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9 个结果
  • 简介:2003年2月19日,中国博物馆学会四届四常务理事会在故宫博物院举行,理事长张文彬、常务副理事长朱诚如、副理事长马自树、袁伟、舒乙、孟宪民、李象益、夏燕月,常务理事杨力舟、舒小峰、雷于新、朱德明、古运泉、高大伦、李耀申、戴志强、宋向光、张文军、韩永、陈连营等20余位同志与会。

  • 标签: 中国博物馆学会 常务理事会 北京 学术交流
  • 简介:对于里头文化的性质问题,学术界已进行了数十年的讨论,然而直到目前,共识却仍未能达成。本文首次从青铜器铅同位素比值分析入手,对里头文化的性质问题予以探讨。经过对偃师里头、郑州里岗、黄陂盘龙城、安阳殷墟等遗址出土青铜器的铅同位素比值数据的分析与讨论,我们支持里头文化一至三期属夏文化、第四期遗存则己进入了商代纪年的观点。

  • 标签: 二里头文化 文化性质 青铜器 铅同位素比值 矿料来源
  • 简介:中国国家博物馆内东部层至三层的墙壁上有两幅巨型壁画,南边的一幅是《世界各国人民大团结》,北边的一幅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作者分别为周令钊、陈若菊夫妇和黄永玉,创作时间为1959年,尺寸为9×10米。在壁画创作过程中,"世界人民大团结"和"中国人民大团结"的主题历经数次调整,最后由时任中宣部部长陆定一拟定。其中,"世界人民大团结"意指开展积极的外交活动,为新中国争取有利于建设的国际和平环境,提高其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中国人民大团结"意指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并努力进行社会主义生产建设。两幅壁画旨在从内政外交的角度塑造新中国的国家形象。在艺术表现上,周令钊、陈若菊夫妇和黄永玉不断调整作品的表现形式,最终这组作品以优秀的面貌成为新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 标签: 世界各国人民大团结 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 壁画 创作过程
  • 简介:南朝刘宋文帝元嘉七年(430年)铸四铢钱,至孝武帝刘骏孝建元年(454年)铸孝建背四铢钱,后又去背文“四铢”,唯留面文,形制略小。又武帝之子刘子业永光元年(465年)开铸永光小钱,为百姓自供铜料在官署鼓铸的铢钱,面文篆书“永光”字.

  • 标签: 孝武帝 四铢钱 宋文帝 刘骏 形制
  • 简介:最新的考古发现表明:里头文化已经是较成熟文明,而陶寺文化与良渚文化则为文明的初级形态.在国家发展形态上,前者刚刚进入王朝性质的国家行列的起点,而后者则形成最初形态的国家——前王朝国家。把中国文明史视作由里头文化所开启的观点不符合史实。

  • 标签: 二里头文化 陶寺文化 良渚文化 夏王朝 文明起源
  • 简介:<正>里岗、洛达庙、南关外、商城诸遗址的发掘,是郑州地区考古工作的重要收获。里岗期商文化是安阳殷商文化的前身,这一科学结论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承认。因此里岗期商文化,自然就成了确认更早阶段商文化的础石,也是探索夏文化可靠的比较材料。近年来一些重要资料和研究成果的相继发表,使里岗期商文化的研究不断深入,随之也提出了不少新问题。如文化分期、文化性质,以及文化的来源等等。本文仅就与此相关的问题谈些看法。

  • 标签: 二里头文化 早商文化 二里岗期 二里冈 大口尊 夏文化
  • 简介:由于氧化硅仿生材料具有优越的耐候性,与基底石材相容性好,合成条件的温和性及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为此制备了氧化硅防护膜。室温下利用CTAB自组装体为模板来调控Na2SiF6水解,在石材表面制备出具有优良性能的SiO2膜,并对膜进行了XRD、SEM分析表征。经过保护处理的石材表面清洁、透明,具有突出的抵抗酸碱性能。生成的保护膜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而吸水性有所下降。另外,该保护膜还显示出优良的抵抗高、低温,耐磨,及与基底结合紧密等性能。上述研究表明,仿生SiO2膜将会对石质文物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仿生合成 二氧化硅膜 石质文物 保护
  • 简介:2012年1月16日,克拉玛依市钱币学会举办了2012年首会员活动日,来自克拉玛依三个区的会员代表、钱币爱好者20余人参加了活动。此次活动由学会秘书长姜勇主持。

  • 标签: 克拉玛依市 钱币学会 会员 学会秘书长 爱好者
  • 简介:11月初的克拉玛依,已进入秋末初冬季节,夏日的绿叶枯黄飘落,鸟儿不再高歌欢唱,城里的人们正在添衣保暖,克拉玛依钱币学会秘书处的工作人员则利用工作之余,组织会员代表们开展了一考证克拉玛依历史沿革的活动。

  • 标签: 克拉玛依 钱币学会 历史 会员 美好 利用工作
  • 简介: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拟定于2008年9月17日-19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举行第六学术年会。这次年会以'东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方法'为主题,进行文物科技成果的展示和学术交流。

  • 标签: 中国文物保护 协会学术年会 召开中国
  • 简介: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第七国际学术研讨会定于2019年8月29日在韩国大田举行。本次会议由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韩国文化财保存科学会主办,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等单位协办。会议会场设在韩国大田市KT&G人才开发院。本次会议旨在:1.增进东亚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科学领域的交流;2.交流东亚文化遗产保护技术与方法;3.探讨东亚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的发展方向;4.建立东亚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交流平台。

  • 标签: 文化遗产保护 国际学术研讨会
  • 简介:货泉传世极多,不仅大小不一,厚簿互异,而且还有传形、合背、合面、星点、面决文,背四出以及内部之或有或无、或为双郭,外郭之或阔或狭,或外高内下之不同等等,其中有一种中央特厚,外郭逐渐减厚,剖面呈橄榄形者,世号'饼钱'。此类饼钱,除货泉外,所余钱币,都无此例。经综合观察比较,种类纷纭

  • 标签: 货泉 钱范 传形 古泉汇考 布泉 橄榄形
  • 简介:<正>近一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考古学的新发现,中国古代史各个段落的研究都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西北地区出土的大量汉晋简牍和敦煌、吐鲁番文书,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史的资料,解决了过去许多悬而未决,或者是不知其详的课题.武汉大学历史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近年来除出版了一批史学专著以外,还汇集论文,编印了《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初编)、(编)两册,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该室同志在老一辈著名的史学家唐长孺教授领导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史学界的极大注意.

  • 标签: 吐鲁番文书 唐代前期 敦煌文书 初探 中国古代史 归义军
  • 简介:三星堆遗址号坑出土青铜立人像试释黄家祥1986年7、8月在四川厂汉三星堆遗址先后发现两个土坑,一号坑与号坑相距约30米。一号坑出土玉石礼器较多,同时也出土有青铜器;号坑是以出土大型青铜器为主,同时出有象牙、玉石器等遗物。两坑内所出金、铜、玉、石...

  • 标签: 青铜立人像 三星堆遗址 甲骨文 《说文》 社会地位 广汉三星堆
  • 简介:三星堆号坑出土遗物1300件(含残片和残片可识别出的个体),有青铜器、金器、玉器和石器,还有象牙和海贝等。其中青铜器735件,器型种类最为丰富,有立人像、人头像、兽首冠人像、跪坐人像、人身形牌饰、人面具、兽面具。

  • 标签: 三星堆 宗教观念 出土遗物 青铜器 人像 面具
  • 简介:四川博物院藏有一方“网师园客”印,学界一般认为其为邓散木所作,从印章篆刻技法、边款署名习惯等考证,可知其作者应为李散木。根据四川博物院藏“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印边款的解读与相关文献,补充了张大千1939年冬在上海的艺术活动。

  • 标签: 张大千 李散木 邓散木 网师园客印 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印
  • 简介:一号和号基址位于洹北商城的"内城"中心。其形制布局与陕西岐山凤雏西周宗庙基址基本相同,都有多房间的主体建筑"大室",而且还有程度不同的祭祀遗存。因此,一号和号基址的性质不是宫殿而是宗庙。本文进一步证明一号基址有9个房间的主体建筑"大室"内所奉祀的神主,应是自大乙(成汤)至祖丁的九位直系先王,即武丁卜辞的"九示"。号基址有4个房间的主体建筑的"大室"内所奉祀的神主应是阳甲、盘庚、小辛、小乙等武丁的"四父",也称"四示"的宗庙。根据一号基址"大室"东西两侧通道对一号基址的打破关系,证明一号宗庙是盘庚时期始建的,号宗庙是武丁时期续建的。洹北商城即"盘庚迁殷"的都城"殷",年代下限为武丁早期。证明盘庚和武丁时代不仅没有始祖居中、昭穆分列左右的昭穆制度,也没有五庙、六庙。

  • 标签: 洹北商城 宗庙 武丁卜辞 九示 四父 盘庚迁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