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应用多频生物电阻抗法(MBIA)评估加味六君子汤改善脾虚型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容量超负荷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行标准CAPD治疗满3个月以上患者114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6例,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58例,予基础西医治疗+加味六君子汤中药颗粒剂,给药观察8周,使用MBIA技术测量患者容量超负荷相关指标细胞外水分比率(ECW%)值,并检测生化指标,影像学参数等,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8周细胞外水分比率(ECW%)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血白蛋白、谷丙转氨酶、电解质(钙、磷、钾)两组治疗前后与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六君子汤能降低脾虚型CAPD患者细胞外水分比率(ECW%),改善容量超负荷情况。

  • 标签: 生物电阻抗 加味六君子汤 脾虚证 容量负荷 腹膜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IT)观察老年人卒中相关性肺炎(SAP)行床旁支气管镜治疗后肺通气情况,并观察潮气量、动态肺顺应性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住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ICU)SAP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吸痰及抗感染等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变常规吸痰为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肺泡灌洗;比较两组患者于入组时及第1、3、5天时通过EIT收集的兴趣区域(ROI)4区(ROI4)值,同时记录潮气量、动态肺顺应性、呼吸机使用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结果共78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对照组37例、试验组41例。试验组患者于第1、3、5天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后ROI4区域气体分布值分别为(2.24±0.77)%、(7.05±0.77)%、(12.34±1.47)%,与对照组(0.49±0.65)%、(2.49±0.87)%、(5.57±0.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t=10.85、24.56、26.54,均P<0.001);试验组患者于第1、3、5天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潮气量和动态肺顺应性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分别为(12.22±0.88)d、(18.41±1.12)d,均少于对照组患者(14.65±0.92)d、(21.14±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1、11.01,均P<0.001)。结论对于老年SAP患者,间断行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能有效改善背区肺通气情况及改善患者肺呼吸力学变化,促进早期脱机及减少ICU住院时间。

  • 标签: 肺炎 支气管镜 肺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部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和重症超声导向的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ediatric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pARDS)个体化肺保护通气策略的实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重度pARDS患儿实施保护性通气策略的治疗过程,在救治过程中采用EIT和重症超声指导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实施。结果EIT指导肺复张和最佳呼气末正压滴定,重症超声评估pARDS血流动力学和肺部状态,指导右心保护通气和循环保护通气的实施。最终患儿成功救治。结论pARDS保护性通气的理念,已由传统的肺保护通气走向右心保护和循环保护通气的理念,最终达到对肺血管内皮的保护。EIT和重症超声丰富了对pARDS病理生理的认识和对保护性通气的理解。

  • 标签: 儿童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保护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部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和重症超声导向的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ediatric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pARDS)个体化肺保护通气策略的实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重度pARDS患儿实施保护性通气策略的治疗过程,在救治过程中采用EIT和重症超声指导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实施。结果EIT指导肺复张和最佳呼气末正压滴定,重症超声评估pARDS血流动力学和肺部状态,指导右心保护通气和循环保护通气的实施。最终患儿成功救治。结论pARDS保护性通气的理念,已由传统的肺保护通气走向右心保护和循环保护通气的理念,最终达到对肺血管内皮的保护。EIT和重症超声丰富了对pARDS病理生理的认识和对保护性通气的理解。

  • 标签: 儿童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保护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肺电阻抗成像法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BMI 18.5~24.9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对照组(CON组)和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EAS组)。入室后采用肺电阻抗成像法监测肺通气功能,TEAS组患者双侧肺俞穴和尺泽穴实施经皮穴位电刺激,CON组只放置刺激电极,但不通电。于入室(T1)、气管插管后5 min(T2)、CO2气腹后5 min(T3)、CO2气腹排气后5 min(T4)、拔除气管导管后5 min(T5)和拔除气管导管后30 min(T6)时测定重力依赖区潮气比例和中心通气区(CoV)面积百分比。于T1、T3和T6时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采集外周静脉血样,测定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IL-6和TNF-α浓度。结果与T1时比较,2组患者T2~6时CoV面积百分比、重力依赖区潮气比例、T6时OI和A-aDO2降低,T3和T6时血清TNF-α、IL-6和CC16浓度升高(P<0.05);与CON组比较,TEAS组T5,6时重力依赖区潮气比例和T6时OI升高,T6时A-aDO2、血清TNF-α、IL-6和CC16浓度降低(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肺通气功能。

  • 标签: 电刺激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肺通气 体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中基于生物电阻抗法(BIA)测量的体脂肪量对各项血脂异常的预测价值,初步提出适宜的体脂切点。方法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东城、房山、密云及通州区选取30所学校(包括8所小学,21所中学和1所12年制学校)内6~16岁中小学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测,通过BIA法测量体脂肪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体脂肪指数(FMI)和体脂肪率(FMP),并检测血清各项血脂水平。结果14 309名儿童的年龄为(11.0±3.3)岁,男童占49.9%。在男女童中分别以FMI和FMP通过偏度-中位数-变异系数法(LMS法)拟合的百分位数值(P60~P95)逐个作为切点,选择对血脂异常预测敏感度、特异度、预测值和曲线下面积(AUC)均相对较好的P75值作为体脂过多切点参考值。男童FMI在P75以上者占人数的28%,控制男童FMI在P75以下,可能防止8%~57%的各项血脂异常;女童FMI在P75以上的约占26%,将FMI控制在此切点值以下,可能防止8%~42%的各项血脂异常。FMP观察到与FMI类似的结果。在男童中基于FMI和FMP的P75切点在预测各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除外]的特异度和AUC高于BMI(AUC:52.4%~69.6%比50.2%~67.1%,P<0.05),而在女童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当FMI或FMP超过P90时,对各血脂异常的特异度近似达到90%。结论基于FMI和FMP的体脂过多、肥胖诊断切点值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儿童体成分状况,对儿童血脂异常的识别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综合预测价值,可进一步在今后儿童肥胖和相关慢性疾病防治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体脂肪指数 体脂肪率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生物电阻抗法(BIA)与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7~17岁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的一致性。方法对1 431名儿童进行BIA和DXA检测。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和Bland-Altman分析评价方法间所测去脂体重和脂肪量的一致性。Bland-Altman分析在对数变换的数据中进行。结果男、女生中BIA与DXA所测去脂体重的ICC分别为0.986和0.974,脂肪量的ICC则分别为0.854和0.926。男生中BIA与DXA的去脂体重比值均值及一致性界限(LoA)分别为1.04和0.95~1.14,女生中则为1.02和0.90~1.15。男、女生中去脂体重的LoA范围均随年龄增长而变窄。男、女生中两种方法的脂肪量比值LoA范围均较宽,分别为0.40~1.27和0.48~1.48。此外,男、女生中均可看到各成分的比值LoA范围随BMI等级增高而变窄。结论BIA所测去脂体重与DXA的一致性良好,但BIA测量脂肪量的误差较大。肥胖儿童的BIA与DXA一致性优于消瘦和正常体重儿童。

  • 标签: 生物电阻抗法 双能X线吸收法 去脂体重 脂肪量 一致性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腔生物电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NHM-BIA)预测新生儿脓毒症(NS)患儿心功能障碍(CD)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152例N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NS患儿是否并发CD,将其分为研究组(n=53,并发CD)与对照组(n=99,未并发CD)。对2组患儿性别、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危重新生儿比例,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肌钙蛋白(hs-cTn),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心房、室内径及射血分数,以及心率、每搏输出量指数(SI)、心排血量(CO)、心指数、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校正流动时间(FTC)、外周血管阻力(SVR)、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心肌收缩指数(ICON)、收缩时间比(STR)等NHM-BIA指标采用成组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与χ2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对NS患儿并发CD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NHM-BIA不同指标预测NS患儿并发C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确定这些指标预测NS患儿并发CD的最佳临界值。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伦理委员会规定,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并获得批准(审批文号:20210034)。2组NS患儿性别构成比、出生胎龄、出生体重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研究组患儿危重新生儿比例及血清NT-proBNP、hs-cT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NS患儿心率、SVV、SVR、SVRI、ST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SI、心指数、FTC、ICO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T-proBNP、hs-cTn水平高,是NS患儿并发CD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1、1.095,95%CI:1.000~1.001、1.047~1.146,P均<0.001),而心指数高是NS患儿并发CD的独立保护因素(OR=0.075,95%CI:0.022~0.253,P<0.001)。④血清NT-proBNP、hs-cTn水平与心指数及3项指标联合预测NS患儿并发CD的AUC分别为0.814(95%CI:0.734~0.894,P<0.001),0.858(95%CI:0.784~0.931,P<0.001),0.925(95%CI:0.784~0.931,P<0.001),0.975(95%CI:0.942~1.000,P<0.001)。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血清NT-proBNP、hs-cTn水平与心指数预测NS患儿并发CD的最佳临界值依次为13 355 ng/L、74 ng/L、2.74 L/(min·m2),此时血清NT-proBNP、hs-cTn水平与心指数及3项指标联合预测NS患儿并发CD的敏感度分别为77.4%、58.5%、84.9%、81.1%,特异度分别为73.6%、95.4%、93.1%、96.6%。结论NHM-BIA可有效监测NS合并CD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心指数联合血清NT-proBNP、hs-cTn对NS患儿并发CD有较高预测价值。

  • 标签: 脓毒症 心功能障碍 血流动力学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胸腔生物电阻抗法 利钠肽,脑 肌钙蛋白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多频生物电阻抗(BIA)与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DXA)方法测定进展期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骨骼肌量的一致性,进而为临床准确评估肌少症提供依据。方法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门诊就诊的进展期老年CKD患者接受手握力及步行速度等运动能力评定,以及DXA和多频BIA法测量身体肌肉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Bland-Altman分析及Kappa一致性检验评定两种肌肉测定方法的一致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7例老年CKD患者,年龄(70.7±6.1)岁,体质指数为(24.6±3.5)kg/m2,男性41例(61.2%),平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为(27.7±12.7)ml·min-1·1.73m-2。BIA和DXA测定各节段肌肉量及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的组内相关系数0.81~0.90。Bland-Altman分析得出BIA较DXA方法高估患者肌肉量,ASMI平均差值为(0.44±0.13)kg/m2。此外,两种测定方法对于肌肉量减少判断呈现中度一致性(Kappa=0.47)。结论多频BIA和DXA两种测定方法对于进展期老年CKD患者肌肉量评估具有较良好的一致性,但多频BIA较DXA方法高估老年CKD患者肌肉量。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 多频生物电阻抗分析 肌肉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尤其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患者,多存在蛋白质和能量储备不足的营养不良状态。2008年国际肾脏营养与代谢协会(InternationalSocietyofRenalNutritionandMetabolism,ISRNM)提出用“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energywasting,PEW)”来命名这种CKD进展过程中机体蛋白质和能量储备下降的状态,这种状态可造成肌肉减少、脂肪减少或恶病质通过Meta分析发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PEW发病率为9.2%~81%,中位数为43%。PEW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低生活质量和高死亡风险相关,也是CKD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及早发现并治疗PEW对MHD患者意义重大。

  • 标签: 生物电阻抗法 评估血液透析患者 蛋白质能量消耗 局部枸橼酸抗凝 间歇性血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