCR法及ELISA法检测诱导分化和胰岛素分泌。应用反复冻融法联合核酸酶消化法制备脱细胞基质,将诱导分化的胰岛样细胞与脱细胞基质复合培养构建组织工程胰岛,荧光显微镜观察组织工程胰岛形态;通过检测基因组DNA含量变化分析组织工程胰岛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未经诱导的ADMSCs呈长梭形贴壁生长,细胞表面标志物CD73、CD90、CD105呈阳性表达,CD31、CD34、CD45呈阴性;诱导后细胞变圆并聚集成团,双硫腙染色细胞团呈橙红色;RT-PCR检测insulin基因呈阳性表达;细胞具有胰岛素分泌功能。胰岛样细胞种植于基质后,较均匀黏附于基质中,仍具有分泌胰岛的功能,但是细胞增殖能力降低。【结论】ADMSCs经诱导分化的胰岛样细胞在脱细胞基质上生长良好,可在体外初步构建组织工程胰岛。

  • 标签: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分化 胰岛样细胞 大鼠胰腺脱细胞基质 组织工程胰岛
  • 简介:【中医专家百病诊疗智囊】(以下简称【中医智囊】)综合运用模糊数、思维科学、系统工程、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以建造专家系统的方式,对全国中医名家的“高级智能”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继承和软件开发,殚精竭虑贯古今、中医电脑始联姻。

  • 标签: 软件开发 知识工程 科研技术 国际领先 自主产权 集成
  • 简介:为更好促进我国髋关节疾病诊治水平提高,促进我国西部地区骨科发展,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规范我国骨科继续教育、培养中青年骨科人才;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办,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关节外科学组承办,内蒙古自治区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及《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协办的“工程科技论坛——髋关节疾病诊治与相关学科进展”将于2010年7月29日-8月1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

  •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医院 中国工程院 疾病诊治 相关学科 髋关节 论坛
  • 简介:目的:应用组织工程学技术,体外初步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关节软骨。方法:制备三维多孔软骨支架材料CPP/PLLA,体外诱导兔MSCs向软骨细胞表型分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软骨特异性Ⅱ型胶原表达,将诱导细胞与软骨支架材料CPP/PLLA复合,体外培养构建人工关节软骨,1周后终止培养,扫描电镜观察组织工程化人工软骨的微观结构;同时将构建人工软骨移植于兔大腿皮下,3周后处死动物,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可见该复合材料CPP/PLLA为高孔隙率的网状、连通、微孔结构,微孔分布均匀,孔径大小为300~400μm之间;兔MSCs经体外软骨表型定向诱导后,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诱导后的MSCs可在支架材料内良好贴附生长,细胞被分泌的胶原基质包裹;从体内获取的培养物组织切片观察可见大量的软骨细胞生成,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结论:经软骨起源诱导后的MSCs与CPP/PLLA复合培养可以构建自体软骨移植的替代物,为应用软骨组织工程方法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和功能重建提供一种新材料,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 标签: 组织工程 CPP/PLLA 骨髓间质干细胞 软骨
  • 简介:目的探讨可生物降解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80∶20)三维多孔支架生物相容性及用于构建组织工程鼻软骨可行性,为临床鼻软骨缺损的修复提供新来源.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兔关节软骨细胞,采用计算机形态分析和MTT法检测兔软骨细胞在PLGA膜和支架表面粘附、扩展和增殖情况.将培养扩增的兔软骨细胞,按6×106cels/ml浓度接种于预加工的人鼻软骨外形PLGA多孔支架内,抗坏血酸体外诱导培养4周,形成软骨样组织,倒置显微镜、组织切片、扫描电镜观察人工软骨的组织形态结构.结果培养开始阶段,软骨细胞在PLGA膜表面粘附较差,以后逐渐增高,24小时接近于对照组;MTT法结果显示,软骨细胞在PLGA支架内培养7天时细胞绝对数量明显增加,而相对增殖率逐渐下降.肉眼观察,培养物为人鼻软骨外形的透明软骨样组织,具有一定弹性和硬度,表面有大量软骨基质形成;倒置显微镜下可见人工软骨周围有大量软骨细胞聚集和细胞外基质形成.组织切片及扫描电镜分析,多孔支架材料的网孔不完整,孔内有大量软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可见典型软骨陷窝样结构.结论可生物降解PLGA制备的三维多孔支架具有较好生物相容性和可塑性,可用于组织工程鼻软骨体外构建,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可降解高分子 丙交酯 乙交酯共聚物 三维支架 细胞相容性 软骨组织工程
  • 简介:目的:构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5(VEGF165)双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羟基磷灰石复合二氧化锆(HA/ZrO2)生物材料的新型组织工程骨,并观察该组织工程骨在体外的成骨能力。方法采用有机泡沫作为模版,干铺烧制法制备新型的蜂窝状HA/ZrO2梯度生物材料,电镜观察新型生物材料的表面特性,生物力学试验机检测其力学性能。采取1岁龄健康beagle犬骨髓分离原代BMSCs进行培养,建立双基因修饰的BMSCs复合蜂窝状HA/ZrO2梯度生物材料的共培养体,构建新型组织工程骨。实验分为4组:未转染组,只转染BMP-2(BMP-2组)和VEGF165(VEGF165组)单一目的基因的BMSCs,以及转染BMP-2、VEGF165共基因慢病毒的BMSCs组(BMP-2+VEGF165组)。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生长情况,用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各组细胞成骨分化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其成骨细胞特异性蛋白骨Ⅰ型胶原及骨钙素的分泌。结果新型材料电镜下其表面整体呈多孔状,孔径125~550μm,各孔之间存在缝隙联结;其平均抗弯强度为812.25MPa,最高可达987.12MPa;共培养体建立后扫描电镜观察转染后的BMSCs在支架材料上黏附生长状况良好,双基因联合转染组细胞分泌基质旺盛;BMP-2+VEGF165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明显高于其他各组(F=1029.398,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不同阶段发现成骨细胞早晚期分泌的骨Ⅰ型胶原及骨钙素特异性蛋白。结论新型的蜂窝状HA/ZrO2梯度生物材料是一种合适种子细胞生长的支架材料,并且其力学满足人体四肢承重骨的需要;VEGF165、BMP-2双基因转染BMSCs后具有协同作用,能够促进其在体外的成骨分化。

  • 标签: 组织工程 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 基因 修饰
  • 简介: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主办、浙江大学承办、中国电子学会生命电子学分会、北美华人医学物理师协会(NACAMP)和国际电气工程师协会生物医学工程分会(IEEEE—EMBS)协办的长江2011国际医学影像物理和工程应用大会暨第六届中国医学影像物理学术年会将于2011年10月22—23日在杭州召开。

  • 标签: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医学影像物理 学术年会 国际 应用 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