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分析疫情暴发的原因和规律,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方法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疫情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26例,男女性别比为1.361,罹患率为10.88%,疫情持续时间为59天,全校各年级均有病例发生,经过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应预防为主,宣传教育、隔离病人、免疫预防和通风消毒等措施,是控制该病发生和发展的最有效办法。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暴发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合并后轮台县的结核病疫情,有针对性地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有效地控制传染源,降低结核病疫情,降低结核病死亡率。方法对轮台县开展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七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结核病高发年龄为15~44岁的青壮年人群。农村和流动人口仍是结核病防控的重点。

  • 标签: 结核病 疫情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殷都区艾滋病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今后预防控制艾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和Excel数据库对殷都区2004-2011年艾滋病病例和HIV感染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殷都区2004-2011年全区共报告HIV/AIDS病例27例,死亡6例,男女之比为1.451,以30-50岁年龄组为主,共21例,占总数的77.8%,农民占38.1%。三条传播途径均有发生,以血液传播和性接触传播为主,分别占到37.0%、48.1%。结论殷都区属于艾滋病低流行地区,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病人管理和监测,普及各种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控制疫情快速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文山市2010-2013年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HIV/AIDS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文山市2010-2013年HIV/AIDS疫情报告和流行病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3年共报告HIV/AIDS983例,HIV感染者617例,AIDS患者366例,男女性别比为1.641,20-40岁病例占73.65%,性传播占89.52%,开化镇病例占67.04%。结论文山市HIV/AIDS疫情上升趋势明显,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为主,病例集中在城区,发病以男性青壮年为主。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力度和监测范围,加大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制定行为干预措施。

  • 标签: 艾滋病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了解全球及中国疟疾流行现状,分析我国输人性疟疾疫情态势。全球多数疟疾病例发生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区域,我国输入性恶性疟疫情突出。我们应健全口岸疟疾监测网络,做好出入境人员疟疾防控工作。

  • 标签: 疟疾 出入境人员 流行 输入性病例
  •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普查、调查,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实行发现结核病人的奖励政策,强调依法归口管理,在综合医院建立胸透登记、转诊制度等措施,促进结核病人登记报告,提高病人发现率。

  • 标签: 结核病 发现率
  •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查明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感染来源,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及早扑灭疫情。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对病例采集血清进行麻疹和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2013年4月26日出现首例出疹病例,疫情历时31天,共发生病例98例,罹患率为14.58%(98/672)。疫情波及全校91.67%的班(11/12),均为学生发病,教师无病例发生。在25份患病学生的血清标本中麻疹IgM-Ab均为阴性,有19份检出风疹IgM-Ab阳性。结论此事件为一起风疹疫情的暴发。

  • 标签: 风疹 暴发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要做好二级综合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需要以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依据,对涉及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的各个方面,不断实施相关策略,采取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基础资料、及时收卡报卡、定期自查培训等措施,从而达到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

  • 标签: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一起学校水痘爆发疫情,查找爆发原因,并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方法按照传染病学第7版病例诊断标准,设定个案调查表,对全校228名师生按统一诊断标准进行搜索。结果2012年5月30日至6月15日,该校共发生水痘22例,全部为学生,罹患率9.65%。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学校水痘暴发疫情,并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般标准,落实晨检制度,及时有效采取隔离等各项措施,并适时对学生和幼托儿童开展水痘疫苗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能避免疫情爆发。

  • 标签: 学校 水痘 爆发疫情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近8年来罗甸县HIV/AIDS感染情况,分析流行因素,为今后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HIV初筛试验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筛选,采用确认试验为蛋白免疫印迹法确定HIV阳性者。结果2004年1月我县发现首例艾滋病,至2012年12月共确认共确认HIV/AIDS病例35例。结论防控的关键在加大宣传力度,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通过干预和减少高危行为,推广使用安全套,交换针具等,达到减少和预防控制HIV感染的目的。

  • 标签: 艾滋感染者 传播途径
  • 简介:目的:了解近5年报告地方患者法定传染病病例疫情情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SPSS17.0统计软件对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告的传染病以及性病监测点监测性病29种16628例,报告传染病前5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手足口病,水痘,上述5种传染病13627例,占全部报告病例的81.95%。结论:传染病中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首位,其中以丙型肝炎为主,其次为呼吸道传播的肺结核,加大对上述主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 标签: 传染病 疫情 分析
  • 简介: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对话中,常常衍生出丰富、鲜活的教学资源,这就是所谓的"课程动态生成"。课堂教与学的主体都是人,而人的活动是复杂多变的。地理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

  • 标签: “动态生成” 地理课堂 课堂教学过程 中职 教学资源 人的活动
  • 简介:新生企业的持续成长需要克服对初创期成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随着新生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所面临的关键任务与主要问题会出现动态变化,新生企业创始人的角色也将随之变化。创业者要依据发展阶段的不同,调整角色定位,以不同角色组合模式应对新生企业发展的动态变化需求。

  • 标签: 创业者角色 守业者角色 新生企业 动态角色匹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缬沙坦的长效降压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我科及住院收治的216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男性118例,女性98例,平均年龄(51±11)岁服用安慰剂2周后及服用缬沙坦胶囊80mg8周,分别于早晨800来医院佩带24h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连续30h动态血压测定,计算谷/峰比值(T/P)及每小时平均血压,同时在服缬沙坦80mg的第2.4.8周诊所测坐位血压。药物安全性主要观察血钾及血尿酸。结果21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服药后通过诊所测坐位血压评价,降压总有效率为67.7%;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按全部患者计算或有效病例计算,T/P比值结果相近。全组计算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的T/P比值分别为0.81和0.80.服缬沙坦胶囊与服安慰剂后第25-30h动态血压监测发现,血压分别为(134.2±12.1)/(89.2±9.1)mmHg(1mmHg=0.133kpa)及(142.2±12.1)/(92.2±7.2)mmHg(P<0.01)。对24h动态血压最大降压幅度≥20/10mmHg的66例有反应者,分析其最大降压时间,93%在8-19h。其中14-17h为最高峰。服药后血尿酸轻度升高者36例(16.7%)。结论缬沙坦能够在24h很好的控制血压。若患者偶尔延后服药时间,它至少能在服药后的25-30h之间稳定降压。达峰时间延迟到14-17h,可能与其降低左室肥厚有关。

  • 标签: 抗高血压药 缬沙坦 血压监测仪 左室肥厚
  • 简介: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开始实施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凸现、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讲究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这也就使得课堂动态形成成为广大教师尤为关心的问题。本文着重探讨了小学生数学教学中课堂动态的生成。

  • 标签: 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情况,指导患者用药,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根据动态血压检测结果,分为勺型高血压35例和非勺型高血压14例,勺型患者每日600和下午血压最高值前3h分别服用依那普利5mg,非勺型患者每日600和1900分别服用依那普利5mg,2周后,如患者坐位舒张压≥90mmHg,依那普利加倍;2个月后再次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对照组每日600和1800分别服用依那普利5mg,患者如有不适,测量血压后调整用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运用时间治疗学理论,指导高血压患者用药,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 降压治疗
  • 简介:在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AT)中,a分层法(a—STR)是较为独特且运用较广的一种选题策略,它可以有效控制题目曝光率以提高测验的安全性。动态a分层法(DAS)是针对a-STR分层数固定不变,需要人为在考试前确定且没有失效时间等一些不足提出的一种选题策略,但DAS本身在测验效率和曝光率控制上的表现并不优秀,对此,在0-1评分的CAT中,通过引入曝光因子(ecf)和最大信息量分层策略(MIS),提出一种复合型选题策略,以期对DAS进行改进。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新的选题策略在测验效率和曝光率控制。方面均优于DAS,达到了研究的目的。

  • 标签: 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 曝光因子 选题策略 最大信息量分层策略 动态分层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动态心电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0例抑郁症患者和8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24h动态心电监测,离线计算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结果抑郁症患者胸痛发作时心电图上大都显示伴有ST-T改变,其中部分还伴有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且抑郁症患者的HRV值明显降低。结论动态心电图在抑郁症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和意义。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率变异性 抑郁症
  • 简介:根据内摆线的形成原理,利用Mathematica7.0模拟内摆线的形成轨迹。通过可读程序中对参数的不同取值,能够为多种内摆线轨迹提供模拟环境,进而为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等领域提供一种实用的分析工具。

  • 标签: 内摆线 Mathematica7 动态模型 轨迹