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1 个结果
  • 简介: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BS-2菌株对杨树水泡溃疡病菌菌丝生长影响,发现BS-2菌株能够抑制病菌菌丝生长,并导致菌丝形态畸变,表现为菌丝伸长生长受抑制、扭曲、原生质浓缩、局部膨大成球形或椭圆形以及菌丝断裂和菌丝细胞变成空泡等。BS-2发酵液对病菌菌丝生长也有明显抑制作用,培养时间越长,其培养液抑菌作用越强;在不同培养基中获得发酵液对病菌抑制效果不同。

  • 标签: 枯草芽孢杆菌 杨树水泡溃疡病 菌丝生长 菌丝形态 抑制作用
  • 简介:对粉红黏帚霉67-1菌株侵染核盘菌菌核过程多种细胞壁降解酶活性进行了连续测定,以研究几丁质酶等在这寄生互作体系中可能作用。结果表明:葡聚糖酶活性变化表现活跃,且随寄生过程呈增加趋势,配对法T检验结果表明,第10d处理与对照酶活性差异达到最大;几丁质酶、蛋白酶活性变化表现较低,而纤维素酶未检测得到。酶学动态变化与之前石蜡切片显微观察结果在时间上表现致;认为葡聚糖酶可能是粉红黏帚霉67-1菌株寄生核盘菌菌核关键酶。

  • 标签: 粉红黏帚霉 核盘菌 菌核 重寄生 细胞壁降解酶
  • 简介:以采自浙江省丽水地区7个鹅膏菌属菌株作为研究材料,在基于形态特征进行初步鉴定基础上,对7种鹅膏菌rDNAITS区段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特征比较分析。进步对ITS序列进行核酸序列数据库GenBank同源检索比对,将从GenBank检索获得9个最相似物种ITS序列连同7种鹅膏菌ITS序列起作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基于ITS序列对f6、丹和f493个菌株分子鉴定支持了基于形态特征鉴定结果,对巧分子鉴定不支持形态鉴定结果.琚为鹅膏菌属内某种,f66为鹅膏菌属内某种,并与Amanitafulva,A,atrofusca,A.orientifulva3种鹅膏菌亲缘关系较近,f7与另外6种鹅膏菌亲缘关系相差甚远。研究结果提示基于分子水平上ITS序列分析不能单方面作为大型真菌分类鉴定可靠依据,可以作为基于传统形态学分类鉴定辅助参考依据。

  • 标签: 鹅膏菌 rDNA 内转录间隔区(ITS) 序列分析 分类鉴定 大型真菌
  • 简介:采用MTT法对从瓦宁木层孔菌子实体中分离得到化合物樱花亭、7-甲氧基二氢莰非素、4-(3,4-二羟苯基)-3-丁烯-2-酮、二氢莰非素、hispolon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100μg/mL时,化合物4-(3,4-二羟苯基)-3-丁烯-2-酮和hispolon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抑制率分别为34.83%和48.09%,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抑制率分别为71.09%和74.57%;半数抑制量IC50分别为69.48,61.57,30.22,24.68μg/mL。说明化合物4-(3,4-二羟苯基)-3-丁烯-2-酮和hispolon对SMMC-7721细胞和MCF-7细胞增殖均有良好抑制作用。

  • 标签: 瓦宁木层孔菌 MTT法 SMMC-7721细胞 MCF-7细胞
  • 简介:摘要:为进步了解落葵上种新病害发病规律,文中对其病原菌落葵箭柄霉(Stemphyliumbasellae)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硝酸钾,菌丝在15~35℃范围内适宜生长,最适温度25℃,最适pH5.0,黑暗条件更利于病原菌菌丝生长;病原菌在落葵煎汁培养基上产孢最多,产孢最适碳氮源、最适温度、最适pH和光照条件与菌丝相同。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致死条件分别为45℃处理15rain和43℃处理15min。

  • 标签: 落葵叶斑病 落葵匍柄霉 营养 PH 温度 生物学特性
  • 简介:以金针菇非食用部位为原料,探讨了该部位水提物膜分离工艺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实验结果表明,金针菇非食用部位水提物经过膜分离纯化后,多糖含量从9.46%提升至17.24%,得率11.30%;该部位水提取物及其膜分离后各组分对人结肠癌(HCT-8)、人肝癌(HepG2)、人胃癌(BGC-803)和人鼻咽癌(KB)肿瘤细胞都具有良好抑制作用,尤其对于HepG2和KB作用最为明显;该部位水提取物对HepG2和KBIC50分别为6.9和7.6μg/mL,而膜分离后超滤膜截留液组分抑制作用最强,对HepG2和KBIC50分别为1.0和0.8μg/mL。

  • 标签: 金针菇 多糖 膜分离 抗肿瘤
  • 简介:采用玻片和平板菌落培养方法,对6株不同来源食根结线虫真菌——厚垣普奇尼亚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在形态和培养性状上存在明显差异。各菌株在CMA培养基上生长速率不同,QNMP0214和NRRL13094生长最快,气生菌丝发达;QNZFF0601-3菌落背面乳白色;QNAV97-5分生孢子梗细长。6个菌株均能够产生菌丝膨大和厚垣孢子,其中QNAV97-6和QNMP0214厚垣孢子着生方式除间生外还有侧生,NRRL13094厚垣孢子大量间生成串,QNZFF0601-3和QNMP0214厚垣孢子稀少。QNAV97-2、MID214、NRRL13094和QNAV97-5能产生晶体。

  • 标签: 厚垣普奇尼亚菌 培养性状 形态学
  • 简介:应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不同低温、不同缓化方式处理后侧耳属(Pleurotus)不同栽培种12个菌株进行酯酶(EST)同工酶谱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低温耐受能力不同,缓化方式对于酯酶基因表达影响不同,但低温并没有使其酯酶酶活力完全丧失。

  • 标签: 低温处理 侧耳属 同工酶
  • 简介:种墨西哥仙人掌[Opuntiamicrodasys(Lehm.)Pfeiff]肉质茎中分离获得31株内生真菌,经形态观察分类鉴定为3个目、3个科、14个属.同时选择22种病原微生物作为指示菌进行抑菌试验,研究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3株仙人掌内生真菌分别对细菌、植物病原真菌和皮肤致病真菌多种病原微生物有较为明显抑制生长作用.

  • 标签: 仙人掌 内生真菌 抗菌活性
  • 简介:采用常规和分别含Cd2+、Pb2+马丁氏培养基,对云南省会泽县废弃铅锌矿区圆叶无心菜(Arenar-iaorbiculata)根际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将分离菌株分别接种在含不同浓度Pb2+(0,0.1,1,10mmol/L)和Cd2+(0,0.05,0.5,5mmol/L)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PSB)中,研究废弃铅锌矿区圆叶无心菜根际真菌镉铅耐性,结果表明:从铅锌矿区圆叶无心菜根际共分离获得6个属真菌,其中青霉属(Penicillinm)真菌为优势种群;Cd2+和Pb2+显著减少根际真菌在平板上生长菌落数量,抑制菌株生长;含Cd2+和含Pb2+马丁氏培养基分离根际真菌镉铅耐性强于常规马丁氏培养基分离菌株。

  • 标签: 铅锌矿区 圆叶无心菜 根际真菌
  • 简介:N6-(2-羟乙基)腺苷[N6-(2-hydroxyethyl).Adenosine,HEA],又名茧草菌素,是种钙离子拮抗剂,具有抗紫外辐射、抗血小板凝结和镇痛等效用,是集医药保健、化妆品等多项开发潜力于生物资源,也是衡量虫草制品质量个重要生物活性物质指标。该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菌丝体中HEA进行检i贝0,以HEA产量为指标,考察不同培养方法、培养基及其组分、前体物和氨基酸对粉被虫草(CordycepspruinosaPetch)cp菌株产HEA影响。结果表明:在沙氏培养基上,静置培养120d,cp菌株HEA产量明显优于摇床培养20d和发酵罐培养3d产量,说明随培养时间延长,cp菌株中HEA累积会逐步增加。在静置培养条件下,cp菌株在查氏培养基上HEA产量明显优于沙氏培养基和PD培养基,HEA产量是沙氏培养基3.7倍,是PD培养基4.48倍。以查氏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静置培养120d进行碳、氮源筛选中,最有利于cp菌株产HEA是蔗糖和硝酸钠;在无机盐筛选中,K2nP04是促进cp菌株累积HEA最主要无机盐,其HEA产量较对照(不添加无机盐查氏培养基)提高了58.2倍;在查氏培养基上添加不同前体物和氨基酸,发现其结构类似物腺苷、次黄嘌呤和腺嘌呤都有促进cp菌株累积HEA能力,其中腺苷和次黄嘌呤效果最好,能提高HEA产量60%以上;添加14种氨基酸中有组氨酸、L-谷氨酸、甘氨酸、天门冬酰胺、丝氨酸、亮氨酸、L-丙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等9种氨基酸能促进cp菌株产HEA能力,其中组氨酸是最有利于cp菌株累积HEA氨基酸,其HEA产量较ck(查氏培养基)提高251.68%,HEA产量达到(45.56±2.8)mg/L,菌丝体中HEA含量达到(4633.10±65.65)肛∥g。

  • 标签: 粉被虫草 粉被马利白霉 N6-(2-羟乙基)腺苷 cp菌株 前体物 氨基酸
  • 简介:文中综述了核糖体基因在黏菌分子系统学研究中应用现状,并就目前黏菌分子系统中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了看法。

  • 标签: 黏菌 分子系统学 核糖体DNA
  • 简介:变色圈试验证明平菇可以选择优先降解稻草中木质素,培养15d后,平菇对稻草中木质素降解率为17.86%,对综纤维素降解率为2.44%,选择指数为9.79。生料栽培平菇后,稻草中木质素被降解50.24%。用气—质色谱(GC/MS)和红外光谱(IR)对木质素降解产物分析结果表明,平菇对稻草中木质素降解效果十分明显,降解产物中检测出了大量含有苯环小分子,证明木质素聚合体降解首先发生在单体侧链及单体间连键上,发生Cα-Cβ、β-O-4等断裂,形成了单体。在进降解过程中,平菇表现了其自身特有的降解机制,取代苯环单体上甲氧基为甲基,而后发生苯环开裂,这与报道白腐菌降解过程有所不同。红外光谱分析中,平菇对木质素降解明显,降解产物中含有很多木质素单体所特有的基团,如紫丁香基、愈创木基等,说明木质素降解首先发生是侧链氧化反应。

  • 标签: 平菇 稻草 生物降解 木质素
  • 简介:利用PCR技术克隆了产紫杉醇内生真菌EFY-2118SrDNA序列,通过同源分析,初步确定该菌与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有较高同源,相似为99%。为了进步了解EFY-21有关生物学特性,分别选用PDA、PSA、查氏、玉米粉琼胶、牛肉膏蛋白胨5种培养基,按照常规方法培养,用十字法测量菌落直径;同时选用查氏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分别观察不同碳源葡萄糖、甘露醇、麦芽糖、果糖、可溶性淀粉,不同氮源KNO3、Ca(N03)2、(NH4)2SO4、NH4N03、(NH4)2HPO4、蛋白胨、尿素,不同培养温度10,15,20,25,28,30,37℃,不同pH值4,5,6,7,8,9对内生真菌菌丝影响。试验结果表明:EFY-21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生长状况最好;供试碳氮源中,对EFY-21菌丝生长影响大小顺序为葡萄糖〉甘露醇〉果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胨〉KNO3〉Ca(N03)2〉NH4N03〉(NH4)2HPO4〉(NH4)2SO4〉尿素;最适培养温度为25~30℃;最适pH为5~7。

  • 标签: 紫杉醇 内生真菌 18S RDNA 生物学特性
  • 简介:为提取桦褐孔菌菌质各活性组分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将桦褐孔菌菌质醇提后分别梯度萃取获得各极性组分,将残渣沸水浸提醇沉得粗多糖;将获取各活性组分别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总抗氧化能力测定,并测定各组分中总多酚、总三萜含量;同时与桦褐孔菌菌核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菌质和菌核乙酸乙酯、正丁醇组分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其总抗氧化能力明显优于相应其他组分(P〈0.01);菌质乙酸乙酯、正丁醇组分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菌核相应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菌质和菌核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总三萜和总多酚含量较高。结果显示桦褐孔菌菌质乙酸乙酯、正丁醇组分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好,总多酚和总三萜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强弱可能与该二者活性成分含量相关。通过双向固体发酵技术制得桦褐孔菌菌质体外抗氧化作用较好。

  • 标签: 桦褐孔菌菌质 活性组分 DPPH自由基 OH自由基 亚铁还原能力实验
  • 简介:采用孢子萌发法进行了肟菌酯与戊唑醇不同配比组合在室温条件下对白菜黑斑病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随着2种药剂不同配比组合浓度提高对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增强,以质量浓度为16.2mg/L效果最好。肟菌酯与戊唑醇配比为0.5:1时共毒系数为127.62,增效作用显著。

  • 标签: 白菜 黑斑病 孢子萌发 共毒系数 毒力测定
  • 简介:真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与降解等生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约90%真菌种类仍然未知,且大部分难于分离和培养.因此核酸杂交;核酸序列分析;DNA指纹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被用于真菌分类、鉴定、种群结构、群落多样研究.本文综述了这几种主要分子生物学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在真菌生态学研究中应用现状.

  • 标签: 真菌生态 分子生物学技术 DNA指纹分析 应用
  • 简介:本文阐述了普遍存在镰孢菌可增强封闭式环境中群体对疾病易感性,并通过其次生代谢产物(如T-2毒素)对人和动物造成严重危害及预防和控制气载镰孢菌及T-2毒素危害相关问题,包括气载真菌和毒素采集、毒素痕量富集技术、不同环境中镰孢菌变化规律与产毒基因研究现状。提出研究封闭式环境中气载镰孢菌及B2毒素发生规律研究必要

  • 标签: 养殖环境 镰孢菌 T-2毒素
  • 简介:将灵芝(Ganodermalucidum)生长过程分为6个阶段,分别对其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沉淀多糖和三萜类化合物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灵芝总多糖、40%和80%体积分数乙醇沉淀多糖含量均在菌蕾期最高;65%乙醇沉淀多糖含量以子实体成熟期最高;三萜类化合物含量在菌盖分化期最高。

  • 标签: 灵芝 不同生长阶段 多糖 三萜类化合物 含量测定
  • 简介:描述了乳菇属2个新种:高山毛脚乳菇Lactariusalpinihirtipes和假脆乳菇L.pseudofragilis。该2种生于中国西南亚高山带针叶林和栎林下,其盖表皮为菌丝球囊型,孢子具网纹。高山毛脚乳菇与原初描述自中国毛脚乳菇L.hirtipes为姊妹种。假脆乳菇以暗褐色子实体近似于北美的L.fragilis和欧洲L.serifluus及L.subumbonatus。文中提供了该2新种外观和显微特征描述及与相近种形态对比和ITS序列。

  • 标签: 外生菌根菌 盖表皮 莲座细胞群 红菇科 分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