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深度处理工艺有生物法、物化处理法和高级氧化法等。其中,臭氧氧化法是常见的高级氧化处理工艺之一,具有快速脱色、除臭、杀菌、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臭氧氧化法应用广泛,常作为污水厂后端的深度处理工艺来去除污水色度和难降解有机物,使出水达到排放标准。采用臭氧作为深度处理的主要技术是因为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其生成的羟基自由基(·OH)氧化电位(2.85eV)仅次于氟(2.87eV),能直接或间接地氧化有机物,有效破坏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将难降解物质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提高出水的可生化性或进一步矿化有机物。

  • 标签: 臭氧氧化技术 深度处理 市政污水
  • 简介:摘要:本文就国内燃气发电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政策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降低燃气轮机NOx排放的主要技术,主要对注水/蒸汽、干式低NOx燃烧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3种控制NOx排放技术进行分析讨论,指出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分析认为,单独采用注水/蒸汽法不能满足环保要求,干低式NOx燃烧技术(DLN)有燃烧不稳定,同时会使燃机调峰范围小等问题,因此DLN技术和低温SCR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是目前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应优先采用的降低NOx排放的技术。

  • 标签: 燃气轮机 氮氧化物 SCR技术
  • 简介:摘要:本文以PTA生产设备为例,对氧化-过滤干燥设备在使用和维修方面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从氧化式过滤器干燥机的工作原理出发,对“R”型管进、排汽泄漏、长期积料、变形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保证氧化过滤干燥机的长时间稳定工作,提高PTA设备的使用寿命,提供了一些优化方案。

  • 标签: PTA 氧化过滤干燥系统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片状氧化铝因其独特的二维片状结构和较大的径厚比而成为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常见的片状氧化铝制备工艺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

  • 标签: 片状氧化铝 制备工艺 α-Al2O3
  • 简介:摘要:片状氧化铝因其独特的二维片状结构和较大的径厚比而成为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常见的片状氧化铝制备工艺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

  • 标签: 片状氧化铝 制备工艺 α-Al2O3
  • 简介:摘要:随着安全环保生产条件日益紧迫,生产量大的氧化铝生产企业必须找到安全生产管理的前沿质量解决方案。伴随着漫长的氧化铝生产工艺、大量的设备和人员安全已成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中之重,需要更加规范、科学、系统的管理。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本次主要针对氧化铝企业生产安全管理问题研究,展开深入论述,所得文献与同行业人员共享,望对行业的前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氧化铝 设备 管理 安全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由于医药、石油、印刷、化工等行业废水排放量越来越大,工业污水以多环芳香烃、卤代烃、有机农药等为主,后续难降解,浓度高、毒性强、 pH值波动大。这些物质长期存在于自然界,必然会对环境产生危害,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将有毒物质传播到人类的生存环境中,从而带来更大的生存风险。

  • 标签: 高级氧化技术 水处理 技术应用
  • 简介:摘要:在整个工业架构当中,基于环己烷氧化反应来进行环己酮、环己醇的制备,已经成为一类十分常用且关键的反应类型,因此反应有着较低的工艺转化率与选择性,且还存在能耗大、污染重等不足,故始终是此领域研究的重、难点。本文结合当前实况,围绕氧化剂、催化剂,就环己烷氧化反应工艺的当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环己酮 环己醇 反应工艺
  • 简介:摘要:以印尼两种褐煤为对象,进行了自燃倾向性分析,对印尼低、高热褐煤煤堆在堆垛周期内的不同高度、深度方向的温度分布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同一堆放时间下,低热褐煤煤堆达到自燃敏感性的范围要大于高热褐煤煤堆,并建立了煤堆内温度与表层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对印尼褐煤煤堆的热值损失进行了估算,为印尼火力发电厂的褐煤合理堆放与周转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印尼褐煤,自燃倾向性,热值损失
  • 简介:摘要:最近,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智能所黄青课题组在评价虾青素同分异构体的抗氧化活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光谱方法,可以评估不同形式的虾青素对单线态氧的抗氧化活性,并揭示几何异构体之间的显著差异,这为虾青素在食品工业的实际应用和未来生物功能开发提供了新的依据。

  • 标签: 虾青素 抗氧化活性 进展
  • 简介:摘要:片状氧化铝因其独特的二维片状结构和较大的径厚比而成为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常见的片状氧化铝制备工艺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

  • 标签: 片状氧化铝 制备工艺 α-Al2O3
  • 简介:摘要:本文以PTA生产设备为例,对氧化-过滤干燥设备在使用和维修方面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从氧化式过滤器干燥机的工作原理出发,对“R”型管进、排汽泄漏、长期积料、变形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保证氧化过滤干燥机的长时间稳定工作,提高PTA设备的使用寿命,提供了一些优化方案。

  • 标签: PTA 氧化过滤干燥系统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目前,全世界不孕症病例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现不孕症影响全世界15%的夫妇,其中男性因素占不孕症病因约50%。对男性不育原因的分子研究揭示了氧化应激在男性不育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当男性精子中产生过量的活性氧(ROS)或抗氧化活性失效时,氧化和抗氧化之间的平衡被破坏,导致氧化应激(OS)的发生。有关证据表明氧化应激(OS)与男性不育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过量的活性氧(ROS)会导致男性精子的氧化应激,从而导致精子膜脂质过氧化、DNA损伤和细胞凋亡,进而导致精子活力和活力下降。本文主要从氧化应激对男性不育的影响机制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氧化应激男性不育活性氧抗氧化剂精子
  • 简介:摘要:化工生产中的氧化工艺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一旦发生化学意外事故会对人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损害,因此要格外注意实践中的安全防范措施,有效控制化工生产中的氧化工艺,做好有效性的维护,让氧化工艺的风险性降到最低,最大程度保障安全生产,维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做好相关的合理措施制定工作,营造一个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

  • 标签: 化工 生产 氧化工艺 危险性
  • 简介: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一种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其主要病理特征为毛细血管闭塞、微小动脉瘤和新生血管形成,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现有的临床治疗方法尚无法根治DR,因此对DR发病机制的研究仍然是热点和难点。目前研究认为氧化应激反应是DR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其促进过量活性氧化产物的产生,诱导视网膜细胞功能障碍和细胞凋亡。高血糖刺激下视网膜中不同来源的一氧化氮(NO)水平失衡也对DR中的毛细血管损伤、血-视网膜屏障破坏和新生血管形成等病理改变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NO与氧化应激反应产生的氧化物相互作用,进一步加重DR中视网膜损伤,导致视网膜形态异常及功能障碍,最终导致患者不可逆性盲。本文从DR的病理生理变化、DR与氧化应激、DR与NO以及NO在氧化应激中的作用4个方面阐述NO及氧化应激在DR发病机制中的研究现状。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一氧化氮 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方法采用重铬酸钾氧化电位滴定法测定二氧化铀芯块中的氧铀比。通过对方法过程中的溶样条件、溶解温度及时间、氧化剂溶液加入量等参数条件试验确定了方法分析的具体条件。对于1克的称样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优于0.05%。

  • 标签: 芯块 氧铀比 电位滴定 溶样条件 相对标准偏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92Ir放射源参考空气比释动能率基准电离室(NIM-Ir-SG-100型)的室壁修正系数。方法利用蒙特卡罗程序计算经过放射源包壳和辐照器模型的光子光谱和电离室室壁修正系数,并对影响室壁修正系数结果的光子能量、壁厚和电离室内径进行了模拟。结果经计算,球形石墨空腔电离室室壁修正系数模拟结果为1.037 7。控制单一变量,光子能量(0.3~1.3) MeV、壁厚(0.2~0.5) cm、电离室内径(0.5~15) cm对室壁修正系数结果的最大偏差分别为1.62%、3.30%、2.86%。结论自制球形石墨空腔电离室性能良好,室壁修正系数kwall值在合理范围内。室壁修正系数的完成为测量192Ir放射源的参考空气比释动能率,建立计量基准完成重要的一步。

  • 标签: 石墨空腔电离室 绝对测量 室壁修正 EGSnrc模拟
  • 简介:摘要:介绍了飞机C/C、C/C-SiC飞机刹车材料石墨化度的表征方法、材料石墨化度的影响因素,以及石墨化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对工程应用提供指导。

  • 标签: 热解碳 石墨化度 C/C刹车材料 C/C-SiC刹车材料
  • 简介:摘要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内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之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一直被认为是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但近年来耐碳青霉鲍曼不动杆菌的出现使得临床治疗面临极大挑战。因此,开发新型药物治疗此类细菌感染显得尤为重要。现综述临床上治疗耐碳青霉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现状及新型药物研发进展。

  • 标签: 鲍氏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 抗菌药物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十二碳五酸(DPA)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Binding DB寻找DPA潜在的作用靶点,利用京都基因及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Gene ontology(GO)富集DPA靶点调控通路及生物学过程。在hBMSCs诱导成软骨分化中添加DPA,培养15 d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n=3),比较DPA组与CON组软骨分化关键基因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SOX9)和聚蛋白聚糖(ACAN) mRNA的表达量。培养21 d后用鬼笔环肽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骨架和ACAN蛋白分布(n=10),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结果DPA具有16个潜在作用靶点,这些靶点可能参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信号通路和脂质代谢相关生物学过程。分化中的软骨细胞,SOX9和ACAN的mRNA表达DPA组均高于CON组(1.965±0.118比1.002±0.041,q=9.974,P<0.01)和(1.216±0.018比1.000±0.018,q=3.057,P<0.05)。细胞骨架重建DPA组低于CON组(9.682±0.762比21.450±1.653,t=6.466,P<0.01);而ACAN蛋白积累DPA组高于CON组(12.510±1.215比9.539±0.746,t=2.087,P<0.05)。结论DPA促进hBMSCs成软骨细胞分化。

  • 标签: 软骨细胞分化 二十二碳五烯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软骨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