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宫颈前期病变及宫颈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将我院 2017年 9月至 2019年 9月接收的 60例患者纳入其中,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照组:常规护理; 研究组: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接受不同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出现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针对宫颈前期病变及宫颈患者可进行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整体护理干预 宫颈癌前期病变 宫颈癌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Scc—Ag与子宫颈生物学行为及与肿瘤放射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应用酶免疫微粒子(MEIA)法检测109例子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水平和放射治疗的53例子宫颈鳞癌血清Scc—AS阳性患者,每周定期检测血清Scc—Ag值观察其下降情况。结果:109例治疗前血清Scc—Ag阳性率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病期越晚Scc—Ag阳性率越高(P〈0.005),病理分化与Scc—Ag阳性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53例放疗过程中连续检测Scc~Ag,发现Scc—Ag阴性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肿瘤负荷的减小而增加。在治疗中或治疗后Scc—Ag持续高水平是较强的危险信号,并提示可能有远处转移或肿瘤未控。结论:血清Scc—Ag是子宫颈鳞癌较好的一种肿瘤标记物,定期检测血清Scc—Ag对子宫颈的发展状态、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后的疗效以及随访监控具有临床和研究的重要参考意义。

  • 标签: 子宫颈肿瘤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维适形(3DCRT)和调强放射(IMRT)治疗中晚期宫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中晚期宫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3DCRT治疗组与IMRT组,每组4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肿瘤靶区平均剂量也无显著差异(P>0.05);IMRT组患者的膀胱、直肠等危及器官受照射的剂量要显著低于3DCRT组患者(P<0.05);IMRT组患者急慢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病率也显著低于3DCRT组患者(P<0.05)。结论IMRT与3DCRT治疗中晚期宫颈效果相当,但IMRT能够减少各种急慢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宫颈癌 三维适形放疗 调强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摆位与照射技术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8年7月-2020年10月)抽取40例收治的宫颈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开展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摆位与照射技术治疗,应用真空体对体位进行固定处理,应用模拟机、CT来明确中心点,在相关系统下制作强调治疗计划,之后进行治疗摆位、照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比治疗效果,发现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摆位与照射技术是显较高,且在治疗过程中,均可以改善对直肠、小肠的受照剂量,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结论:在宫颈治疗中,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摆位与照射技术的应用,对提疗效果、减少正常组织受照剂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荐。

  • 标签: 宫颈癌 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摆位 照射技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氨双唑钠对中晚期宫颈患者采取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诊的中晚期宫颈放射治疗的患者46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治疗组(n=23)和对照组(n=23),对照组采取单纯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甘氨双唑钠(CMNa),比较两组增敏作用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CR率高于对照组,PR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达到PR、CR时放射剂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甘氨双唑钠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可以提高PR率、CR率,同时减少放射剂量,且无严重的毒副作用发生,安全可靠。

  • 标签: 甘氨双唑钠 中晚期宫颈癌 放射治疗 增敏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调强放射治疗中膀胱充盈程度对小肠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来我院行宫颈调强放射治疗的24例宫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膀胱充盈及膀胱排空状态下行盆腔扫描,对两种不同膀胱状态下的靶体积(CTV)、计划靶体积(PTV)及膀胱、小肠体积及平均照射剂量进行评价。结果 膀胱充盈及膀胱排空状态下患者膀胱体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所有患者同一体位膀胱充盈状态各调强计划下膀胱及小肠受照射体积百分比较膀胱排空状态下明显降低,膀胱、小肠平均照射剂量均较膀胱排空状态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宫颈癌 调强放射治疗 膀胱充盈程度 小肠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中晚期宫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五野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间收治的中晚期宫颈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组和五野调强放射治疗组,每组5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靶区剂量学特点以及危及器官的受照情况进行比较.结果3D-CRT和5F-IMRT两种计划下,V95%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D95、CI和HI的比较则均有5F-IMRT计划显著优于3D-CRT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其盆腔危及器官的最大受照剂量,可见5F-IMRT计划下小肠、双侧股骨头的Dmax显著小于3D-CRT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晚期宫颈患者经五野调强放射治疗不仅能够提高靶区治疗剂量,而且剂量分布适形性更好,盆腔正常组织器官的安全性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宫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五野调强放射治疗;剂量学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27-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巨块型宫颈的有效方法。方法2006年11月1日至2008年5月25日在我科就诊,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鳞状细胞”,临床分期为Ib期,因各种原因不愿接受或者不能接受手术或者放、化疗的患者,均用多针头外科电极行宫颈多点穿刺射频治疗,使宫颈肿在直视下固化,术后定期随访。结果8例患者有1例复发,其余7例均治愈。结论射频治疗宫颈是一种可以尝试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巨块型 宫颈癌 射频协助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宫颈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主要的治疗方式是手术和放疗。宫颈治疗后复发率高,复发后预后较差。复发宫颈可分为盆腔中央型、盆腔外周型和盆腔外复发,其治疗方案取决于患者初始治疗方式和复发位置。无放疗史的患者如有手术指征,可首选手术,也可联合放化疗±近距离治疗。放疗后盆腔中央复发的患者可选择盆腔廓清术±术中放疗,但其适应证具有高选择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患者生存质量低。放疗后盆腔外周复发的患者可行再程外放疗和/或化疗。然而再程放疗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初次放疗,立体定向体部放疗适应证较严格,对治疗者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较高。近年来放疗技术更加精准,影像引导的近距离治疗如高剂量率组织间近距离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复发宫颈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本文就近年近距离治疗复发性宫颈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 标签: 宫颈肿瘤,复发/近距离放射疗法 宫颈肿瘤,复发/放射性粒子植入疗法 进展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宫颈仍然是威胁女性健康和生命的主要问题,而且其发病年龄逐渐趋向年轻化。宫颈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疗、化疗,近年来又有新的治疗方法如热疗、免疫疗法等兴起,以下将对现有浸润性宫颈治疗方法进行全面的总结。

  • 标签: 浸润性宫颈癌 手术 放疗 化疗 热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晚期宫颈综合治疗的最佳有效方案。方法选择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综合治疗的晚期宫颈患者中,病历资料完整的1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B、C、D组,观察四组患者的临床近期疗效。结果介入肿瘤(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联合放射(腔内和外照射)治疗晚期宫颈,虽然在临床死亡因素方面无明显改善(P>0.05),但在临床阴道流血停止率、肿块缩小率等方面优势较大(P<0.05)。结论介入肿瘤(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联合放射(腔内和外照射)是晚期宫颈综合治疗的首选方案,是提高晚期宫颈治疗有效可行综合方法。

  • 标签: 晚期宫颈癌 综合治疗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及临床体会。方法对我院36例宫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因分析,总结治疗体会。结果不典型增生型18例,原位9例,镜下早期浸润5例,浸润4例,术后随访Ia期宫颈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结论宫颈应及早发现,早期治疗才能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宫颈癌 病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宫颈年轻患者根治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住年龄<40岁的Ⅰb期宫颈患者30例,术后放疗与术后化疗各15例。结果化疗组3年存活率为93.33%(14/15),放疗组3年存活率为86.67%(13/15),两者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高于放疗组(P<0.05)。结论年轻Ⅰb期宫颈患者术后加用化疗在不影响生存率的前提下,生存质量得以提高,是比较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早期宫颈癌 术后 辅助治疗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根治性图像引导放疗(IGRT)对靶区剂量的影响,探讨其合理应用模式。方法选取2012—2016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行螺旋断层放疗(HT)的20例宫颈患者,应用兆伏级CT(MVCT)图像在HT自适应模块上进行重建及模拟,分别得到有/无图像引导下的受照剂量参数;将各单次剂量分布和对应的融合CT图像传输至形变软件中进行剂量叠加得到总剂量参数。结果无图像引导的模拟计划(Plan 2)的CTV、GTV和子宫体各方向位移均大于图像引导下的计划(Plan 1),以腹背方向和宫体位置变化最大;CTV、宫体V45Gy、V50Gy、D98%、Dmean和GTV的V50Gy均低于Plan 1(P<0.05);Plan 1左右位移与CTV和宫体D2%、D98%呈负相关(P<0.05),头脚位移与GTV的V45Gy、V50Gy呈负相关(P<0.05),腹背位移与宫体D98%呈负相关(P<0.05);Plan 2左右位移与CTV的D2%和宫体V50Gy呈负相关(P<0.05),头脚位移与CTV的D98%和宫体D98%、Dmean、V45Gy、V50Gy呈负相关(P<0.05),腹背位移与CTV的D98%和宫体D98%、Dmean、V45Gy、V50Gy及GTV的Dmean、V45Gy呈负相关(P<0.05)。结论宫颈调强放疗中宫体位移较大且CTV低量区主要位于宫体,IGRT可明显降低位置偏差带来的剂量学差异。

  • 标签: 宫颈肿瘤/图像引导放射疗法 宫颈肿瘤/螺旋断层疗法 剂量学
  • 简介:摘要宫颈(cervicalcarcinoma)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的女性,但普查发现宫颈发病年龄多为40~55岁,20岁以前罕见。目的讨论子宫颈治疗心得。方法对已经诊断出子的宫颈患者进行手术、放疗等方法进行治疗。结论一旦发现宫颈,一般都应及时进行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放疗,手术之前主要根据妇科检查双合诊和三合诊的结果判断临床分期,宫颈治疗后必须严密地定期随访,尤其是中晚期宫颈容易发生转移。

  • 标签: 子宫颈癌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