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AECOPD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效果不佳的原因。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25例老年AECOPD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经综合分析,气道湿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为气道湿不足、气道湿过度、湿方式不当、湿液的选择缺乏针对性、湿液量控制不理想等。结论有效的气道湿对保持呼吸道通畅、提高疗效、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 标签: AECOPD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呼吸机使用过程中气道湿的适宜方法。以降低痰液黏度和痰培养菌阳性率。方法: 将 7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6例。对照组采用人工鼻道加湿,观察组在人工鼻的基础上采用微泵加湿。观察 5天后痰培养效果及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痰液黏度及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P<0.01)。结论: 人工鼻部联合微泵持续气道湿可有效降低痰液黏度,降低痰培养菌阳性率。

  • 标签: 颅脑损伤 呼吸机 人工鼻 微型泵 气道加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量泵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6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微量泵湿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间断湿组采用间断气道湿。观察两组患者痰液分泌量、吸痰次数、气道湿程度及高气道反应。结果微量泵湿组在减少患者日均吸痰量、日均吸痰次数、湿不足、湿过度及高气道反应等方面明显优于间断湿组。结论使用微量泵进行持续气道湿的效果明显优于间断气道湿

  • 标签: 微量泵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 简介:摘要目的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防止因氧气湿瓶、呼吸机管道污染造成呼吸道感染发生。方法将氧气湿瓶、呼吸机管道集中到供应室统一进行消毒处理。结果经集中统一处理后物品所检出的细菌菌落,与未经集中统一处理物品所检出的细菌菌落数相比明显减少。结论物品统一集中消毒处理方法是预防和防止医院内感染有效措施。

  • 标签: 医院感染 统一集中消毒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一次性湿瓶管芯制作方法,提高氧疗效果,防止院内感染,降低噪音,降低耗材,节约资源,提高群众的满意度。方法1、采用单盲法将60个湿瓶浸泡消毒后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只,每月1号,抽取备用氧气湿瓶进行标本采样送检。2、采用问卷调查满意度。结果两组湿瓶霉菌污染的状况采用四格表X2检验,X232.85,P<0.01,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采用问卷调查满意度,X243.45,P<0.01,差别具有显著意义。结论改进后的一次性湿瓶管芯,可以做到一人一用,防止院内感染,降低噪音,睡眠安稳,提高氧疗效果。对人体呼吸道无任何副作用,降低耗材,节约资源,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 标签: 一次性湿化瓶管芯 研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气管切开后持续进行气道湿过程中的护理方式,提高湿效果。方法收集院内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期间院内气管切开的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随机选取100例进行本次研究。所有患者进行气道湿,根据患者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将护理后的湿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探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结果采用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湿效果良好的比例高达90.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方式护理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持续气道湿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湿效果,改善患者呼吸状况,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气道湿化 气管切开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脾湿汤在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按照随机均等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运脾湿汤,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大便次数和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治疗中添加中药运脾湿汤可促进患儿更快的康复,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运脾化湿汤 消化不良性腹泻 小儿
  • 简介: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和胃湿方随证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对照,开放试验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78.9%。治疗组对症状的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采用疏肝健脾和胃湿方随证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疗效优于对照组。

  • 标签: 慢性胃炎 中医药疗法 疏肝健脾和胃化湿方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人工气道湿护理对重症患者护理效果研究。方法:选择80例重症患者,分为两组,使用人工气道湿护理的为实验组,使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的入住ICU费用,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入住ICU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相比,差异较大(P

  • 标签: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 重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敏感、科学的人工气道湿效果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方法成立研究小组,在循证思维下应用文献资料法初步拟定人工气道湿效果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基本框架,采用Delphi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再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权重,最终确定指标体系。结果两轮函询中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0.9、1.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3,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26、0.42。最终确定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结论函询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及协调系数较高,所构建的人工气道湿效果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科学可靠,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对气道湿评价提供参考。

  • 标签: 湿化疗法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比较气管切开术后三种湿液对气道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2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三种湿液(0.9%NaCl.0.45%NaCl和1.25%碳酸氢钠)滴入气管套管内,在滴注后第5天和第10天观察各组患者气管内痰液黏稠度及并发症(感染、痰中带血、痰痂堵塞气道)发生情况。结果:0.45%盐水组和1.25%碳酸氧钠组的稀释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两组的稀释效果均好于0.9%NaCl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

  • 标签: 气管切开 湿化液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微量注射泵对人工气道患者进行持续气道湿,提高人工气道的湿效果,使气道保持通畅,降低了肺部感染率,减轻了吸痰对患者气道的损伤,避免了呛咳或刺激性咳嗽。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行人工气道支持患者进行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湿气道。结果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微量注射泵 气道湿化 人工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人工气道患者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7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集治疗的人工气道患者9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样本,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每组各45例的观察和对照两组,观察组采用60mg沐舒坦+50ml生理盐水微量注射泵进行持续气道内湿,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湿润双层无菌纱布覆盖法,对两组患者的气道湿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微量注射泵的观察组患者使用过程中痰液粘稠度显著降低,患者容易咳出痰液,湿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更加优异,P<0.05。结论通过微量注射泵使气道湿量得以精确控制,安全有效,持续深化作用发挥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

  • 标签: 微量注射泵 人工气道湿化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气管切开病人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湿气道的效果。方法将气管切开术后需要气道湿的病人12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湿气道;对照组采用注射器气管内定时或间断滴注湿湿的方法。结果实验组发生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湿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讨论气管切开病人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湿气道效果良好,可以保证气道湿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微量注射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