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无痛肠镜麻醉的效果。方法 以本院为单位,在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间,选取行无痛肠镜检查患者 72例,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 B组 35例单纯采用丙泊酚, A组 37例在此基础上,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对比两组清醒时间,另比较两组术中肢动、呼吸抑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呼吸抑制、术中体动发生率明显低于 B组( P< 0.05)。 A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 B组( P< 0.05)。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 在无痛肠镜麻醉中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能减少呼吸抑制与术中体动,缩短术后苏醒时间,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 标签: 酮咯酸氨丁三醇 丙泊酚 无痛肠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 布托啡诺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急性疼痛的效果 。方法, 随机将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我院 66 例行 瑞芬太尼麻醉 患者分为 对照 组( 33 例, 应用 生理盐水干预 )、 实验 组( 33 例, 应用 布托啡诺 干预 )。对比 两组 患者疼痛持续时间、疼痛评分 及 不良反应 发生率。 结果, 实验组 疼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更短,且麻醉后 10min 、 30min 、 60min 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 , P< 0.05; 实验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 3.03% ) 低于 对照组 ( 24.24% ) , P< 0.05。 结论, 对 行 瑞芬太尼麻醉 患者应用 布托啡诺 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 预防早期急性疼痛 的发生 。

  • 标签: 布托啡诺 瑞芬太尼 麻醉 早期急性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不同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对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进行麻醉,对比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4月收治的62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方式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1例,对照组31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肌间沟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案,对比二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生命体征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生命体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采用肌间沟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案能够发挥出更好的麻醉效果,而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也比较低,生命体征更好,该麻醉方案适合推广。

  • 标签: 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 肌间沟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优良率 不良反应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患者所起到的作用。方法:对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的 100 例患者选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麻醉方式,实验组采用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在术后血糖、肾上腺素等水平要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手术中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在手术后,实验组患者使用镇痛药的概率也是低于对照组的,但是两组患者在术中知晓、术后出现的恶心呕吐等反应的发生率并没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实验组的睁眼、拔管时间比对照组短,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使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在术中取得更好的麻醉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麻醉方法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曲马多联合地塞米松对治疗剖宫产产妇硬膜外麻醉寒战反应的效果。方法按动态随机化原则将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1月收治的90例剖宫产产妇分为2组,所有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均出现了寒战反应,对照组行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治疗,观察组行曲马多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结果观察组5min寒战消失率、术毕寒战复发率及术后寒战复发率均较对照组更有优势,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采用曲马多联合地塞米松对治疗剖宫产产妇硬膜外麻醉寒战反应效果显著。

  • 标签: 曲马多 地塞米松 剖宫产产妇 硬膜外麻醉 寒战反应
  • 简介:摘要麻醉学是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的学科,是麻醉学专业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重点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麻醉学教学的需求。本研究立足于麻醉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改革现状,结合微信及微信公众平台自身优势,对其辅助麻醉学教学进行可行性分析,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麻醉学教学设计与实践进行研究初探。

  • 标签: 麻醉学 微信公众平台 移动学习平台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腰 - 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7 月 在我院分娩的 92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镇痛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联合 组和对照组,每组 46 例。 对照组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联合 组采用腰 - 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麻醉起效时间以及 罗哌卡因总用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第一产程末与第二产程末的镇痛效果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联合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以及罗哌卡因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产科分娩镇痛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迅速、镇痛效果好、麻药用量少等优点,能够有效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痛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分娩镇痛 硬膜外麻醉 腰麻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麻醉方法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20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行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对照组行静吸复合全麻,对比两组患者血压麻醉清醒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恢复时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方式相对于传统全身麻醉方式,在促进患者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利于患者预后。

  • 标签: 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 腹腔镜子宫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直肠癌患者运用快速康复外科麻醉管理方式进行管理的疗效进行探究。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患有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麻醉管理;而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麻醉进行管理,并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管理治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运用快熟康复外科麻醉进行管理肛门排气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运用常规麻醉方式进行管理的排气时间(P<0.05)。观察组运用快速康复外科麻醉管理术后第三天的CD4+、CD3+及CD4+/CD8+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患者运用快速康复外科麻醉进行管理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排气时间,增加患者CD4+、CD3+及CD4+/CD8+的含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麻醉 腹腔镜直肠癌 研究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的不同麻醉处理价值。方法选入我院于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直肠癌患者88例,依据麻醉形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研究组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记录两组临床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气腹时间和手术时间对比,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气腹10分钟和1小时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

  • 标签: 腹腔镜 直肠癌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骨科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后其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其中180例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研究的观察和研究对象,将这18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B组和C组三组,三组各60例;其中A组患者的丙泊酚剂量为2mg/kg,B组患者的丙泊酚剂量为2.5mg/kg,C组患者的丙泊酚剂量为3mg/kg;对比三组患者丙泊酚总量、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清醒时间。结果综合三组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看,B组患者的丙泊酚总量居中,麻醉起效时间比C组长,但患者术后的意识恢复时间和清醒时间明显比较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总而言之,当丙泊酚剂量以2.5mg/kg持续静脉麻醉时,患者术后的意识恢复时间和清醒时间最短,且能够节省丙泊酚的用量,加快麻醉起效时间,在人工流产术中更为适用。

  • 标签: 丙泊酚 静脉麻醉 人工流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老年手术患者苏醒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分组,两组麻醉前准备、麻醉诱导方法相同,对照组给予七氟醚吸入,观察组给予七氟烷吸入,对比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8.79±0.48)min睁眼、术后(10.45±2.41)min拔管、OAAS(4.51±0.47)分、拔管30min时MMSE(24.58±0.18)分、拔管60min(26.98±0.47)分、拔管90min(28.01±0.48)分。对照组患者术后(15.20±1.59)min睁眼、术后(15.96±1.69)min拔管、OAAS(2.10±0.95)分、拔管30min时MMSE(20.14±0.96)分、拔管60min(22.36±0.64)分、拔管90min(24.63±0.21)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七氟烷吸入麻醉,可有效缩短老年手术患者的苏醒时间,促进术后认知功能恢复,与七氟醚相比,临床应用效果更佳。

  • 标签: 七氟烷吸入麻醉 老年手术患者 苏醒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 93例 行前列腺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47例、 46例。对照组给予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硬膜外麻醉。结果:观察组术后 12h、 24h、 72h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时间均较对照组快,痛觉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慢( P<0.05)。 结论:硬膜外麻醉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全身麻醉小。

  • 标签: [ ] 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老年 前列腺增生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究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为加速康复外科实施腹部手术的患者,所需要的病例数为 80例, 选取住院时间是2018年 1月到 2019年 1月的患者。把 80例患者按随机对照的方式平均分成两个组别, 实施全身麻醉加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40例 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的40例患者编排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比对分析。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镇痛优质率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首次镇痛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检测结果显示P< 0.05说明 差异均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加速康复外科实施腹部手术的患者,使用全身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取得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缓解疼痛症状良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横肌平面阻滞 全身麻醉 加速康复外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手术当中,保温护理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4例接受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参照组与分析组,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分析组患者则接受保温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以及麻醉结果相关指标。结果分析组患者的应激反应相关指标与麻醉结果指标均要优于参照组,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接受全麻的患者,保温护理的实际应用效果较好,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

  • 标签: 全身麻醉 保温护理 应激反应 苏醒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为加速康复外科实施腹部手术的患者,所需要的病例数为80例,选取住院时间是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的患者。把80例患者按随机对照的方式平均分成两个组别,实施全身麻醉加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40例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的40例患者编排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镇痛优质率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首次镇痛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检测结果显示P<0.05说明差异均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加速康复外科实施腹部手术的患者,使用全身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取得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缓解疼痛症状良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横肌平面阻滞 全身麻醉 加速康复外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这两种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 2107年 3月至 2018年 3月期间收治的 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 6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30例,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研究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对比对照组和研究组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麻醉有效率是 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83.33%( P< 0.05);研究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 P< 0.05)。且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在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时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麻醉有效率,减少麻醉起效时间,还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对比
  • 简介:摘 要: 麻醉为临床上非常重要的环节,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医院的麻醉科人员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包括实习生以及其他科室轮转学习人员,这样的人员结构会为麻醉科的 带教 工作带来困扰,因此,随着医疗发展下相关人员需要结合麻醉科的特点以及护理人员的知识基础进行 带教 方案的制定,提升学员到麻醉科的学习效率。

  • 标签: 麻醉 临床带教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以研究在老年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进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中,采用局部麻醉的意义为分析目地。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调查对象是2012年2月-2019年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40名老年腹股沟疝疾病患者,本次所选择的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抽取患者病例的方式进行,选择的实验方式是对比实验,将140名患者平均分配为两组,两组各70名患者,分别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麻醉方式),观察组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通过对比这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其手术过程的情况以及手术结束后的恢复情况,并且有无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结果发现对照组(传统麻醉)的患者的,采用传统的麻醉方式的患者手术后住院时间为(7.81±1.33)天,其手术后的复发概率是9.10%,而观察组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手术后的住院时间为(4.01±1.12)天,以及其手术后的复发情况是3.06%,局部麻醉的治疗效果相对更好,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受手术的治疗过程中,采用局部麻醉患者的恢复情况相比于传统的麻醉效果更好,同时改病的复发情况也较低,建议在该类老年患者的疾病治疗过程中推广使用局部麻醉

  • 标签: 局部麻醉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老年患者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在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26例进行髋部骨折手术的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的患者均进行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首先患者取平卧位,超声引导下行患侧股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阻滞,然后取侧卧位进行硬膜外穿刺,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情况按需分次追加硬膜外用药。评估患者侧卧位时、术中以及术后12小时VAS评分以及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的配合程度,记录硬膜外用药的总量以及芬太尼使用剂量,观察记录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在侧卧时的VAS平均评分为(2.69±1.79),术中为(1.62±0.51),术后12小时为(1.91±0.68);所有患者的平均硬膜外用药总量为(10.41±1.82)ml,芬太尼总剂量为(106.97±9.96)μg;手术过程中22例患者稳定配合,3例患者出现轻微疼痛不适,1例患者出现出血过多,疼痛难忍的情况,但最终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所有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于高龄的需要进行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来说,使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可显著的提高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改善高龄患者的配合情况,有助于维持高龄患者的生命体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未来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连续硬膜外麻醉 高龄患者髋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