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脊髓造影(CTM)多平面重组(MPR)在椎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7例椎管内病变患者进行CT脊髓造影(CTM)检查,螺旋CT薄层容积数据采集后用多平面重组(MPR)的方法来显示病变,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7例患者中,椎间盘退变10例,椎管内肿瘤5例,蛛网膜囊肿1例,马尾神经粘连1例。图像能很好显示病变形态,还能多方位观察椎管内病变与硬膜囊、脊髓的关系,为病变定位、定性诊断提供更为丰富的诊断信息。17例患者病变定位准确,5例肿瘤性病变中定性正确4例。结论CT脊髓造影(CTM)多平面重组(MPR)对椎管病变定位诊断准确性高,对病变定性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椎管病变 CT脊髓造影 多平面重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墓碑型心电图改变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脉病变情况及行冠脉介入治疗(PCI)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接受PCI的墓碑型心电图改变患者58例为治疗组,非墓碑样心电图改变患者79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同的冠脉情况和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发病前出现心绞痛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病变血管多位于左主干(LM)及左前降支(LAD)近段(67.24%34.17%,P<0.01),合并有右冠状动脉(RCA)和左回旋支(LCX)病变明显增高(41.38%26.58%,P<0.05;25.86%36.7%,P<0.05),治疗组PCI前TIMI血流分级0-1级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81.34%49.36%,P<0.01)。结论治疗组患者病变血管病变部位多靠近于LM及LAD近端,同时有缺乏良好的侧支循环保护。PCI是目前针对此类急性致死性冠脉病变的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其对于远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尚需进一步统计。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墓碑样心电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脏良恶性肿瘤在超声造影各期相的灌注特点,评价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对36例常规超声检查中发现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肝脏良恶性肿瘤病变增强的动态时相变化如下1.恶性肿瘤患者病灶增强开始时间、减退时间均早于良性肿瘤患者(P<0.05);2.肝脏良恶性肿瘤造影后3个时相增强方式有所不同;3.肝脏恶性肿瘤表现为快进快出,良性肿瘤表现为慢进慢出。结论超声造影能够准确地反映病灶的血流灌注情况,揭示不同肿瘤的增强特征,有助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 标签: 超声造影 肝脏肿瘤 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造影和螺旋CT对胃部肿瘤的诊断对比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临床螺旋CT与消化道造影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消化道造影诊断结果和CT诊断之间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经消化道造影诊断结果和CT诊断之间敏感度以及特异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道造影对胃部肿瘤的诊断能取得螺旋CT类似的诊断效果,对晚期胃癌具有较可靠的诊断价值。

  • 标签: 消化道造影 CT最胃部肿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时对比剂渗漏原因,探讨预防和相应处理措施。方法对1379例次冠状动脉CT造影患者进行分析,对比剂采用碘帕醇或碘普罗胺注射液,碘浓度为370mgI/ml,对比剂注射流率为5.0ml/s,注射剂量1.2ml/kg体重。结果共发生对比剂渗漏5例,总发生率为0.36%。结论经过一定的预防和处理,可以降低对比剂渗漏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的超声造影(CEUS)特点。方法对37例颈部淋巴结肿大行CEUS检查及病理活检,按病理结果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组,总结分析两组超声造影特点。结果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有无充盈缺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造影剂到达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对颈部淋巴结进行良恶性鉴别,能够在增强模式方面提供有用的信息,提高诊断的敏感度。

  • 标签: 颈部淋巴结 良恶性 超声造影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DCTA)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MDCTA表现。采用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SSD)等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结果7例中2例为StandfordA型,5例为B型。其中1例累及肠系膜上动脉,在三维重建中均可清晰显示。多种重建图像与轴位图像相结合,能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病变范围、类型、真假腔、内膜片、破口等解剖细节及其与主要分支血管的空间解剖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诊断与评价主动脉夹层最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 主动脉夹层 图像后处理技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作为肝细胞癌微创治疗的重要手段,具有安全、损伤小、疗效确切等优点,逐渐得到广泛接受。超声造影技术(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是近年超声领域的重大突破,可有效显示肝肿瘤血管、血流的灌注情况,对肝肿瘤定性诊断及评估肝肿瘤RFA疗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现就CEUS辅助RFA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肝肿瘤 射频消融 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护理及配合的要点。方法针对我科临床怀疑冠心病及冠状动脉搭桥、支架术后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2130例,采取相应的护理常规,在造影检查中做好密切的护理配合,提高检查的效率。结果穿刺团注一次成功,注射对比剂出现心律不齐的有102例,无法进行影像检查诊断。发生变态反应的有45例,对症治疗后得到缓解。结论针对多层螺旋CT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检查中,细致、有效的护理配合,不仅可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加患者的配合能力,而且是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重要保障。

  • 标签: 多层螺旋CT 冠脉血管 造影 护理配合
  • 简介:目的研究在基层医院中应用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肝硬化患者肝内结节进行监测、筛选并鉴别其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07年1月—2012年2月对122例肝硬化伴硬化结节患者进行定期常规超声检查和追踪定位的肝脏超声造影检查,根据肝内结节在超声造影不同时相的增强表现特点鉴别其良恶性。结果122例肝硬化结节中,超声造影诊断肝细胞癌9例,并由手术病理证实;其中2例最大径1.5~2cm,5例最大径1~1.4cm,2例最大径<1cm。结论超声造影可对肝硬化结节进行监控、筛选,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体积较小的肝细胞癌。

  • 标签: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诊断 小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表现为下壁、前壁导联ST段同时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和冠脉造影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的前壁合并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梗死相关血管的不同,对60例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者心电图及冠脉造影的特征。结果60例患者中,21例患者IRA为左前降支(LAD),占总数的35%,35例患者IRA为右冠状动脉(RCA)其中23例发生在RCA近段(67%);C组为RCA和LAD同时闭塞,仅1例,D组RCA慢性闭塞。其中,右冠状动脉闭塞者,闭塞部位多为右冠状动脉近段,ST段抬高幅度在Ⅲ导联>II导联,在V1导联>V3导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者,闭塞部位多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远段,ST段抬高幅度在V3导联>V1导联。

  • 标签: 心肌梗死 心电图 冠脉造影 梗死相关动脉
  • 简介:目的总结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对行冠状动脉介入术使用造影剂后出现不良反应的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f造影剂肾病(CIN)、过敏反应、心律失常、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心理护理等1。结果9例患者中发生CIN4例(5.5%),1例立即行血液滤过,3例行水化治疗后痊愈;皮肤瘙痒、荨麻疹1例(1.4%);心律失常2例(2.8%),其中l例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速,心动过缓l例(心率〈40次·min。),经积极的对症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后症状均得到缓解;低血压2例(2.8%),给予加快输液速度及使用升压药后血压恢复正常。结论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和积极的护理方法,能有效地减轻或避免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的不良反应。

  • 标签: 造影剂 不良反应 老年患者 冠状动脉介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在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的患者4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3例和对照组209例。观察组采用桡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对照组采用弹性粘贴固定绷带止血。通过2组比较对照,寻找术后舒适、有效的护理措施。结论经动脉压迫止血器进行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可减少术后穿刺部位的并发症,避免术后较长时间卧床及限制活动,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易止血,恢复快等优点,增加了患者舒适度,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 标签: 压迫止血器 冠脉造影术 护理
  • 简介:摘要总结了小儿静脉穿刺的护理要点,包括有效沟通、静脉选择、有效固定以及穿刺成功后的保护等。特别从不同年龄段的小儿选择不同的穿刺部位举例说明,认为这些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取得很好的成效,即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又很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 标签: 小儿 静脉穿刺 固定 保护
  • 简介:近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字视频课题组历经十年攻关,成功研制出一种手指静脉特征识别认证系统。该系统“识假率”可低至十万分之一,并已取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打破了日、韩等国的技术垄断。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对产品做最后的优化,预计春节后即将投入实际运用。

  • 标签: 手指静脉识别 商用系统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国产 数字视频 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