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开展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46例,按照麻醉方式,分为联合组和静吸组,每组73例,联合组麻醉方式为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静吸组麻醉方式为静吸复合麻醉,观察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插管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切皮时、术中及插管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低于静吸组,出现疼痛时间显著高于静吸组(P<0.05)。结论与静吸复合麻醉相比,其联合硬膜外麻醉后可进一步提升麻醉效果。

  • 标签: 静吸复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妇科就诊的120例实施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参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研究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情况、子宫松弛情况。结果采用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麻醉苏醒时间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研究组子宫松弛状况为优的患者多于参照组,研究组子宫松弛状况为良以及差的患者少于参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全身麻醉,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极好,能够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麻醉苏醒时间,患者术后的子宫松弛状况更好。因此,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可以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身麻醉 联合 硬膜外麻醉 单纯全身麻醉 妇科腹腔镜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患者采取静吸复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联合使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7年8月~2018年7月到我院接受外科手术的158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单一组,每组患者分别为79例。单一组采取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反应,并且进行麻醉效果以及其他指标的对比。结果联合组的麻醉优良率73例(92.41%)显著高于单一组55例(69.62%),联合组拔管后的平均静脉压、心率、呼吸恢复时间以及苏醒时间均低于单一组,P<0.05则为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外科手术患者采取静吸复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联合使用的麻醉方法,能够加快患者的苏醒时间,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

  • 标签: 静吸复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应用于婴儿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收治的手术治疗婴儿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采用喉罩麻醉,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比较两组导管置入前、后气道峰压(PpeaK)、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水平及拔管时间、清醒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导管置入前PpeaK、PETC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后观察组PpeaK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麻醉可以显著提高婴儿麻醉的临床效果,且操作简便、对婴儿气道刺激轻微、麻醉苏醒快,是婴儿麻醉中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婴儿麻醉 喉罩麻醉 气管插管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72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36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血压及心率在麻醉前、拔管 10分钟无明显差异( P> 0.05),在插管时、切除后及拔管时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苏醒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两种麻醉方式联合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安全系数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直肠癌 根治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对进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在我院进行直肠癌根治术的病患当中,抽选出80位病患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给予全身麻醉的病患为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病患为实验组,根据术后对比使用不同麻醉方式的病患在心率水平、不良反应及平均动脉压上的相关数据。结果实验组的心率水平及平均动脉压水平比对照组下降的程度要明显一些(P<0.05);实验组病患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加上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要好于单纯的全身麻醉,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和病患的术后恢复。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直肠癌根治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数字表法将 2016年 1月 -2017年 10月 90例小儿手术患儿分组。对照组用气管插管麻醉,观察组进行喉罩麻醉。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小儿手术麻醉效果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术中低心率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干预前两组心率、 CVP水平相近, P> 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率、 CVP水平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喉罩麻醉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确切。

  • 标签: 喉罩麻醉 气管插管麻醉 小儿麻醉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直肠癌根治手术的7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患者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离开手术室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麻醉前10min与拔管后10min两组患者血压及心率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手术时、拔管时观察组患者心率及血压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直肠癌根治手术实施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 直肠癌根治术 麻醉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诱导与氯胺酮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行全身麻醉手术的腹股沟斜疝患儿82例的病历资料,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行氯胺酮麻醉诱导,观察组41例行七氟醚麻醉诱导,监测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变化,比较两组麻醉诱导时间、哭闹时间、手术时间及术后苏醒时间,并统计两组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前后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T4时HR、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不明显,但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哭闹时间及術后苏醒时间分别为(154.92±10.08)、(65.24±6.01)s,(28.31±3.29)min,均短于对照组的(226.45±16.54)、(98.30±8.56)s,(62.18±5.73)min(P<0.05);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7.07%(P<0.05)。结论在患儿全身麻醉中采取七氟醚麻醉诱导具有起效快、术后苏醒快的特点,同时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

  • 标签: 小儿 全身麻醉 七氟醚 氯胺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术中应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诊的100例小儿短小手术患儿。随机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100例患儿分为氯胺酮组和七氟醚组。氯胺酮组给予氯胺酮静脉麻醉,七氟醚组吸入七氟醚吸入麻醉。比较了躯体运动和精神症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睫毛反射和疼痛反射消失时间、体动时间、出手术室时间相比较七氟醚组对比氯胺酮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体动时间、出手术室时间更短,氯胺酮组疼痛反射消失时间更短,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效果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可减少躯体运动、精神症状等并发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手术 七氟醚吸入麻醉 氯胺酮静脉麻醉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本文对麻醉诱导室在手术室麻醉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全面分析了麻醉诱导室的配置和护理措施,以期为相关临床医护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麻醉 诱导室 手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病例均选自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接收并行股骨颈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中,共70例;分为A组(施行腰硬联合麻醉)和B组(施行全身麻醉),比对2组麻醉的效果。结果A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优于B组(P<0.05);两组VAS评分结果显示(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的镇痛效果相当,但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更佳,且安全性更好,可推广。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老年患者 股骨颈骨折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在麻醉恢复室的安全护理。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手术后进入麻醉恢复室的高龄患者70例,对所有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一般性临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安全护理干预,比较患者实施护理前后的直接风险评分和间接风险评分,并总结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发生直接风险的评分为4.64±1.29分,护理风险管理前的直接风险评分为8.15±1.32,p<0.05;护理风险管理后,患者发生间接风险的评分为2.14±0.83分,护理风险管理前的间接风险评分为4.81±1.57,p<0.05;本组70例PACU患者中,满意57例,尚可12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率为98.57%。结论对高龄患者全身麻醉术后在麻醉恢复室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实施针对性安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的风险,对于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安全护理 高龄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镜检查麻醉与非麻醉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患者为例,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患者均接受胃镜检查,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共有患者98人,将其分为每组49人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进行胃镜检查的过程中分别给予患者麻醉处理和非麻醉处理,对其临床应用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采用麻醉和非麻醉操作的患者在检查前其呼吸频率和血压情况均不存在明显差异性,表示为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而实施检查操作后,实验组的患者指标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其操作效果好,其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结论临床中展开胃镜检查工作,对其给予一定的麻醉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其安全性,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痛苦情况。

  • 标签: 胃镜检查 麻醉 非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局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11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比较(14.55%VS1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硬膜外麻醉比较,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腹股沟疝 局部麻醉 硬膜外麻醉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作用在上腹部手术过程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从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在我院进行上腹部手术的病患当中选取94位病患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在进行上腹部手术前观察组采用复合麻醉的方式,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对比两组的病患在不一样的麻醉方式下的用药情况、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苏醒时间(t)和呼吸频率(RR)等。结果观察组的病患在上腹部手术过程中追加麻醉药物的数量比对照组少,观察组在复合麻醉的方式下用药用量更加合理,对病患的康复和生理指标的恢复要好于对照组。结论在上腹部手术中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以降低手术中的麻醉风险,且有助于术后病患生理指标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上腹部手术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区域麻醉应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的效果。方法2016年4月-2018年7月本院接诊且行手术治疗的患儿72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n=36)。实验组采取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方案,对照组采取氯胺酮方案。分析两组呼吸频率和心率的变化情况,比较氯胺酮用量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手术结束时的呼吸频率和心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睁眼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的氯胺酮用量为(65.71±8.54)ug,比对照组的(154.29±23.14)ug少,P<0.05。结论运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方案,可显著提高小儿区域麻醉的效果,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促进术后清醒。

  • 标签: 亚麻醉剂量 芬太尼 小儿区域麻醉 氯胺酮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剖宫产妇女行不同穿刺间隙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方法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68例拟行剖宫产的足月单胎初产妇,依据手术顺序依次编号,将单、双号手术者分别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分别经腰1-2、腰3-4椎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记录分娩结局,对比两组麻醉平面,运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恢复时间等。结果⑴68例受试者分娩顺利,母婴安全。⑵麻醉平面,运动、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恢复时间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腰3-4椎间隙相比,剖宫产妇女经腰1-2椎间隙行硬联合麻醉效果更优,可考虑推广运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剖宫产 穿刺间隙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剖宫产患者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的麻醉效果,并评价其各自的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68例我院自2016年3月份至2017年3月份收治拟行剖宫产的孕妇,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孕妇接受L2-3腰-硬联合麻醉穿刺,实验组孕妇接受L3-4腰-硬联合麻醉穿刺,记录分析两组孕妇的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4.1%)与对照组(91.2%)相差不大,但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L3-4作为穿刺位点行腰-硬联合麻醉对于产妇而言具有效果好、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穿刺间隙 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