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现阶段,我国区域重污染天气频发,应急管理任务非常繁重,如何有效率地启动应急协同预案、运行应急联动机制,是当前亟需着力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一案三制"的视角,分析了京津冀在协同应对重污染天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为做好京津冀区域重污染天气的应急管理工作应从促进预案间的协调、构建区域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健全应急管理法制和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努力。

  • 标签: 京津冀 重污染天气 应急管理 一案三制
  • 简介:环境问题已成为农村治理中亟需思考与破解的难题。然而,农村社会转型期间社会资本对环境治理的影响却未有深入实证研究。结合驻点观察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从欠发达地区J村养猪污染个案出发,深入探究社会资本三个维度变化过程及其对农村环境治理作用机理问题。研究发现,J村社会资本呈现信任水平降低、村落归属感较弱、参与意愿不足和规范制约功能丧失等存量不足现象,且快速城市化中社区封闭性被打破和富人群体主导是其主要原因;社会资本存量不足在欠发达区尤其普遍,且对环境治理造成负面效应。社会资本因存量情况而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其有效性。在快速城市化及农村边缘化背景下,如何增加农村社会资本存量,使其在环境治理领域发挥长效积极作用,是摆在学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议题。

  • 标签: 社会资本 农村环境治理 养殖污染 欠发达地区
  • 简介: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不应以违法行为为构成要件。《侵权责任法》(草案)二审稿第67条的设计较之于1986年《民法通则》第124条有了关键突破,不再以“违法性”为构成环境污染侵权的前提,可谓意义重大。但究竟《侵权责任法》是否需要区分达标排污行为与超标排污行为造成侵权损害的赔偿责任。二审稿第68条的规定稀释了第67条的先进性,并可能无法在实践中实现对潜在污染行为人遵守污染物排放标准达标排放的有效引导,甚至将导致环境侵权责任无法通过环境责任保险制度进行加害人赔偿责任的社会化分担,从而最终降低受害人及时、充分地获得赔偿救济可能性。建议对超标排放的侵权行为所造成损害采用惩罚赔偿,并以此区别达标排放的损害赔偿。

  • 标签: 环境侵权 赔偿责任 构成要件 违法性 污染物排放标准 惩罚性赔偿
  • 简介:我国经济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了诸多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对产业集聚的环境外部性问题学界尚没有统一的结论。鉴于不同形式的集聚对污染排放的机理不同,使用2005-2014年中国27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制造业集聚和服务业集聚对比的视角,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产业集聚对污染排放的影响。从结果来看,制造业集聚显著增加了城市污染排放,服务业集聚降低了城市污染排放。而对细分服务业集聚的研究发现,消费性服务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公共性服务业集聚均具有显著的污染减排效应。

  • 标签: 产业集聚 制造业集聚 服务业集聚 污染排放 环境污染 固定效应回归方法
  • 简介: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5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 标签: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 污染防治 攻坚战 习近平 台阶
  • 简介:环境不正义的决策过程与结果,使社会弱势聚居之小区更容易受到环境污染的伤害,而环境污染为小区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又使得小区居民更加弱势。环境正义运动的主要诉求之一,就是要使民众有意识地参与环境政策过程。本文以此为基础,观察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华伦郡多氯联苯掩埋场抗议事件的发生,与其後二十几年的发展。本文从四个方面观察华伦郡这段抗议与矫正环境不正义的历史,分别是诉求观点、专业能力、政治结盟以及政策回应。研究结果得出四点结论:首先,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环境正义诉求,是帮助小区内外联盟的重要基石;其次,小区居民专业知识与态度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居民与政府部门沟通的层次与地位;再次,弱势居民政治力的提升与政治结盟,是提高居民受害事实与基本权益能见度的重要管道;最後,政府的正面响应提升了民泉与政府共同合作解决小区污染问题的可能性。

  • 标签: 社会环境 环境污染 垃圾填埋场 居民 公正 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